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攀樂
摘要:高校文化建設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就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高校文化建設的發展要求以及打擊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作用進行闡述,以期達到促進師生成長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高校文化建設;打擊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J625-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4-0095-01
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根基,中華文化的繁榮是實行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在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高校作為國家重點培養的新興力量基地,要高舉文化建設的旗幟,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奉獻,譜寫文化新篇章,推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一、高校文化建設的要求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
高校文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具有強的真理性。如今,馬克思主義已成為中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也成為高校辦學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校文化建設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主線。
(二)堅持文化的傳播與創新相結合
高校不僅是文化的守望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所以傳承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這種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對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有重要作用。文化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進步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新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高校文化建設起到推動作用。文化只有在創新中發展,才能提高我國文化影響力,從而真正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堅持立德樹人的建設目的
教育強則國強,人才興則民族興。首先,高校文化能夠創建一種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改變自身的思想意識,所以高校文化在師生關系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營造健康的師生環境推動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其次,提升高校學生的文化品位是高校文化建設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文化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的靈魂思想進行塑造。最后,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開展多形式的文娛體育活動,滿足學生精神層面上對文化的需要。
二、打擊樂在高校文化建設中的功能與作用
(一)高校各學科之間的橋梁
打擊樂作為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方式之一,與各國學科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中國音樂通史》的第一章中介紹到我國古樂器的發展歷程,在之后以不同朝代時間為線索講述了鼓樂器的發展,以至于學生在了解到中國打擊樂的發展歷程的同時也了解一些關于中國古代音樂的知識。例如在高校舉行的藝術表演或組建的樂團中,會將民樂、弦樂、管樂、爵士樂、流行樂、打擊樂與民樂結合進行曲目的表演,很少會單獨用一種樂器進行演奏。各種樂器的互相交融,互相結合為學生演奏出惟妙惟肖的作品,也將演奏氣氛推向了高潮。
(二)調節高校學生心理狀態
打擊樂可以促進學生大腦平衡發展,刺激大腦的神經。高校合理的開展打擊樂訓練,可以提某些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整學生思維。眾所周知,在我國的高壓教育模式下,高校學生經常會出現學歷壓力過大,適應力差,感情生活不如意等負面情緒,當這些情緒不斷的累積并且不能合理釋放時,就會達到不可設想的后果。高校開展打擊樂的學習與訓練,使學生在面對多種多樣的打擊樂器時可以挑選出喜歡的、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樂器進行學習。通過打擊樂的訓練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調節負面情緒。在訓練一些問的曲譜時,比如《高山流水》,用到牛鈴、鈴鼓、爵士鼓、架子鼓等打擊樂器,曲子容易演奏并且悅耳,當他們演奏一個較完整的作品時會在心里產生一種成就感,并且在老師的鼓勵下也逐漸恢復自己的,在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共同發展的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一門藝術②。
(三)推廣高校文化建設
打擊樂對高校文化建設的推廣功能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高校內而言,通過在學校內舉辦打擊樂的演奏、訓練等活動,推動第二課堂發展。例如在大學的新生晚會或者是期末聯歡會上,在開場時安排打擊樂節目,伴隨著具有沖擊力的震動聲音拉開晚會的序幕,振奮人心,帶動觀眾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們對打擊樂的認識,并且喚起學生對打擊樂的興趣。對校外而言,學校將自身培訓的打擊樂表演推出學校,走入社會,與其他學校進行進行文化交流,讓更多學生了解到高校打擊樂的文化建設,了解校園文化,促進高校文化建設。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推動高校文化建設,弘揚高校精神,促進高校師生和諧發展,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建設校園美好的物質精神文化才能滿足新時代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要求。而打擊樂做為高校精神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通過開展打擊樂的學習活動,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調節學習負面的心理情緒,促進了校園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