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澤
摘要:蜀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同時也是極具影響力和文化美學的地域文化認知。以蜀文化作為主要的文化基調打造文化生態餐廳,是餐飲餐廳設計當中的獨特展現。本文在對生態主題餐廳進行研究和分析的過程中,提出了以四川地區蜀文化為主要文化價值的設計理念,通過對餐廳受眾群體和需要具備的文化特征進行分析,開展的餐廳空間結構、場所特征的全面設計,使傳統文化中的蜀文化能夠與餐飲服務實現完美結合,打造具有文化影響力的餐飲服務主題環境。
關鍵詞:地域文化;主題生態餐廳;室內設計;蜀文化
中圖分類號:TU2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4-0154-01
一、前言
以文化為主基調的生態主題餐廳,在建設和設計方面與一般的普通餐廳不同。設計師在開展設計的過程中,既要保證餐廳內部的整體風格與其所預設的主題特色保持一致,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文化視覺體驗,同時,在生態方面,也應當以綠色、自然為主要基調進行餐廳內室的打造。生態與文化主題的結合,是餐廳設計方面重要的突破,同時也是特色鮮明的餐廳所必備的特質。在進行餐廳創設時,設計人員需要從多個方面對餐廳特點進行考慮。
二、蜀文化主題生態餐廳的基調設計
作為文化類主題中餐廳,本文在開展餐廳主題基調的設計時,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具有價值和影響力的內容加入到了設計語言之中。餐廳位于城市中心商業地段之中,周圍主要為現代化的商業街區,通過玻璃櫥窗和霓虹燈的配合,打造出現代商品展示的特質。本文在進行餐廳設計時,為了能夠突出設計語言,反其道而行之,通過木質圍欄進行了餐廳外圍的設計。在中國傳統建筑中,斗拱、立柱、飛檐等建筑語言都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因此在進行餐廳整體架構時,本文對傳統建筑構件中紅漆立柱、雕梁畫棟以及瀝粉彩畫等元素進行了充分的運用,通過這些木質材料的使用,使得餐廳內外形成一致、整體的傳統家居分為,且具有莊重典雅的視覺效果。在商業地段之中,與其他商戶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形象對比,這種對比能夠帶給過往行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開展文化主題基調的鋪設,本文還使用了書法、繪畫、瓷器等藝術品進行內部裝飾,運用借景擺放的方法,使餐廳內部整體氛圍凸顯出空靈的境界。在國畫的選用中,為了能夠與餐廳整體風格相配合,主要采用宋明時期的文人畫風格,選用潑墨山水來表現餐廳氣質。此外,在裝飾方面,則采用了中式百寶閣、大紅燈籠等中國傳統元素,體現出喜慶、祥和的文化特點。
三、蜀文化主題餐廳的功能區設計
作為面向市場的商業餐廳,蜀文化為主題的生態餐廳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功能性。本文在進行餐廳功能分區設計時,將餐廳的主要功能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劃分,其中包括餐飲功能區、制作功能區以及內部管理功能區。
其中餐飲功能區主要是餐廳內外部環境當中面向顧客所進行展示、應用的功能部分,其中包括出入口、餐廳接待、候餐用餐、服務等。
本文在進行餐飲功能區設計時,將其與蜀文化進行了緊密結合。文化主題生態餐廳的設計則是將文化景觀與餐飲功能進行了緊密的結合,例如都江堰文化中的建筑元素,本文在設計時將其與正門的布置相互結合,時文化景觀元素不再是獨立的組成部分,而是與實際的應用功能相互結合的重要構成內容。
此外,在餐飲功能當中,顧客所接觸到的餐飲桌椅、餐飲用具等,本文也都按照蜀文化中的都江堰元素進行了全新的設計,使整個都江堰文化氛圍融入到餐飲生活的各個角落。
制作功能區主要是針對餐廳的飲食產品生產而進行的設計。本文所進行設計的餐廳作為展示四川文化的中餐廳,需要具備獨特的川菜生產和原料采購車間。因此根據具體的區域規劃,將其分為清洗間、消毒間以及生鮮區和點心房等內部區域。
內部管理功能區是整個餐廳的核心管理工作場所,在進行設計時,本文主要布置了辦公區、更衣區和接待區等,進行統一管理。
除了以上的功能分區之外,在門廳位置還專門設置了顧客的休息等候區,等候區是公共交通與餐廳內部的過度空間,為了體現兩個空間之間的差異化,在等候廳和餐廳之間,運用了竹簾、屏風和玻璃進行了全面隔斷。
除了在內部構成、功能特色方面進行文化元素的展現之外,本文在進行餐廳設計時,還融入了場景設計,對蜀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精神進行表達。為了能夠通過場景進行準確的文化表達,在設計方面,應當遵循空間設計的基本尺度。本文以四川建筑特有的靈動婉約作為基本的場景構成特征進行了場景設計。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所開展設計的生態主題餐廳,主要基于豐富多彩的四川蜀地文化進行打造,為了能夠最大程度體現出古蜀地區的文化風格,增強餐廳的感染力,在進行設計時,主要通過基調、分區設計的方式,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增強文化的表現力和價值力,從而從多個維度共同展現餐廳所具有的主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