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勇
摘 要:高校校辦企業作為推動高校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基于我國目前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短板,高校校辦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社會企業的不足,為我國經濟發展增磚添瓦。基于高校校辦企業的重要性,本文現研究高校校辦企業管理模式,以期能進一步挖掘高校校辦企業的自身優勢。
關鍵詞:高校;校辦企業;管理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5.183
高校校辦企業具有雙重屬性,受雙重制約,一是受高校的制約,其發展和運行規律必須要以推動高校教育發展為基本前提,以創造經濟價值為根本目標;二是受市場規律的制約,其內在的管理模式必須要跟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具有主動適應市場的義務。
1 高校校辦企業的特點
1.1 高校校辦企業的價值取向
以經濟效益水平為基本價值取向,與高校教育相比,處于從屬地位,高校校辦企業的一切運行規律都不能和高校教育目標相違背。
1.2 高校校辦企業的投資主體
投資主體多為高校且高校作為唯一的投資人,與高校校辦企業在管理方面常以政治管理作為紐帶,國家撥款中也沒有專門用于高校校辦企業的專款,需高校自身按照學校的運營情況自行負責。
2 高校校辦企業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
2.1 領導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
高校校辦企業對其自身的發展缺乏戰略思考,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高校管理者作為高校校辦企業的管理者,通常關心的事情并不是企業的運營情況,而是自己借助企業平臺所獲得的升遷空間,因此多采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校辦企業;第二,高校管理者與企業之間缺少帶有根本性的利益維系關系,即企業的運營情況與其關系不大,其自然也對企業發展缺乏戰略思考。
2.2 運營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
目前高校大多數校辦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由學校任命或聘任產生,學校是其唯一的“老板”。但這個“老板”是抽象的,事實上沒有人真正代表學校行使投資者的權力,在投資決策、經營管理、獎懲分配等方面完全取決于廠長或經理個人的工作能力、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
2.3 財務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
改革使大多數高校經費日趨緊張,對企業基本停止投入,而交款指標卻有年年上漲的趨勢。這種經營狀況使企業難于快速積累而失去抓住機遇求發展的機會。由于缺乏資金,一些好的項目無法上線,企業的經營活動受阻。
2.4 組織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
因為高校與校辦企業之間的經濟法律關系不明確,所以高校管理校辦企業的方式大都采用行政管理手段而不是經濟管理手段,同時,國家對校辦企業并沒有專項撥款,這就造成絕大多數的校辦企業沒有法人財產權,也就無法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3 高校校辦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思路研究
3.1 把高校校辦企業的發展提升到戰略的高度
高校校辦企業要獲得發展,就必須提升其在高校的地位,使之能在資金、人員上獲得豐富的資源,因此必須把高校校辦企業的發展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以全面的管理模式對高校校辦企業進行“再塑造、再整合、再規劃”,從而實現“再發展、再創新”的目標。
3.2 聘請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
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能針對目前高校校辦企業的發展瓶頸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這些高水平的管理團隊與高校管理人員并不存在業務交叉,也摒棄了傳統政治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在符合高校教育發展目標和市場規律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優化企業管理模式。
3.3 明晰產權,規范企業管理制度
高校作為校辦企業的唯一投資者,理當與校辦企業之間存在明確的經濟法律關系,而不僅僅依靠行政手段對其進行管理甚至是制約。所以在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中,高校作為校辦企業的“股東”,并不只是享受校辦企業發展帶來的“甜頭”,更要對校辦企業的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4 高校校辦企業要規范財務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校辦企業可以參照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筆者以庫存現金管理為例簡要列舉幾項以供參考:(1)公司財務部庫存現金控制在核定限額內,不得超限額存放現金。(2)嚴格執行現金盤點制度,做到日清日結,保證現金的安全。現金遇有短款,應及時查明原因,報告單位領導,并要追究責任者的責任。(3)不準用“白條”入帳。(4)不準私人挪用、占用和借用公款現金。(5)現金出納員必須嚴格和妥善保管金庫密碼和鑰匙。
3.5 擴寬融資渠道,對校辦企業管理制度進行改革
高校勢單力孤,作為校辦企業的唯一管理者,必然會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管理問題,為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模式,高校有必要擴寬融資渠道,從而引入新的投資主體,借助社會企業的管理優勢,對校辦企業管理制度進行改革。
3.6 高校與校辦企業要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和明確的經濟法律關系
首先,高校不應忽視校辦企業的地位,要本著“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態度推動校辦企業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其次,高校與校辦企業要明確經濟法律關系,即高校管理者與企業之間應帶有根本性的利益維系關系和互助關系。
3.7 建立完善激勵制度
校辦企業要想有活力,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要從人事任免、工資待遇、獎金福利等方面建立體系完備的激勵措施。要做到優秀者有表揚和獎勵,犯錯者有批評和懲罰。對于在工作中表現優秀、貢獻突出的員工,通過優先提拔或漲工資的方式進行獎勵;還要制定可量化的考核辦法,從工作的各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對企業的貢獻大小進行細化考核,確保公平、公正、公開,考核的結果要及時對外公布,并將考核結果與人事任免、工資待遇、獎金福利等掛鉤。
4 結束語
高校校辦企業缺乏國家撥款,高校作為唯一的投資主體,其內在管理模式也無法全面符合社會企業的標準管理模式,所以其運行機制并不完善,運營情況也并不樂觀,為進一步發揮高校校辦企業的作用,就必須在領導管理模式、運營管理模式、財務管理模式以及組織管理模式四個方面進行創新改革。上述創新思路只是筆者的淺見,希望能為高校校辦企業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羅偉峰,范俊麟.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在構建校辦企業管理模式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1(16):126-127.
[2]初春.中國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
[3]孔婉茹.高校校辦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