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娟 田起榮
摘 要:高校共青團全方位進行改革,其核心在于明確形勢、定位職能、補齊短板,同時,育人效能、管理效能和社會效能是高校共青團的職能構成。目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短板為:傳統教書育人的方式與現在高校學生思想的多樣化不相符、傳統社會實踐模式與高校學生加入社會治理的強烈愿望不相符、傳統學校的管理體制與現在高校學生主體意識的提高不相符。補齊短板,可以利用重新構建創新平臺來增加思想引領的目標性和實效性、重新構建發展觀念提升高校人才培育的品質和水平、重新構建運轉體制實現學生參與校園民主管理的標準化和持續化。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職能定位;改革
一、高校共青團改革中的職能定位
(一)提升立德樹人的育人職能
高校共青團的職能中心是加強和擴展黨執政的高校學生群眾,高校學生是社會群眾中最具活力的組分,他們的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直接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充分發揮高校共青團在青年成人成才、創造創業和快樂生活等方面的教導和引領作用,把思想引導與聚集、服務、發展相結合,推進高校學生的健康發展,將大道理轉變為他們平日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小道理,加強共青團思政教育的目標性、實效性。
(二) 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職能
高校共青團自覺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職能,不僅有利于推進高校人才的教育、科學探究、文化繼承,也可以有效的開拓社會服務涵義、充實社會服務內容、改進社會服務方式。要充分展現高校人才資源和知識資源的優勢,引領高校學生銜接專業化、服務化、可操控的社會服務內容,才可以讓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加入到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給社會提供公共服務。
(三) 引領學生加入到校園治理的管理職能
只有把管理職能轉變為高校學生文化的基因,才可以把青年文化體制和校園民主管理體制進行融合。目前,高校學生對于發展的需要多元化、多樣化特征顯著,盡快對學生的動態、社會的動態做出精準的研究判斷和先見性的思考,滿足高校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要、有效保護高校學生的合法權利、引領高校學生理性的反饋需求是高校共青團的重要職能。
二、高校共青團體改革中具有的短板
(一)思想引領實效性的短板
引領方法的短板。引領方法革新是思想引領實效性的核心課題。隨著社會革新地不斷深入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共青團原本的組織、聯絡和引導學生的途徑和方法正在失效, 例如一些傳統的政治學習、主題報告和文化活動模式單調、內容空洞、成效不佳,難以吸引思想活躍、追求新潮的高校學生加入。
引領水平的短板。引領水平是思想引領實效性的重要保證,是高校共青團干好工作的基本素養和需求。共青團干部團隊在思想引導的進程中發揮著關鍵效能,面對面的溝通是最有效的引領方法。
(二) 實踐育人長效性的短板
高校共青團鼓勵高校學生投入社會服務,既是高校共青團服務社會的重要方式,還是高校學生社會實踐的關鍵平臺。實踐平臺重要的部分就是供需兩方的銜接,也就是供需兩方構建良好的信息對應、互利共贏的體制,才可以推進實踐育人的常態化、長效化。實際上,當前青年放假期間的社會活動和平日的志愿服務,多數以學校及高校學生自行設計、自行找尋實踐企業為主。在實踐進程中,實踐隊伍常常缺少實踐服務團隊的指引和扶持,這就造成了高校學生提供服務的實行方式和實行過程常常是脫離社會需要的。
(三)民主管理融合性的短板
高校共青團受傳統管理理論的影響,缺少自主使用方法、創造環境和增強引領的力度,大多數學校在學生投入校園民主管理的設計、原則、流程、體制、領域等方面缺少相應的制度保證,從而造成學生沒有投入民主管理的愿望。
學校協作融合的短板。目前高校共青團工作缺少協作性,與別的機構、部門合作進行的活動非常多,但極少真正合作確立方針、體系、措施。隨著高校職能的增強,職能部門的增多,校園內有限資源的分配到各機構中,高校共青團能夠獲取的資源也正在慢慢減少。
三、新時代下高校共青團進行改革的路徑探究
(一)提高思想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重構方法創造平臺。遵照高校學生成長和思想引導的規律,并依據團中央分類整體化的思想引導工作制度,創新引領方法。加強載體引導,發揮動畫、戲曲、朗誦、歌唱等形式的隱形效能。推動新媒體背景下,滲透式思政教育方式的發展。
利用平臺提高共青團隊伍的引領能力。增強共青團干部的教育和發展,提高共青團干部團隊的整體素養和水平。推進專業化、專家化的發展,是目前高校共青團提高思想引領實效性的必然選擇。
(二) 提高人才培養的品質和水平
重構實踐供需協作體制。構建供需銜接的局域化合作體制,采用以省市、區縣為單位的區域化管理模式,依據需要組建團隊、依照學校設立項目,創造一批分類分別、功能齊全、特征顯著的社會服務項目。
重構實踐水平提高體制。高校共青團體要發揮本身的組織優勢,加強引領高校學生主動改變理念,建立主體意識,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服務中。利用學習的專業知識、參與共青團學習組織和創造創新活動等,努力增強服務社會所要求的專業技能、管理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
(二)提高團支部在高校共青團中的作用
團支部是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團的基礎,是黨支部的助手,是行政工作的幫手。在黨組織和上級團組織的領導下,應做好以下工作:1.組織團員和青年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技術技能。2.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團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團員的模范作用,團結、帶領青年圍繞學院工作重點,開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活動。
四、結語
高校共青團要努力爭得校黨政機關及相應部門的扶持,與校內各部門維持著高度的融合。結合學校工會、后勤等部門設立學生服務中心、學生成長引導中心、學生社區管委會等學生服務部門,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服務管理過程中,保證學生的正當權利和職能的執行權力。
參考文獻:
[1]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開創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5(01)
[2]陳卓武;黃培清;高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工作探研--以廣東工業大學團組織實踐為例[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01)
[3]高校共青團凝聚力建設探析[J].許青.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
作者簡介 :
馬云娟,女,(1977.12--),遼寧本溪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田起榮,女,(1989.01--),吉林磐石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