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新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肩負著育人重任。管理好一個班級,僅僅靠一顆責任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本文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做了探討,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方法
當今社會當好老師不容易,當好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管理者更不容易。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且不說,班主任最擔心的是:學生出問題。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當班主任老師才能體會到。
任何一位班主任,都是在實踐與總結中慢慢成長起來。下面我就我班的管理建設簡要的說明一下:
一、小組的建設:以點帶面,以面帶點。
我對班里的同學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家,缺一不可!為了讓大家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為了更能責任到人,為了不讓班里的任一同學掉隊,我根據孩子們的性格和特長,設置了20個班長和12個小組長(其中組長全是班長),每天兩個班長。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一群好的班干部,他們可以以身示范,帶動和感召全班學生,使班風純正。我還說:一組好,不叫好。全班好,那才好。我們每一個小組都要扭成一股繩,不能讓任何同學掉隊,一股繩易斷,12股扭在一起就不容易斷了。從一年級我就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制。全班共12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一個正組長,一個副組長,組長都是班里品學兼優生,每個小組都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如:放飛夢想 七色光 風馳電掣 電閃雷鳴等。組牌的正面有自己組的奮斗目標和起這個名字的含義。每月表現特別突出的學生會被評為最欣賞的同學,小組突出的會被評為最欣賞的小組,這些同學,年底都會被評為三好學生。這也是我班的特色之一。這樣的制度使全班充滿朝氣蓬勃的精神,充滿正能量。
二、習慣的培養
我堅信,小學就是培養興趣和習慣的。而且我認為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運。所以,引導學生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就必須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這是培養習慣的著力點,也是培養學生的落腳點。在第一節課之前,學生們各科的家庭成作業完成情況我已通過組長了如指掌。并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說服教育,與家長取得及時溝通。習慣非常的重要,我班的同學除了在校外聽到國歌能夠站起來,就是在教室聽到升旗奏國歌時也能面向國旗,立正站好。做操時我發現個別同學有點懶散,胳膊腿伸不直,腹背運動彎不下腰,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不管咱們學習好不好,最起碼應該有個好的身體。所以,到目前為止,不管我在不在,大家基本能把動作做到位。
三、與任課老師做好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
我經常跟班里的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還有,在學校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在家長會時,我也提過好幾次。所以,在校,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我都得管。我認為學習好的前提必須是紀律好,沒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紀律好了才能保證學習好。學生是很會看眼色的,班主任課的紀律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為了讓學生能夠喜歡任課老師,喜歡他的課,所以,我必須有意地向學生介紹任課老師的一些優點。如性格、愛好、特長、教育教學方面的成績等,以博得學生對任課老師的尊敬和信任,使他們因遵其師而重其教。同時自己要與任課老師密切配合,要經常與任課老師取得聯系,以了解學生的特長、愛好,課堂紀律如何,學習態度如何,情感如何等。對于這些我心里都要有數,因為這樣有利于更好的、恰當的抓好班級工作。有利于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以便在學中練、練中學,以練促學。
四、與家長做好溝通,讓家長朋友及時了解學生在校表現情況。
在與家長溝通時,要站在不同角度與各層次的家長溝通,能站在家長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心里想著如果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我應怎么辦?有時候,家長會后,幾個家長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陳老師,今天的家長會,您開的很成功!聽到這句話后,我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我與家長交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飛信,由于在上第一節課之前我已通過各個組長對孩子們的各科作業了如指掌,所以,我會借助平臺對作業做得好的同學及時表揚,對各門課上課聽寫之類的也及時進行反饋和表揚,讓家長朋友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我經常受到這樣的信息:陳老師您好,我是X的家長,每天收到您的短信息,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學習怎么樣。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有嚴格的不足,希望老師能夠替我們嚴格管教等等。聽到這樣的話,我感覺班主任工作雖然繁瑣,但卻讓我有一種成就感,幸福感。
工作需要持久的耐心與創造力,以后的路還很漫長,我知道我在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將繼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學生服務著。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我要學做快樂幸福、有魅力的班主任!今后會繼續向班主任和老師們請教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小學班級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李甚佳.教育觀察.2017(18)
[2]班級管理的小技巧與大智慧[J].張曉林.未來教育家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