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
摘要:時代在飛速發展,由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不過六十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世界進步更是在分秒之間。我國的計算機網絡發展始于改革開放,但是真正進入飛速發展階段是21世紀后。近幾年,計算機設備的不斷更新,也為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提供了設備基礎。文章闡述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進程、教學模式和研究等,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教學的重視,向大家展示了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速度,也表示了我國致力于向信息化時代進步的決心。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研究
一、前言
我國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信息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涌現了大批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還是出現了許多問題。為了能夠彌補不足,各大高校逐漸開始重視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授,以求培養更多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人才,為推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貢獻。由此看來,計算機網絡教學是至關重要的,要解決當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優化教學模式,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優秀人才。
二、關于計算機網絡的概述
計算機網絡是一種操作系統,連接著分散的兩端,傳遞著某種信息,實現著信息的傳達和資源的共享。計算機網絡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從遠程終端的聯機到計算機網絡,由區域間互聯到國際間互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計算機網絡得到真正發展,研究學者們將單獨的計算機技術與社會通信網絡相結合,為以后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持。隨著因特網時代的來臨,計算機網絡也經歷了重大變革,首先,之前單獨的個人網絡沒有辦法滿足人們交流互通的需要,于是就出現了后來的網絡互聯。其次,網絡的互聯使人們熱衷于分享信息與資源,但具有地域的限制,因此便出現了擁有主干網、局域網和校園網的三級網絡結構以及之后的多級結構因特網,這極大地增加了網絡平臺上的信息資源量,推動了信息的全球化。
三、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
在對計算機網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就更容易被大眾所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擁有能夠把眾多分散且雜亂的信息轉化成為一個整體的能力,它有很多關鍵技術,例如網絡節點、任務調度工具和資源管理等。我國也增加了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力和財力的投入,其中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為自己的網絡命名成“織女星”,希望能夠借用更先進的網絡技術來提高處理大規模數據、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進行高性能運算的能力。“織女星”網絡具有服務性特點,我國的大部分行業,例如交通、氣象和環境保護等對信息網絡的要求很高,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織女星”網絡上的應用能夠更好的推進我國的現代化事業[1]。
四、關于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研究
當前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更是離不開網絡,大學中的網絡課程也屢見不鮮,計算機網絡教學已經被認為是新時代教學模式,還能夠極大地推進素質教育進程[2]。但是現在也有些學校還停留在教學資源有限的階段,忽視計算機網絡教學,只能全部根據書本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不但會使學生們無法獲取更多的知識,還會導致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極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為了能夠培養多方面人才,有關部門應該緊隨時代腳步,開設有關課程,使學生能夠真正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事實證明,計算機網絡教學的開展對各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大力開展網絡教學不僅是靈活教學的表現,還是在新時期教學理念的更新換代。網絡教學憑借著更豐富和多樣化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關于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
文章中提到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并不只是幻燈片的簡單相加,而是綜合運用各種影音圖像,開展成的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一個充滿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整體[3]。網絡教學由兩大成分構成,一個是網絡,一個是教學。由于網絡是虛擬、自由和互通的,所以網絡教學具有虛擬性、共享性和靈活性的特點。網絡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寬度和深度,對于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計算機專業課,計算機網絡教學曾經對于學生來說,只是在想象中學習,傳統的課本教學模式展示給學生的只有落后的圖片示例,大多數學生根本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更何況書本的出版總是落后于網絡。現在由于網絡教學模式的引入,學生能夠根據書本上的知識在計算機上加以實際操作,兩相結合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專業素養。
六、關于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化問題
即便大多高校都已經開放網絡教學,實際上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不夠的。多數高校會因為師資力量薄弱和軟硬件設施缺乏等各種原因,在實際開課前、后以及過程中參雜大量的水分。有半路出家的教師,在自己也不清楚的情況下,依舊僅僅參考理論書而給學生授課,這是很大的悲哀[4]。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首先要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尋找具有優秀專業能力的教師進行教學;其次要大力建設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這是網絡教學的基礎工作;再次要深化教學深度,淺顯易懂的知識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要專而精;最后制定系統清晰的專業化教學大綱,先用理論知識打好基礎,然后配合以網絡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學到的才會被永久的記憶,優化教學模式才能培養素質更高的人才。
七、結束語
在社會化新時代,信息高速流通,計算機專業的理論課程必然要與網絡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完全發揮計算機網絡在教學上的作用,培養具有動手能力的人才。文章里完整的介紹了關于計算機網絡的內涵,展開了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探討,展示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于國家的重大作用,由此引入了關于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研究,深度分析了網絡教學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優化建議,意在提高人們對于計算機網絡的重視,不斷地推進我國的信息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鐘志永 姚珺.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144-146
[2]《基于計算機網絡教學研究》 論文網 時間:2017-01-03
[3]張偉遠.網絡教學發展模式的理論構建與應用[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01):9-16+25.
[4]《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與優化》 學術雜志網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