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晶
摘要:醫院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是我國公共財政制度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既符合我國醫療改革的發展需求,又彌補了財務管理系統的不足,因此結合供給側政策對醫院財務進行精細化管理是我國公立醫院穩步發展的根本保障。文章從供給側視角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及意義出發,論述了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分析了供給側視角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供給側;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對策
在我國大力推進醫療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公立醫院的社會職能及地位日益突顯,并且隨著“藥品零差價”、“差額事業單位”、“醫保支付”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公立醫院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管理挑戰,為了促進醫療體制改革目標的快速實現,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筆者認為應從供給側的角度出發,全面而系統的對醫院財務制度及流程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提高公立醫院的管理效能,強化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的實際效用,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推動我國公立醫院的整體發展水平,才能夠滿足公眾對社會醫療的現實需求,同時促進醫療事業在新時期的良性化發展。本文從供給側視角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及意義出發,闡述了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現實問題,并詳細的分析了供給側視角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供給側角度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及意義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管理理念,以醫院財務來說精細化管理的規范、量化、目標、質量,都會對公立醫院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一)制度系統化
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相對落后,而利用精細化管理理念來改變財務管理制度,可以極大的推動工作流程的規范化,促使財務管理更為系統化,同時有助于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并且能夠為醫院管理者的決策和規劃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以使得醫療服務體系更具時效性。
(二)更新理念
精細化管理適用于我國醫院的財務管理,并且具備財務戰略的發展理念,因此可以幫助財務管理實現引導、規劃、預警、控制,并且在醫療改革的發展中,精細化管理的模式也有助于提高財務的靜態管理,所以說醫院財務部門應及時的更新財務管理理念,把財務審核、監督、控制納入到精細化管理中,提高采購、合同、付款的管控機制,以使得醫療資源得到更為優化的配置。
(三)管理機制融合
在醫院實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全方位的動態化管理有助于財務管理機制和醫療業務體系的融合。從調研中筆者發現,醫院財務管理涉及到醫院的各個科室和部門,因治療方法和科室功能存在差異,每一個科室的經費使用或財務支付都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因此利用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可以指導和分析各科室的經費使用情況,有利于醫院總體效益的提高,同時可以促進醫療服務的精準化。
(四)信息化發展
醫療改革進程中,公立醫院已經實現了計算機管理,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還不夠完善,而利用精細化管理有助于財務系統的構建與整合,同時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可以確保財務體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在醫院應強化財務信息的精細化管理,提高財務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以提高醫療財務信息的價值。
二、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醫療投資問題
在醫院財務管理中醫療投資的比重占財務管理30%~45%,不同公立醫院所投資的內容也存在差異,如:醫療建筑、醫療設備、醫療用品、醫療技術等,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投資的效益和期望值對醫院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財務管理人員只是按著指示進行采購和審核,無法對采購的質量、現實需求、數量進行限制,同時不能夠為領導提供參考和決策建議,造成資金浪費、重復性采購、資產流失等現象的發生。
(二)預算編制不合理
醫院財務的預算管理至關重要,從計劃、任務、需求、發展出發,財務的預算管理應形成體系,并且能夠對醫院的各項活動及運營內容進行統籌性的安排。而現階段,公立醫院的預算編制還是以科室預算編制為基礎,并且預算編制數據都是以領導和上一年度的決算為導向,這種模式使得預算編制缺乏論證,同時不利于財務的監督與控制,影響到了醫院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三)缺乏分析與評價
醫院的財務管理有其特殊性,并且從運行模式來看,財務管理所涵蓋的內容較多,并且流程相對復雜,如果不進行整體的評價和分析,資金的使用與流通將會產生許多問題,這也應當受到醫院主管領導的重視。現階段,醫療財務的支付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而主管領導只是以財務報告的形式來查看醫院整體的運營狀況,這無法真實的反映出財務管理的效應,同時財務報告以數據為主,非貨幣性的信息較少,管理中容易出現徇私舞弊現象
三、供給側角度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提高信息化水平
醫院財務的精細化管理是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參與和溝通,并且要按著財務管理的規范和信息化流程來實現管理效能。所以,在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通過信息化技術和手段來提高管理效率,并強化對財務管理系統的升極和改進,以此來保證各科室之間與財務部門信息的良性溝通。同時,要提高管理信息、財務信息、預算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便財務管理部門更為有效進行財務分析和預算規劃,避免因信息失真和管理疏忽帶來的資源浪費,指導醫院財務管理良性化發展。
(二)調整供給結構
從供給側的角度出發強化財務的精細化管理,對醫院在新時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筆者認為供給側角度下財務精細化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實行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在預算計劃中要把各項內容逐步細化,確保預算資金使用的整體性和精準性,并符合社會需求和醫院發展戰略,有助醫改的進行和發展;其次,建立預算管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使財務改革和醫療改革緊密結合,發揮財務預算管理的促進作用,實現資源使用的周期性效應;再次,強化財務數據采集與管理的精準化,確保預算數據真實,滿足現有的需求的同時,提高權責義務,將財務的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個人,以保證財務管理順利開展。
(三)降低運營成本
供給側是相對市場需求,為市場提供相應的供給,結合醫院財務筆者認為精細化管理應從固定資產和降低運營成本出發,強化對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了解醫院發展的階段及對固定資產的投入需求,切實的對固定資產進行專業化和標準化的管理,確保購買、使用、管理、處置等各項內容的完備,避免固定資產和運營成本的流失,以提高市場供需關系和資源優化。
(四)提高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有助于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財務管理與績效管理的結合來看,財務管理能夠有效的對績效進行控制,同時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筆者通過自身工作經驗,對醫院財務工作和績效管理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績效制度開展需要財務管理效能的支持,同時能夠保證制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有助于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并且對醫院工作人員來說也能夠強化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說,以供給側為基礎的財務精細化管理,在新時期醫療體制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不但提供了醫療財務管理的新模式,更提高了醫療體系的供給水平。
參考文獻:
[1]丁俊生.淺析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1).
[2]沈穎菊.醫院財務風險因素及措施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12).
[3]李浩.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2017(22).
(作者單位:沈陽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