劉霞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進入教育領域,并得到迅速的發展。計算機以其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直觀的演示在教育領域得到空前的發展,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計算機發展到今天,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已成為現實。教育手段現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師探索課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多媒體在教學中體現多媒體的最佳效果和數學教學的特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向高層次發展。
關鍵詞:多媒體 生物實驗 教學
多少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語言講授為主,單一的口耳相授的教學模式,禁錮了教師的思想,限制了學生的空間。現在,我校已經實現了信息網絡班班通,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去采集和利用各種教育媒體資料。使我們的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同時,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充分地應用到教學中去,在不斷地運用和總結中,加強對于媒體與技術的理解,發揮各自的創造性,讓遠程教育達到最佳效果。 那么,多媒體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怎樣呢?今天我想談一點感受。
無論是傳統的生物實驗模式,還是現在的充分尊重和挖掘學生個性,實現因材施教的開放式的生物實驗,由于實驗場所、實驗器材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實驗的具體開展,把實驗限制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范圍之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提高。引入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載體,則可以突破這一瓶頸。多媒體引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具有如下幾個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夠增加學生實驗次數
無論是傳統的由教師統一計劃、統一安排的生物實驗,還是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出現的開放式生物實驗,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能夠進行的實驗次數相對較少,往往進行一次實驗事先的實驗準備就占據了大部分時間,這就間接導致真正用于學生進行實際生物實驗的時間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的數量,減少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多媒體的引入,則很好地避免了這一問題的出現。它大大減少了實際實驗中相對繁瑣的實驗準備時間,代之以進行直接的實驗步驟,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進行多個實驗,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體驗,從而也實現了實驗教學目的的最大化。
2、增強實驗效果,有效突破實驗的重難點
重難點知識的突破是初中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實驗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實現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增強教學效果,往往決定著一節生物實驗課的好壞。在實驗中引入多媒體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是集聲音、圖像、視頻等各種媒介為一體的高科技載體,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它改變了以往相對抽象的知識,能夠增強實驗的直觀性,生動形象地展示各種實驗過程,使原來靜止的事物變得活躍起來,這就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從而使他們能積極自覺地參與到生物實驗中來,促進學生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的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增強實驗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根對水分的吸收”這一實驗時,如果只是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單純的操作,那么,整個一節課的時間可能還不夠用,即使根吸收了一定的水分,其實驗現象也不是那么直觀、明了,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此,首先,由學生在實驗前先準備實驗過程,事先觀察根對水分吸收的變化情況,在課上時間由學生自己展示各自的實驗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待學生展示完以后,教師展示出利用多媒體設計的實驗過程以及所出現的實驗現象,并制作成小動畫的形式,通過細致的描述使學生徹底了解了根對水分吸收的過程,達到很好的實驗效果。
3.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對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做實驗可熟悉各種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并獲得感性認識,這有利于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最終有效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然而,有些實驗由于條件所限很難進行實際操作,有些實驗學生很容易忘記或混淆,還有些實驗較難重復進行。因此,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實驗的操作過程成為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實驗內容,即對某些脊椎動物的活體解剖實驗。例如家鴿解剖實驗、青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收縮的演示實驗和反射實驗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動物的活體解剖實驗漸漸與時代精神相悖。在這種背景下,運用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模擬或演示動物的活體解剖實驗具有重要意義。它既讓學生真切、生動地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直觀地觀察實驗現象,又避免對動物的傷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動物解剖實驗,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最終較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
4、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以往的生物實驗,基本上是按照已有的結論進行,即使在沒有進行實驗以前,具體的實驗結論已經得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壓抑、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只是進行了單純的沒有任何創新意義的重復,忽略了生物作為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的特點,達不到生物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借助多媒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開放式的生物實驗,同時由于多媒體實驗是一種虛擬性的,學生甚至可以進行一些創新性的實驗,增強探索未知世界領域的興趣,從而鍛煉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在進行多媒體探索性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自己的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實驗結果等實現與同學的分享,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質疑、討論,加深對知識的認識,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見解,甚至有可能在討論過程中得出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實驗結論。
不難發現,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其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質疑精神,這正是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所必備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