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芳
摘要:前蘇聯幽默諷刺大師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左琴科以自己獨具特色的幽默方式在20世紀20年代創造了一系列短篇小說,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左琴科以獨具特色的語言手段、敘述方式和作品主題與人物形象為自己的作品增加了不一樣的色彩。作家立足于十月革命之后的社會真實情景立足于市民生活,對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形象給予細致的描繪。
關鍵詞:左琴科;小市民文學;主題群
中圖分類號:1512.0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5-5312(2018)14-0005-02
一、引言
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左琴科是蘇聯優秀的幽默諷刺大師,“謝拉皮翁兄弟”成員之一,被譽為“蘇聯文學中唯一成熟的幽默大師”,他的作品往往篇幅短小,語言通俗,語句簡短;題材方面多是以描寫蘇聯社會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為主,往往暗含諷刺意味,使讀者在讀完其作品后陷入沉思。
要知道,左琴科在其短篇小說“引人發笑”背后帶給人們的是對生活在當時社會的小市民的生活、行為、思想以及政府制度的一系列諷刺。
二、小市民文學概述
“小市民”文學,即圍繞小市民的生活和思想狀況等展開描述的文學現象。談到“小市民”文學,不得不談及與左琴科同時代的高爾基筆下的小市民形象。
高爾基在《談談小市民習氣》、《個性的毀滅》和《論市儈》等作品中中都有對小市民形象的精彩描寫,在文章中表達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深厭惡與批判。
契訶夫指出:“高爾基的功績在于他是在俄國以及全世界第一個懷著蔑視和厭惡的口吻談起小市民的人,他恰恰是在社會需要反對小市民的時刻談及他們的?!倍笄倏谱鳛楦郀柣耐瑫r代人,更加深入社會市民之中,他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角度進行“小市民”思想和生活的“調查”。
小市民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前是一個包括多種成分的城市居民的階層,其中包括手工業者、小商販、小官吏、小職員以及自由職業等。在左琴科的筆下,小市民文學的主要描寫對象是革命后二三十年代的形形色色的市民的生活狀況;左琴科描寫小市民并未將其提高到政治高度,但是其創作的出發點卻是永遠和人民在一起,希望通過自己字里行間表達出的思想主張可以感染廣大市民。
左琴科描寫小市民的目的是通過描寫其沉浸于社會方方面面的生活狀態,揭示人們身上的市儈習氣,通過揭露和鞭撻落后、丑惡的東西來呼吁市民們拋卻舊時的落后、庸俗的思想進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素質。
三、左琴科筆下的小市民主題
總體說來,左琴科的小市民文學主題又分為以下幾類:愛情主題,酗酒主題,偷盜主題。
對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一方面可以清楚地展示作家筆下小目的則是為了更加明確,更加具體地突出作家想要表達的內容,將作家通過描寫某一類別的故事所展現的思想進一步傳達給讀者。
(一)愛情主題
在20年代短篇小說《貴婦人》中,左琴科通過描寫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揭示了女公民愛慕虛榮、嫌貧愛富、貪吃無度的資產階級小市民作風,而同樣諷刺了男主人公在愛人面前裝模作樣,實則窮困潦倒,生活窘迫,缺乏足夠的物質基礎來保障愛情的貧困知識分子形象。
故事的開始,男主人公格里高利·伊萬諾維奇裝作辦公事的樣子接近女公民,日子長了,兩人模仿上流社會的人開始談戀愛,卻在看電影幕問休息之時矛盾激化,女主人公暴露了自己貪吃的本質,而格里高利則將自己的經濟方面的窘迫表現得一覽無遺。通過兩人之間看似真實實則虛假的愛情,作者揭示了當時存在于小市民之間對待愛情的虛偽,哪怕是愛情這樣神圣的事情,也因為男女主人公之間的各懷鬼胎而無法存在。
(二)酗酒主題
《買馬記》的主人公耶格爾兩年之中省吃儉用,兩年前他決定戒煙戒酒,只是為買一匹好馬做準備。作者在文中強調,“你就是砍掉耶格爾的腦袋,他也想不起來酒是個啥滋味兒了”。進城買馬的過程中耶格爾也是小心翼翼,討價還價。馬買到了,最終卻在回家的路上,耶格爾因為買到馬之后太高興,進小酒館喝了兩天的酒。結果可想而知,喝酒把馬“喝掉”了?!@便是小市民,酗酒的小市民,哪怕戒酒幾年,可是只要一沾酒還是會將正事拋在腦后。
關于酗酒的故事在《地震》中也有詳細的記載,雅爾達的皮匠斯諾普科夫嗜酒如命,在著名的克里米亞地震前夕他因為喝酒而睡在院子里,醒來之后發現眼前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我們的主人公竟然因為不認識眼前的場景而走出了雅爾達三十俄里!作者在文末明確表達了自己反對酗酒的思想感情——不要喝酒!醉漢連資產階級也會去擁抱!
(三)偷竊主題
《誘餌》里面的女公民故意在電車上將包裹放在距離自己較遠的地方等待小偷竊取,其目的卻只是為了“計劃”誘騙小偷,其做法被其他乘客評價為“就有這么些舊制度熏染出來的鬼老婆子!”女公民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誘惑小偷上當,可是誰能保證另一方面不會“誘惑”其他好奇心重的公民犯錯呢?
《落網》中季莫欣諾車站附近的紡織廠連續五年都在丟失紗線,第六年人們進行調查的時候才搞明白是廠里的工作人員監守自盜??梢钥闯?,作者筆下的偷竊并不是“純粹”或者是重大的盜竊,而是一些發生在小市民身上的日常的、因為小市民的心里積習難改,愛占小便宜的毛病幾乎存在于每個小市民身上。
四、結語
一代幽默大師左琴科就是用小市民的口吻描述發生在周圍小市民身上的事情,他們身份各異,心思各異,偶爾生活中還能弄出點搞笑的事情來。這是這些事情背后折射出小市民的生存狀況與心理動態,形象生動地將二三十年代的蘇聯社會狀況展現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