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惠
摘 要 營改增的主要特征是減少重復征稅,這項政策的出臺可以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本文旨在分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從而通過分析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營改增 財務管理 影響 應對策略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不僅國際大多數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內經濟體制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產生了根本性的體制變革。例如,國內的稅務制度在經濟發展中逐步趨于完善,并且匯總了其他多種經濟發展帶來的相關技術的改進。具有代表性的是營改增稅務制度,這種制度的提出對于加強國內企業的財務管理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推動著國內制度改革的發展,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
一、營改增政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全面改革階段企業不能將營改增政策貫徹落實到位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于國內各大支柱產業的驅動,任何企業都具有獨特的運行理念與管理策略。營改增政策出臺后,由于企業對該項新政策的了解不足,不能在全面改革的伊始就致力于各項工作的優化改革,自然也就不會強化力度組織并引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了,企業也不會在第一時間響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政策,采取合理的措施積極應對。
(二)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企業收入方面出現的問題
2016年5月1日開始,我國在金融業、建筑業、生活服務業以及房地產業開始進行營改增試點,從這以后營業稅已從國家征稅制度中消失,我國增值稅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健全。然而,通過對試點的行業的分析研究可知,在企業收入方面,我國營改增政策改革尚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試點企業的經驗的分析研究可知,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大大減輕了我國企業的稅負,我國稅收收入減少。伴隨著該項政策實施的廣度與深度的增加,各個地方的小型企業由于減輕了稅負,自身的含稅收入減少,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從根本上講,國家頒布并實施營改增政策的目的在于優化企業的稅收體制,加快企業經濟發展進程。唯有妥善地處理好上述問題,才能使該項政策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才能有效推動企業經濟體制實現轉型。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企業資金鏈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營改增的頒布與實施能有效減輕一些企業的稅負,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資金鏈。首先,資金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企業要長久發展,必然需籌資,從而保證自身已有的資金足夠支撐企業的發展。然而實施新稅制之后,一些企業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得以生存與發展,就會強化力度進行籌資,不斷創立分公司、融資,擴大企業現有的資金流。盡管如此操作會讓企業短期的資金需求得到滿足,但從長遠來看,這必然導致企業承擔巨大的利息壓力與債務壓力。倘若企業在資金周轉方面出現問題,不具備如期償債的能力,那么勢必會陷入被兼并或破產的窘境。其次,實施營改增會對企業的投資問題產生一定的影響。資金順利回流是確保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目前部分企業為滿足自身的資金需求,在新稅制施行之后加大了投資力度,大量購置用具,以投資新項目為重點。此外,新稅制的實施必然導致企業成本減少,這有助于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資金。
(二)對企業財力與稅負的影響
在新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國傳統的營業稅必然面臨改革,轉變為新型的增值稅。眾所周知,傳統的營業稅存在許多問題,我國稅法體制的健全度亟待提高。但實施稅制改革有助于企業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伴隨著營改增的推廣與實施,營改增的優勢日益顯著,既能有效避免過去產生的重復納稅問題,又能使企業找到納稅的最佳辦法;既能規避重復納稅問題,又能有效保障國家利益,還有助于促進企業資金靈活周轉,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三)對企業資產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的負債狀況與固定資產均出現了大幅改變。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的固定資產較之前有所減少,然而內部資產流動頻率更高,負債問題日益嚴峻,流動資產和負債的比重加大,同時新稅制的施行能有效防止企業出現重復納稅的問題,實現資金的最優化配置。如此企業能夠有更多契機增加自身利潤,擴大利潤空間,增加企業資金量,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規模的拓展。
(四)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賺取利潤是企業發展的一個主要目標,利潤包括長期利潤與短期利潤。實施傳統的營業稅時,企業需依據相關規定將增值稅上繳至國家相關部門。但是,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的增值稅的上繳金額有所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壓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企業有更多賺取利潤的契機。通過對一些營改增稅制試點的調研分析之后發現,新稅制的施行可以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值減少,僅就非大型企業而言,企業的利潤不高,收益率不高,應繳納的稅額也就較少。新稅制的實施能夠減輕企業的稅負,企業擁有更多的資金投資新項目。此外,企業會傾向于與發展前景好、成本較少的企業合作,通過建立長期、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
三、企業對營改增政策的應對策略
(一)增加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其業務技能
我國實行營改增的伊始,企業因為缺少相關經驗,對大量業務的認識不足,所以在貫徹落實該項政策時遇到了許多阻礙。基于此,企業應積極組織安排財務管理人員參與相關培訓,督促其學習,增加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其業務技能,使其懂得如何計算稅改后各項適用稅率與計稅基數,從而帶領更多的業務人員加入企業改革大潮中。同時,企業必須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做好稅改前后業務的相關協調、銜接工作,從而降低在業務方面由于改革而產生的影響。在具體地剖析、管理財務的過程中,企業有關工作人員必須系統、全面、正確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態勢,為企業后續開展各項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有助于企業進一步貫徹落實營改增政策。
(二)加大力度宣傳,增加企業對營改增政策的認識
考慮到國家現行的新的改革政策和企業施行的各項管理政策存在區別,因此要加大力度宣傳企業的所有財務管理部門,明確企業自身的改革方向,為改革政策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企業要正確、科學、高效地面對并處理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自身對改革發展要求的適應性,推動企業工作地順利開展。
(三)企業要嚴格管理增值稅中的有關稅務項目
在實施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企業一方面要對有關稅務項目進行嚴格管理,另一方面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現狀開展各項工作。在新的政策背景下,為了妥善地處理好營改增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企業必須編制出具體的、可行性高的改革方案,系統地了解由營業稅更改成增值稅的相關知識,了解在改革前后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實際狀況,懂得如何計算增值稅的稅率以及增值稅的稅收方式。此外,企業要加大力度對業務人員進行管理,要求其嚴守規定、熟悉新業務,加強自身對改革的適應。
四、結語
任何一種制度的改進都是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方便對企業各個部門進行便捷、有效的管理。營改增在企業稅務管理中的應用更是體現了這種核心理念。如何在實踐中確保制度的落實效果達到最佳,防止問題與遺漏的出現,發揮該制度應有的效果,是我們在實踐中應探討與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企業應該對該制度作出合理的改進與完善,力圖使這種管理制度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提升。
(作者單位為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尹旭.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3).
[2] 程海濤.分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2014(08):132-133.
[3] 張君.“營改增”對服務業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交通財會,2014(0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