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存云
作文是創造性作業,作文是衡量小學語文水平高低的一個主要標志。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較差,模仿性思維較強,現實中,學生作文水平普遍較低,學生怕作文,教師怕改作文的現象嚴重,如何克服學生的怕難情緒,提高寫作能力呢?在教學中,自己反復、實踐、嘗試、探索,有了一些體會。
一、引導閱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向上意識,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1)對每一個學生的作文,盡量做到以表揚鼓勵為主,讓學生自覺克服畏難情緒,每一次評講作文,我除了讓大部分學生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受到老師夸獎,還經常朗讀,展出學生的優秀作文,注意觀察與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特別要著重表揚后進生寫得好的詞或句,讓后進生樹立信心。表揚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和主動態度,如帶病寫作文,主動幫助同學等,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2)對差生要具體幫助,盡量當面批改。教師要注意使自己的態度和言行都流露出“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趕上來”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十分信任。
例如,我班有一個不愛寫作的學生,他總是帶著馬虎應付的態度完成作文。在《我的朋友》的作文中他這樣寫道:“我的朋友今年9歲了,高個子,臉上有一對酒窩,笑起來可愛極了。”我看到這樣短的作文,不但沒有責備他,而是在班上表揚他的作文有真實的一面,連臉上的酒窩都寫出來了。接著面對面啟發他怎樣把作文寫具體。在我的表揚及耐心引導下,他主動把作文重寫。重寫后他的作文是這樣寫的:“我的朋友今年9歲了,比我胖,比我高,在班里他是最高的。他喜歡留小平頭。眼睛不大,但視力很好。特別喜歡講笑話,一笑起來臉上就出現一堆小酒窩,可愛極了……”通過重寫,這個學生的作文由原來的二十多字增加到二百多字,文章變得具體了。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寫作材料。
寫作源于生活。俗話說:“不會觀察,就不會作文。”好的觀察能力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發現美與丑。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因此,教師要創設條件,指導學生觀察。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有物可以觀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塊生物角,讓學生親手在花盆中種上植物,由專人負責,澆水施肥,并觀察它每天的變化;買個小魚缸,養幾只小蝌蚪,讓他們觀察它們如何變成青蛙的。另外,課余時間可以帶學生去農田觀察莊稼的生長或者去樹林觀察昆蟲的成長,讓他們學會留意身邊的一草一木,發現它們細微的變化。正因為通過細致地觀察,學生才能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生動。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書是人類“智慧”的載體。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
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要騰出課堂教學的時間用以自讀,學生閱讀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難,有什么體會,可以隨時表達。氣氛寬松,探討熱烈,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發揮想象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作文中必須要注意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結,打消神秘感,要善于引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寫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