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衛玲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加強素質教育工作,遵循“以人文本”的數學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思維方法,充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遵循應試教育思想,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思考空間,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與認知,教師要不斷的在數學教學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最大限度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字: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有效教學也屬于一種數學教學方法,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理、科學的設定數學目標,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挖掘數學教材,引導學生自主的分析、解決問題,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擁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與抽象性思維能力,為長久的數學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1.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基本原則
1.1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教學理念
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以促進學生發展作為教學理念。在小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提供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加入到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現有基礎上不斷的提升自己,數學教學工作應該本著為學生可持續性、和諧、全方面發展而努力。
1.2合理設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開放、動態的教學活動,而支撐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的基礎是合理設定教學目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度與需求,設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師生共同構建一個多樣、動態的數學課堂。
2.目前小學數學課堂存在的相關問題
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教學活動較為隨意、教學主體混淆、數學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評價模糊等問題,都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素養與實際應用能力。教師要針對以往存在的數學教學問題展開總結與歸納,制定出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可持續性學習以目標,實施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3.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3.1重視教學準備工作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學準備工作,把握好數學教學內容,保證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可行性。教師要善于應用科學手段,提高對數學教學的利用率,做好備課工作,很多教師認為備課就是把教材內容搬到教學設計中,但是這種教學設計根本無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只有深入去理解教材,才能夠明確數學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真實學習需求的數學方案。教師要合理應用“三維目標”,其中包括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所有的備課內容不能夠脫離三維目標,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充分吸收課堂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素養。例如,在開展“簡易方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先了解本章節的難點、重點內容,對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展開預設,合理安排教學進度與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活動中。
3.2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好動性比較強,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這一特征開展數學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下課外優秀多媒體素材,比如,播放一張房屋的圖片、建筑工地的視頻等,讓學生通過圖片去找一找都存在哪些圖形,加深對圖形的記憶與理解。
3.3師生開展有效交流
很多教師習慣把數學課堂的主導權握在自己的手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狀態,并且部分教師缺乏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根本無法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想法。要想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師生之間要開展有效交流,教師要多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開展教學,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其次,教師不能僅僅依靠學生的數學成績來展開評價,而是要善于開展多元化的數學評價,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與表揚,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讓學生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
4.總結
總之,要想構建小學有效數學課堂,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把數學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數學素養,擁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與抽象性思維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申美慧,劉雪純. 淺析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 中外企業家,2017(06):203-204.
[2]王世庫. 數學“雙疑”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