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丹
(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聲帶息肉屬于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喉炎,是指發生于聲帶固有層淺層的良性增生性病變。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吸煙等是誘發此病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治療此病。在對患者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前后,應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以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2]。為了探討和分析對接受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筆者對88例此類患者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
將2017年1月至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88例患者納入本研究。這些患者均具有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指征,且均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比照組和研討組。在比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6例(占59.09%),男性患者18例(占40.91%);其年齡為29~67歲,平均年齡為(42.75±6.82)歲;其中,單側聲帶發生息肉的患者有40例(占90.91%),兩側聲帶發生息肉的患者有4例(占9.09%);存在咳嗽癥狀的患者有21例(占47.73%),存在聲音嘶啞癥狀的患者有42例(占95.45%),存在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有1例(占2.27%);在這些患者中,有小學和初中文化水平的患者16例(占36.36%),有高中及大專文化水平的患者23例(占52.27%),有本科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5例(占11.36%)。在研討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4例(占54.55%),男性患者20例(占45.45%);其年齡為27~68歲,平均年齡為(42.56±6.57)歲;其中,單側聲帶發生息肉的患者有39例(占88.64%),兩側聲帶發生息肉的患者有5例(占11.36%);存在咳嗽癥狀的患者有20例(占45.45%),存在聲音嘶啞癥狀的患者有41例(占93.18%),存在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有2例(占4.55%);在這些患者中,有小學和初中文化水平的患者17例(占38.64%),有高中及大專文化水平的患者21例(占47.73%),有本科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6例(占13.64%)。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在此期間,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了解其病情、身體狀況、進行各項檢查的結果、手術方法和麻醉方法等,向其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術前1天指導患者用呋喃西林溶液漱口,術前12h告知其禁食,術前6h告知其禁飲。另外,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對其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2)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協助其保持仰臥位,在其肩下墊上肩墊,使其頭部保持后仰的姿勢。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麻醉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時、精準地為手術醫生傳遞手術器械。3)術后護理。術后,協助患者取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多偏向健側,若其聲帶兩側發生息肉,可偏向任意一側),以防其因誤吸分泌物而發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注意觀察患者聲帶的出血量,告知其術后聲帶發生少量出血是正常的現象,讓其不必過于緊張。指導患者每天用口泰漱口,保持其口腔清潔。另外,對患者進行發聲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礎上,對研討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方法是:1)術前的心理護理。首先,以熱情、誠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以拉近護患之間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能夠對護士敞開心扉。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其患病的過程、個人情況及內心的想法,并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使其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懷和尊重。其次,向患者介紹進行本次治療的重要性,告知其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手術,手術的操作過程并不復雜,手術的安全性較高。告知患者只要放松心情、充滿信心,并積極地配合治療,就會順利地完成手術。最后,告知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支持和鼓勵,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愛,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向患者介紹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成功的病例,以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2)術中的心理護理。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一直處于清醒的狀態。因此,在手術的過程中護士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待患者平躺在手術臺上后,護士要輕撫患者的頭部,并告知其術中不會出現疼痛感,但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感,讓其盡量配合手術。當內鏡到達患者的咽喉部時,告知其不能屏氣,盡量保持呼吸平穩。在手術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過度緊張、屏氣、惡心、咳嗽等情況,應提醒醫生先暫停手術,并對患者進行安撫,讓其深呼吸,并盡量放松身心,待其情緒穩定后再對其進行手術。3)術后的心理護理。在手術結束后,要在第一時間將手術成功的消息告知患者,以減輕其心理壓力。術后讓患者在床上休息20~30min,若其無不適感,可讓其下床進行適當的活動。告知患者術后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其康復的重要性?;颊咴谑中g后需要禁聲1周,在此期間,要叮囑患者家屬多關心和幫助患者,不要使患者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
將兩組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優: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手術,且其術中未出現暫停休息的情況。良: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較好,但在手術過程中需暫停休息3~4min。差: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較差,其在手術的過程中需經常暫停休息。優良率=(優的例數+良的例數)/總例數×100%。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此調查問卷將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分為100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比照組患者中,對手術的配合度為優、良、差的患者分別有7例、22例、15例,其對手術配合度的優良率為65.91%。在研討組患者中,對手術的配合度為優、良、差的患者分別有27例、13例、4例,其對手術配合度的優良率為90.91%。研討組患者對手術配合度的優良率高于比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對手術配合度的優良率
在比照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患者分別有10例、11例和23例,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77.27%。在研討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患者分別有3例、8例和33例,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3.18%。研討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比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各級醫院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更加關注其心理健康。在這種形勢下,心理護理在臨床上的作用愈加凸顯[3]。在對患者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時,需要患者密切的配合。若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出現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就容易導致其出現咳嗽、惡心、嘔吐等應激反應,從而可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4]。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時,應加強對其進行心理護理,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進而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5-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內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提高其對手術的配合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