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甸
摘要:學生小丹因為家庭困難等原因,生性內向、怯懦,并有中度抑郁。經過班主任觀察以及了解家庭情況后,多次與本人、家庭成員溝通,幫助她樹立學習上的典型、發揮學科優勢展現自我、參與企業社會實踐等,讓她重拾自信,突破自我,健康成長,帶著自信上路。
關鍵詞:自信;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4-0284-01
一、案例背景
我班是中職電子商務專業3+2班級,學生小丹是市區人,入學分數587分,高于普高分數線。她兒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中風臥床,姐姐遠嫁外地,家庭負債,靠低保維持生活。她乖巧懂事、自理能力強,但是生性內向、怯懦,缺乏自信,對未來沒有很好的規劃。經過心理測評,有中度抑郁,心理老師初步排查可能與家庭現狀有關。
二、案例解析
三年前初來本校,她黝黑瘦弱的外形和畏畏縮縮的怯懦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報到第一天只有她一個人來,搬行李、辦手續、繳費,好像已經習慣了自己一個人搞定。通過初期檔案的了解,她成績卡中超出普高分數線幾十分,是什么原因讓她選擇了中專?是對專業的執著么?我不禁產生了疑問。
軍訓期間我私下找她了解,才知道她這些年過的并不容易。幼年喪母的她早早開始幫家里料理家務,父親中風躺在病床上也需要她照顧,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姐姐也遠嫁外地。她顯露出來的懂事又缺乏自信,做事拘謹怯懦。
經過心理測評,小丹有中度抑郁。經過心理老師的排查溝通,小丹的測評結果可能與其家庭因素有關,如何讓她走出自身的陰霾重見陽光,需要各方面聯手努力。
三、案例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打算發揮她學習上的優勢,在班上樹立良好典型,幫助她重拾自信。第一階段我在開學班委試用期期間任命她為學習委員,倡導全班向她學習,建立一定的群體基礎。幫她結對一些學有困難的學生,她的耐心指導讓很多學生學習有了明顯進步,得到了同學們的好評。她也能沉浸在助人為樂的快樂中。
第二階段,通過與語文老師的溝通,得知小丹作文寫得很好,就推薦她成為語文課代表。我希望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她化解心結,展現自我。在早自習期間,起初她不敢高聲帶領大家朗讀,很艱難邁出第一步,經過大家的鼓勵以及一次次的嘗試,期中考后她擔當早自修領讀工作就開始游刃有余了。我覺得她站在臺上更有了底氣,不再那么怯懦,自信的音符也開始在她的樂章中奏響。
經過一個學期,有了初步的效果。一次她在語文課上回憶起往事種種,傷心地哭泣,其他同學下課偷偷跑來告訴我。我聯系上她在外地的姐姐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情況。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她因為家境貧寒接觸計算機并不多,所以學習電子商務特別困難,ps等軟件的運用生疏。因此她一直想換一個專業盡早能參加工作,幫家里解決債務、養活自己。她自立自強的精神非常可貴,可是現階段正是學習的上升期,決定了她未來的工作業務水平。我私下幾次找她聊天,希望她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克服困難,重樹自信。果然,過后不久與專業教師的溝通中得知,小丹的專業課成績有所提高,也開始大膽地在課堂上提問。
經過兩個學期的努力,小丹開始重拾自信,我很欣喜,但是根據小丹的現狀,她還可以再突破自己,解開背負的枷鎖,綻放光彩。
三年級下學期,我們班參加了與國技互聯校企合作的實踐項目:百度直通車本地推廣。“百度直通車推廣的開始,是勇氣的開始,是超越自我的開始。”盧燕丹在周記中這樣寫到。或許認識她的人都不曾想到,三年前靦腆青澀的女孩,現在已然能自信樂觀地面對世界,面對未知的挑戰。從一開始的羞澀、不知道如何開口到后來的應付自如,她突破了自己,也更加勇敢了起來。
在項目推廣中,敲門、問好、介紹、記錄線索、拍照、定合同,這些看似很簡單的流程,起初對于小丹來說不是一件易事。經過一周的磨合,像從前剛接觸早自修領讀那樣,經過大家的鼓勵、以及一次次的嘗試,她慢慢得心應手了起來。在第二周時,她已經能開展小組獨立推廣了。回校的表彰大會上,她代表他們小組在高一新生以及學部老師面前做總結發言,她的臉上已經褪去了怯懦,綻放出了自信。
四、案例反思
正如她在周記中寫道:“剛向別人介紹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被拒絕,會被質疑,甚至是冷眼。我們開始漸漸的改變了心態,開始學會了勇敢、堅強。拒絕的滋味不好受。可是拒絕是常有的事,我們要做的則是平和的看待拒絕。幫助過你的人你要感謝他,沒有施以援手的人你則要祝福他。”在實踐過程中她學會了配合、團結,學會了責任與擔當。
經過三年的努力,她終于擺脫了初來時的不自信,最終以班級第一名保送浙工貿。自信,讓她找到了自我;自信,讓她的生活更美好!
當然,自信的人,并非事事順心、事事如意,但自信使得小丹在靈魂上開了一扇天窗,能讓陽光從窗口灑進來,即便是陰雨的天,她也學會了創造太陽,信心地去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