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比亞·買買提
【摘 要】體育舞蹈是一項經歷漫長歲月演繹和發展的體育運動,從最初的社交技能逐漸發展為一項競技,從單一的舞種發展為多元化的舞蹈,目前的現代舞蹈主要包括三大類:摩登舞、拉丁舞、集體舞。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更新,現代舞蹈展現了獨特的氣息,同時受到世界各國舞蹈愛好者的熱衷。本文主要談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演繹探析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其中闡述體育舞蹈的內涵和演進,并且結合我國各階段的舞蹈發展史進行論述,最后為體育舞蹈進入奧運提出建議的措施。
【關鍵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我國體育舞蹈;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8-0143-02
體育舞蹈是一項經歷漫長歲月演繹和發展的體育運動,從最初的社交技能逐漸發展為一項競技,從單一的舞種發展為多元化的舞蹈,目前的現代舞蹈主要包括三大類:摩登舞、拉丁舞、集體舞。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更新,現代舞蹈展現了獨特的氣息,同時受到世界各國舞蹈愛好者的熱衷。本文主要談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演繹探析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其中闡述體育舞蹈的內涵和演進,并且結合我國各階段的舞蹈發展史進行論述,最后為體育舞蹈進入奧運提出建議的措施。
一、體育舞蹈的內涵論述
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最初的模樣為交誼舞。其結合了體育和美育的優點,二者相互結合、相互滲透,與花樣游泳、藝術體操和冰上舞蹈一樣,是體育與文藝、音樂等多個領域融合一體的新型學科。體育舞蹈作為一項綜合學科,其研究體育運動規律的同時,也專注于研究舞蹈的特殊規律,把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融合為一體,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例如解剖學、生理學、運動醫學等。可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重要載體,起著教化育人、陶冶身心和體現人生價值的重要作用。
國外學者曾言:體育舞蹈不想體育運動那樣激烈,也不如舞蹈那樣柔和,其兼有文化娛樂和體育競賽的特點。西方文化以其作為永恒的藝術。體育舞蹈在交際舞的基礎上不斷得到新能量和更新,新時代的氣息和競爭的催化,促使其成為人們建立友誼、鍛煉身體和提高技藝的形式,并且存在重要的藝術表演價值,具備獨特的表演魅力。
二、體育舞蹈的演繹歷史
(一)西方體育舞蹈的演義歷史。體育舞蹈原名為社交舞,也稱之為國際標準交誼舞,現如今為體育舞蹈。經過交誼舞悠久的演繹,經過漫長的演變,經過繼承與揚棄,逐漸演變為體育舞蹈。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時期的土風舞,經過一系列的演變過程后,最終成為廣泛的社交舞蹈。根據研究,國際交誼舞早已在全球范圍內成為體育舞蹈。在原始時代,因為人類原始本能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舞蹈成為情感的重要宣泄口,從內在的感化到外在的演繹,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舞蹈表達自己的情緒,舞蹈已經成為增強群體意識和統一社會感應力的重要文化和工具。原始的社交舞來自于部落的同性成員跳舞,同時在舞蹈中并沒有身體接觸;現代社交舞則為雙人舞,男女成隊,排成行進的隊列,以連續滑步的動作演繹矜持端莊的舞蹈。華爾茲為最早的社交舞,產生于12世紀,在阿爾卑斯地區,來源于打谷場的踢場動作。后來,鄉間流行的圓圈舞和連舞進入宮廷。在14世紀的蘭特樂則是華爾茲的前身,通過連續滑步和中速轉圈作為主要的動作。
(二)體育舞蹈的規范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更新,交誼舞從民間藝術中吸取精華,經過時代氣息的感染和創造加工,交誼舞的形式不斷豐富化。為了讓社交舞具有統一的規范,在20世紀初,英國發起舞蹈教師協會集中各方面的舞蹈專家,研究傳統的宮廷舞、交誼舞、土風舞,對當代的舞蹈進行規范和整理,同時也進行美化和加工。最終其制定了統一的標準規范舞蹈理論、方式、技巧、音樂、服裝等元素,并且在1925年頒布關于華爾茲的舞蹈規范文件,把四種舞蹈作為摩登舞。在1950年又確定7種標準舞,并且把這些舞蹈統一命名為國際標準交際舞,公布于世作為各國遵循的條例。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世界舞蹈組織主辦世界大賽,英國黑池成為國標舞的圣地,之后每年5月底在黑池舉辦世界大賽。隨著這類舞蹈的不斷推廣和發展,摩登舞增加了華爾茲。后期拉非國家的民間舞經過規范加工后也逐漸加入拉丁舞的大賽。現如今,交際舞已經發展為現代舞、拉丁舞、團體舞三種。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世界各國體育領域均把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新型運動,并且全面投入各項體育競技活動。1935年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在布拉格成立,目前一共包括79個會員協會,并且在瑞士洛桑注冊。2000年,體育舞蹈在悉尼奧運會上表演,下一年體育舞蹈成為日本秋田世界運動會的項目;2005年,體育舞蹈成為曼谷的亞洲運動會正式項目;2007年,體育舞蹈成為澳門亞洲室內運動會的正式項目,并且在2008年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已經成功把體育舞蹈列入北京奧運會。
三、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歷程
(一)我國古代體育舞蹈。我國漢代,歌舞作為娛樂的重要形式,在當時是普遍的風氣;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宴飲中,即興起舞。通常都是先歌后舞。這種風氣盛于魏晉。一直到唐代發展較為完整,屬于屬舞的延續形式,在宴席中行酒令的娛樂形式。
(二)近代體育舞蹈的發展歷程。清朝末期西方舞蹈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國社會滲透,在1883年清末西方交際舞傳入上海。在清朝光緒年間,留洋海外的學生和官員不斷增加,其在國外親眼所見許多盛行的交際舞,用筆錄下,同時各種有關的出版物也在增加。可見,當時西方舞蹈的滲透已經逐漸形成一定的形式。
20世紀20年代,交際舞首先進入上海市,留洋人員成為傳播西方舞蹈的主力軍;中國創辦的第一所舞蹈教學機構為交際舞學社,后來改名為南國高等交際舞學社。30年代交際舞在中國主要城市廣泛流行,并且在1932年開設了比較正規的普通科和速成科課程。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從2000年改組以來則加強管理和制定措施,為體育舞蹈帶來全新的面貌。其頒發了多個制度文件對我國體育舞蹈的裁判員、教練員、等級考試、注冊和轉會管理等進行了規范。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經歷多年歷史,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其技藝發展水平展現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素養、群體文化關系等形態。通過體育舞蹈,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必須深刻研究體育舞蹈的內涵,把握其精髓,促進體育舞蹈在世界舞臺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娟敏.普拉提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5,(3):77-82.
[2]黃欣加,張敏杰,熊曉正.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演繹談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J].體育與科學,2006,(1):25-28.
[3]董珊珊.淺談少兒體育舞蹈中拉丁舞的教學與訓練[J].散文百家(下),2017,(11):15.
[4]方奇.我國學校藝術體育的歷史溯源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4):95-99.
[5]全勝.全美健康、體育、休閑和舞蹈聯盟(AAHPERD)歷史演變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4):226,228.
[6]段丹偉,邢中有,江大偉等.體育舞蹈的歷史沿革及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12,(11):136-138.
[7]孫婷.試論客家民俗體育項目采茶舞的歷史演變[J].福建茶葉,2017,(7):395-396.
[8]黃欣加,張敏杰,熊曉正.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演繹談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J].體育與科學,2006,(1):25-28.
[9]焦延歌.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以采茶舞為例[J].福建茶葉,2017,(6):228-229.
[10]盛朝暉.我國競技體育舞蹈的歷史演進及其特征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