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學習體會,根據教學經驗,闡述從興趣培養、生活體驗、合作學習、國際視野等五個方面論述了英語教學過程中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
關鍵字:情感目標;興趣培養;生活體驗;合作學習;國際視野
近年來,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語言教學中的情感情感目標越來越受到重視。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應包括認知的發展,還應包括情感態度的發展,所謂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下面我將談一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達成情感目標。
一、創設真實情景,培養學習興趣
把興趣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是在英語課程中實現情感態度目標最重要的環節和過程。而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真實情景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首要策略。下面結合初中英語新教材的教學實踐,談談具體的做法:
以任務型教學為主的新教材,任務設計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以學生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提供真實的情景,創設貼近現實生活的任務,讓學生有源可思,有話可說,有題可作,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綜合應用的任務中來。如學習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中的過去進行時時,設計了這樣一個任務:假如中國銀行昨天下午三點被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人扮演警察,給組內其他人錄口供。并把所得整理出來,進行分析和推斷,進而得出誰可能參與這次盜竊案。有一位同學在對組內的同學進行調查之后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對組內的學生昨天下午三點正在做什么進行了匯報,最后的出的結論是:我們組內沒有嫌疑人,所以盜走錢的可能是 UFO。這時全班響起一片掌聲,全體同學驚異于這位同學超強的課堂反應。學生在這樣真實的情景中,隨時都在使用過去進行時。在任務完成后達成了語言教學目標,擺脫了單一語法教學的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學,樂于說。
二、教學回歸生活、語言緊貼實際
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生活化和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盡可能聯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當前社會發展實際結合起來,把英語語言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在交流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學習語言知識,并對其進行自我構建。同時,問題的設計要盡可能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體驗和理解去思考和回答,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
在講授What do you want to be? 一課時,筆者通過課文中出現的一關于職業的詞,嘗試讓學生去查找資料,結果學生獲得了許多新興職業的收獲,如SOHO,特指那些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包括地鐵推手、專業游戲玩家、美編、網站設計人員等新興詞匯。學生不僅學到了新興職業,而且學習興趣空前高漲,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索,從而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以達到思維與行動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和理解知識的意義內涵,從而獲得愉悅的精神享受。
三、開展合作學習、實現共同探究
英語中任何一種知識的學習都可以在設定的任務中去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開展采訪、表演、辯論、演講、編故事及研討等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有更多時空表現自我的合作活動,激發學生觀察、想象、探究、實踐及合作互助等的欲望,培養合作精神與積極的情感。如新教材中,每單元的Section B中都要求學生做調查,然后寫下自己感悟。像unit5 Section B的第二部分,讓學生寫自己的家鄉“之最”,再談談自己最喜歡的城市,并說明原因。這些都需要學生開拓思維,敢說敢寫,并以演講、辯論的形式進行多種情感的滲透。第6單元的Section B的閱讀部分是一篇短劇,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筆者采用了讓學生以小組的合作的形式表演短劇。學生在編排、表演的過程中既學到了書本的知識又實現了探究合作中和自主學習。
四、在教學中培養國際視野
《新課標準》把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作為目標之一。國際視野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在看待國家之間關系的發展及整個國際形勢發展狀況時所表現出來的明銳度、關注度及其了解的深度等。此外,國際視野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情感和態度取向,要求我們有一種寬廣、開放、平等的心態,主動地了解世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公正客觀地對待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并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這也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體現。
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責任地結合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要引導學生尊重而不是歧視甚至排斥他國文化和傳統,并能夠就其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
五、結束語
外語教學專家H·S Chuman 認為:情感與性格是啟動認知技能發生作用必不可少的發動機。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在英語學習中不容忽視。教學中應將學生視為有思想、情感的個體,尊重和理解學生。利用能影響學習效果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興趣,增強學習原動力以及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和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 (試用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孫平華.《聚焦英語教育中的教育與科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黃振遠,《情感的內涵及其與英語課程的關系》,《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10
[4]周榕,何廣鏗,《對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情感因素的現狀調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2
[5]李建平,黃萍. 《實施英語情感教學 培養中學生運用情感策略的能力》
作者簡介:
劉會蘭(1987—)女, 四川巴中,職稱:中學二級教師,專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