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腦卒中尤其是小腦卒中后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1]。至今臨床上尚無明確療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我院根據腦卒中后共濟失調的特點,設計了卒中后共濟失調的康復治療方案,并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后共濟失調的病人88例。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卒中后共濟失調診斷標準[2]。均為首次發病,病期5個月之內,且病人意識清楚,生命體征穩定,臨床表現為步態及上下肢共濟失調,行走不穩。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肺、肝、腎等疾病的病人。(2)有意識障礙以及智力障礙的病人。(3)下肢有嚴重疼痛及痙攣的病人。將符合要求的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60~80歲,平均 (72.5±6.3)歲。對照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齡61~79歲,平均 (69.5±8.5)歲。2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根據腦卒中后共濟失調疾病的特點以及病人自身的情況,給予臨床常規的康復治療,改善病人運動的姿勢基礎,改善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的協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讓病人體驗有目的的抗重力運動,改善視固定和眼、手協調,在病人的運動中引入旋轉,訓練病人恢復正常的中線感和垂直感等。每日1次,每次60 min。
1.2.2 治療組:在進行與對照組同樣的常規康復治療的基礎上,提前向病人介紹八段錦的有關內容,待病人對全套內容有所了解后,讓其跟隨治療師進行八段錦的訓練,每次40 min。八段錦練習結束的5 min后在安靜的房間進行運動想象療法,每日1次,每次20 min。運動想象步驟:在開始運動想象療法前,給予病人2 min時間進行全身的放松,治療師仔細講解需要想象的動作,并且具體指明需要想象運動的肢體部位,講明運動的感覺,給病人以一定的指令。(1)身體直立,緩慢屈膝,停止,重心緩慢地向左右轉移,感覺到左右腳的承重改變。(2)身體直立,緩慢屈膝,停止,上半身包括頭左轉向,后漸漸右轉向,身體始終保持直立、穩定。(3)身體直立位,將左下肢緩慢抬起,屈膝屈髖,右腿保持直立穩定,堅持2 s,后緩慢放下左下肢,右下肢做相同的動作,身體保持直立等等。讓病人獨自將運動想象一遍,反復指示病人體會其中的感覺。此套治療方案總時間為60 min,每日1次。2組訓練周期均為3個月。
1.3 評定指標 (1)共濟失調程度: 根據神經病聯合會國際合作共濟失調量表進行評分[3-4],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共濟失調程度越嚴重。(2)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BI)評價。

2.1 2組治療前后共濟失調量表評分比較 治療15 d時2組病人共濟失調量表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治療30、90 d時,治療組共濟失調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0.01)。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ADL比較 治療15 d時2組病人BI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治療30、90 d時,治療組B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2組病人治療前后共濟失調量表評分變化分,n=44)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2 2組病人治療前后BI評分變化分,n=44)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共濟失調病人是在肌力正常情況下運動的協調障礙,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以及協調性發生紊亂,往往不能維持軀體的姿勢與平衡。共濟失調主要分為小腦性共濟失調、大腦性共濟失調、感覺性共濟失調和前庭性共濟失調四種類型,其中小腦性共濟失調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共濟失調的部分原因在于不能協調有關肌肉的運動, 也不能調整一個既定關節在其他關節運動影響下所作的相互作用力矩[5-6]。小腦性共濟失調嚴重影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如上輪椅、上樓梯、步行等一些日常自主活動。任何動作的完成都是需要中樞系統的控制與傳導,而卒中后共濟失調主要是協調障礙,所以改善病人的平衡與協調對其康復尤為重要。
八段錦的八式動作能夠加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加強皮層-腦橋-小腦的神經回路調節機制,從而做到更為準確的精細運動,提高平衡能力。同時這八式動作都需要上下肢的協調配合,類似太極,剛柔結合,增強上下肢以及全身的協調性。八段錦可以滋陰壯陽,培元補氣,疏通經絡,活血生津,從現代醫學角度,活動全身關節、肌肉,調節精神緊張,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高各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對于心血管來說,八段錦氣貫丹田的深長呼吸,可以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氧消耗量,減低心臟負荷,有利于心臟的功能。 因此,八段錦對于腦卒中后共濟失調病人的治療具有全方位、多方面的治療效果。
運動想象療法是指運動活動在內心反復地模擬、排練,而不伴有明顯的身體運動[7-8]。運動想象時雖然沒有肢體上的動作,但是想象時腦部的生理變化、腦電波活動通路與區域與實際動作時大部分相似,或重疊在實際動作時的動作表征系統[9]。運動想象可以促進運動學習,改善肌肉耐力和活動的精確性,因此,對于腦卒中病人來說,運動想象療法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提高其平衡、協調能力,反復練習,有助于其提高自控能力,對于動作的完成有更好的掌控能力。
本研究結果表明,八段錦聯合運動想象療法顯著提高了老年卒中后共濟失調病人的協調性和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腦卒中后共濟失調的病人,運動想象加上傳統功法的治療方式對于提高其平衡、協調能力有著非常好的治療作用。但是治療中要反復告訴病人正確的傳統功法的運行方式。對于運動想象療法的練習,囑病人注意力集中,思想集中到被命令要完成的事情當中去,這樣切身體會其真諦,從實際運動和運動想象兩個方面共同加強病人的平衡與協調的能力,雙管齊下,促進其更好地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