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家對高校教育體制實施了全面改革政策,并且改革水平呈現了逐步上升趨勢,并在此基礎上國家鼓勵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能夠有效提升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健康發展要求,為我國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本文首先闡述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再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分析,為我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順利實施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及對策
前言:自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備受國家與高校關注,在較大程度上與我國教育改革有較大關系,也表明了我國教育改革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就業創業,并且與大學生自身利益有較大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穩定社會發展。此外,目前由于我國高校教育環境、教學觀念以及體制等的影響,使大學生就業創業遇到一些難度,這就需要國家與高校需采取必要積極措施,以實現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新局面,同時為我國教育體制的全面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現狀
1.1 各種政策指導大學生的就業創業
目前,國家的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主要由政府頒布,由于隨著科技的發展增加大了大學生就業難度,政府進行一系列調控來降低就業壓力,其中主要分為國家與地方兩種調控[1]。國家層面主要以教育部為主,還包括社會保障部以及人力資源部等;地方層面主要不同地區制定的政策,結合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調控。
1.2 創建各種平臺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
由于我國科技的發展,較多的關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平臺應運而生,以此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其中此種平臺具有地域覆蓋性,有全國覆蓋和地方性覆蓋,其中全國覆蓋主要有大學生就業公共服務立體化平臺,對我國所有大學生就業創業具有較大重要作用。地方性覆蓋主要是地區內人力資源構建的平臺。
2 大學生就業創業存在的問題
2.1 就業指導定位問題
從就業指導時間來看,較多高校處于以畢業班學生為對象的“第四年指導”狀態,“全程化指導”的局面還遠未形成。而且,學生對自己的就業還處于不了解狀態,這就需要高校進行全面的就業指導,但是較多高校對于指導時間的確定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一些高校對指導時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并且行動相對滯后,這在較大程度上無法提高學生未來就業能力,并且業很難為學生進行就業方向的正確調整。
2.2 與大學生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大學生就業需要高校給予指導與幫助,較多大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不是特別了解,在大學群體中依然處于盲區狀態,這在較大程度上使就業指導工作由于大學生對此的不了解而受到一定限制,這反映出了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
2.3 普遍擁有技能證書,但工作實習經歷不足
技能證書主要是一些國家或機構對人才技能的認可證件,另外擁有此種技能證書對求職有較大的作用,有我國教育部調調查顯示:擁有1張以上的技能證書的在校大學生為95.2%。,并大學生認為有用的技能證書依次是外語等級證書、職稱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同時在校大學生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有60.7%的學生沒有實習經歷,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創業造成一定影響[2]。
2.4 創業教育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團隊質量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否成功的一種較為重要的因素,這就需要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大學生就業創業進行良好培養。但是,由于我國目前一些高校創業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導致大學生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時,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論知識沒有精細的了解,在授課過程中直接影響學生知識學習的質量,教師團隊專業性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校方與教師積極努力。
3 大學生就業創業對策
3.1 搭建就業創業平臺
以政府為主動力,社會各方參與原則,對不同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對大學生就業創業一體化服務業平臺進行構建,構建主線主要是以高效服務與企業招聘來實施。此外,還應將社會實踐與咨詢、培訓以及創業指導等職能進行綜合,并將國家與高校關于創業的新政策及時的傳遞給大學生,同時對不同區域的企業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給大學生提供一些實踐鍛煉自身技能的機會。
3.2 推進見習計劃,完善見習崗位制度
青年職業見習計劃主要是建立在見習崗位制度的基礎上,以此進行青年見習基礎建設,并將技能與學歷進行有效的結合,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智德,同時提升就業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工作經驗,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此外,還需要把青年見習計劃于大學生就業創業一體化服務平臺進行有機的融合,并把該計劃融入到一體化服務平臺當中,在最大程度上的能夠避免智能重復,達到資源節約的目的。
3.3 鼓勵自主創業,開發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一些大學生在創業問題中,創業意見較低,這就需要政府進行針對性政策的制定,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鼓勵:1,為大學生創立基金以及貸款擔保。政府應出臺一些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從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并且還需要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代償助學貸款政策以及減免創業規費等,從根本上對大學生的創業行為給予支持。此外還需要使用社會資源進行自主創業基金資源的整合;2,推出大學生培訓與服務項目。政府還需要與高校聯合進行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中心的創立,能夠有效為大學生及時提供創業優惠政策與信息,比如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代理工商注冊一級創業跟蹤服務平臺的構建等;3,開發使創業園區,提供優惠條件。政府除了政策扶持以外,還可以與社會進行合作進行大學生創業園的構建,能夠大大降低前期大學生創業成本。一些部門還需要進行融資渠道、稅收政策以及企業注冊等的門檻。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創業不但能夠有效促進高校教育改革,而且對我國社會長期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由于高校體制改革還處于發展中階段,致使大學生就業創業面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從不同角度進行改善,并尋找應對措施,以此保證給大學生一個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此外,好的就業創業環境不但能夠加快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還能提高我國經濟建設,對社會穩定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宏偉. 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3(1):63-64.
[2]張育廣. 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服務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與對策[J]. 中國青年研究, 2010(8):43-45.
[3]吳金庭. 醫學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4):62-64.
作者簡介:程瑛(1971.04-),女,漢,湖北應城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