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
摘要:小學三四年級,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和素養(yǎng)發(fā)展的承接期——高效率地做好這一學段的班級管理工作,有特殊的難點,比如心理上的叛逆、學習上主動性的需求等,需要教師抓住學段學生的特征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實現(xiàn)。
關鍵詞:小學 中段 班主任 班級管理 效率
三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承接期——學習上,開始從興趣、感知性學習向較系統(tǒng)的知識發(fā)展,這一時期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能夠獨立地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學生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后面各學段學習的基礎;素質(zhì)上,教師對他們的遵紀、文明、品格等開始正規(guī)化、全面培養(yǎng),就需要他們拋棄“幼兒心態(tài)”,擺脫驕縱,學會自律、自尊并主動關注自我發(fā)展。
俗話說——“七八歲討人嫌”,這個學段孩子的主要性情特征——他們從被照顧、原諒、包容的環(huán)境下,要實現(xiàn)一個走出“襁褓”的過程,適應管理、約束和與他人平等的新教育環(huán)境。往往就會出現(xiàn)一些所謂的“叛逆”現(xiàn)象——其實,他們還沒到青春叛逆期,這些現(xiàn)象主要是因?qū)π陆逃蟮牟贿m應造成的。班主任能夠抓住他們的這些特征,有針對性的管理班級,就不會遇到太多“討人嫌”的問題——這其實是班級管理效率的核心問題。
一、理解學生,允許適應
進入小學階段,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學習興趣啟蒙,這一學段的學生對世界、對社會都充滿了好奇,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烈——但他們在學習的習慣和方法上,還不能適應這個學段的學習情態(tài)。這個階段,就不能僅靠教師的課堂教學來完全實現(xiàn),基于素養(yǎng)發(fā)展,教師會讓他們開始進行自主式學習。在加上,學生對班級管理的要求、標準也不適應。所以,很容易產(chǎn)生急躁、反叛等現(xiàn)象。
對這些現(xiàn)象,班主任要理解他們心理的產(chǎn)生根源,在管理上、教育上,給他們留出一段時間過渡期,讓他們逐漸適應新的學習強度、環(huán)境和新的規(guī)則要求。
比如,先“有令不行”——明確的告訴學生,我們班現(xiàn)在的紀律要求是這個標準,獎罰是這個內(nèi)容;學習的要求是這樣,比如課前預習、課后拓展。告訴他們具體的標準、要求。但給他們一個期限:“大家按這個標準做,某月某日開始嚴格按這個標準執(zhí)行”。在這個緩沖期內(nèi),班主任只教育引導而不處罰,但要不停地提示“倒計時”,給他們壓力。
二、私下處理,公開表揚
這個階段的學生令老師非常“頭痛”,不管吧,他們正是素質(zhì)成長的關鍵成型期,管吧,學生又不那么“聽話”——其實,這里有個小技巧,就是要穩(wěn)住氣,要平緩——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征。
對出現(xiàn)的錯誤、問題,不要急于喝斥,更不應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去懲罰——越是這樣,逆反表現(xiàn)就會越強烈。所以,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先放一放,讓學生和自己都冷靜一下。然后,抽時間把學生叫到辦公室,找個私下場所,跟他談,特別是要平等地談,讓他體驗一下:老師把你當“大人”,你是否應該“尊重”自己呢。談通了,讓他表態(tài),讓他選擇怎么處理——是接受班紀的懲罰,還是以后做什么保證?——目的是促使他意識到錯誤并改正,而不是懲罰他。懲罰不是必然選擇。這樣,被“教育”的過程,就成了師生間的秘密,他的自尊得到了滿足,就不會出現(xiàn)抵觸問題。
反過來,如果學生有好的表現(xiàn)了,就不是在私下的表揚。而是要大張旗鼓地在班級里表揚、獎勵,讓他“享受”自己的成績,以激勵他再接再厲。同時,還能給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榜樣——他們心理會想“某某這樣做,能得到老師表揚,那我要做得更好呢?”他們就有一種向上的期待。
三、點到為止,潤物無聲
小學生出現(xiàn)問題,大多不是品質(zhì)問題,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不能一遇到問題就上綱上線——人之初,性本善——這個階段學生就如一塊“璞玉”,很純凈。有點問題,也就是表面的塵土而已。所以,學生出問題,通常就是一時疏忽。其實,道理講過了,他們都懂,也不會去故意“挑戰(zhàn)”老師。明白了這一點,班主任就應注意,在處理問題時,點到為止即可,不能把問題放大,相信他們能明白,能改正。
比如講課時學生在下面“開小會”的問題——其實仔細分析,學生“開小會”往往是在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互動之后,或是剛剛上課時——通常是課間話題還沒有說完,或是剛才互動時還有想法沒說清,不說不痛快,就忘了“紀律”。這時,只需用眼睛看著他,他看到你的目光就馬上收住了話——他很清楚老師看他的意思,沒必要再喊叫一通,甚至去罰他站。有時候,教師還可以平和地問他剛才說的什么內(nèi)容。如果說話的內(nèi)容在學習上,甚至可以借機組織一次新的互動。
這樣處理問題,一方面能夠順利解決管理問題,另一方面學生心里也比較容易接受,不易產(chǎn)生抵觸,同時還保持了教學的流暢性。可以說一彈數(shù)鳥。
以上,是對小學中段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一些經(jīng)驗之談,主要的觀點是:這一學段的學生有自身心理和學習特征,班主任只有在準確把握的情況下,才能切中管理要點,才能保證工作效率——如果有什么技巧可言的話,就是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順著理,而不是逆著管。
參考文獻:
[1]程艷俠.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技巧和管理藝術[J].儷人:教師,2015(13)
[2]朱曉云.小學三年級班主任教學管理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