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與深化,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向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習得更多、更豐富的基本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技能,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教學方法非常關鍵。只有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初中生物教學,達到更好的生物教學效果。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闡述了生物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探討了集中教學方法,旨在對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初中生物教學都處在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被認為是副科。不僅不被學校領導所重視,而且很多老師和學生對生物教學也缺乏足夠的重視,以致于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一直處于低位徘徊,教學效果不佳。初中生物作為初中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內容非常的廣泛,是研究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規律的重要基礎自然學科,而且與生命軌跡周邊的環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可以為環境保護、農牧業發展以及醫療衛生等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加強初中生物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讓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中生物教學之中,學習更多的生物學知識,掌握良好的生物學技能,認識和了解生命的真諦,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讓學生學有所樂,樂而能學,從而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教學效果。
一、生物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
生物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包括教師教學的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由于生物課是一門涉及觀察、實驗、理論和思維相結合的學科,由大量圖片和文字組成,較之其它學科,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較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良好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生物教學方法是實現生物教學內容、完成生物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2)是連接教師、學生以及生物教材的紐帶;3)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二、初中生物教學的幾種方法
1)注意新課的導入技巧。由于生物是副科,不被重視,老師通常是照本宣科,從頭至尾照讀一遍了事,甚至安排學生自由學習,根本毫無教學技巧可言,容易讓學生忽視生物課的存在。教學實踐證明,注意生物新課的導入技巧,是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發現問題的重要方法。如在下一堂課將講述《花的結構》時,先提出“花兒為什么這么紅”、“花有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等問題,然后在正式講課時要學生舉手回答,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或者在正式課堂開始時,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通過圖像直接了解花的結構、種類等;或者利用實物進行講授,讓學生仔細觀察。一個好的導入技巧,往往會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和了解程度,激發他們的情感和興趣。
2)加強實驗的動手能力。伽利略曾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通過加強課堂實驗的動手能力,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好生物教材知識,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水平。生物課是一門實驗性頗強的學科,既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共同做好課堂實驗的演示,由老師講解實驗的具體內容、目的、流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并加強學生的配合能力;二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上臺自主實驗演示,教師則在一邊稍加指導和講解,培養學生的親自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動手中掌握課本知識,在實驗中提高學習興趣。如《葉綠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即可進行這樣的課堂互動,通過對整個實驗過程的探究、分析和歸納,可以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
3)提倡課堂的質疑精神。孔子曾說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懷疑精神,只有懂得質疑,才會思考,才會學習。只有出現學生不斷地質疑,才說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體現地是學生從學會到會學、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蛻變過程。孟子曾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的相信教師授課和課本知識,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水平。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有學生所知的生物,也有學生完全陌生的生物,只有在不斷地思考和質疑中,才能讓學生學習思維的不斷深入和學習思路的不斷拓展。生物教師則要倡導這種質疑氛圍,闡述質疑在學習中的重要,并提供一個和諧、自由的交流平臺,對善于提問的學生,要予以表揚;對初次提問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對提出的問題,要認真仔細地回答,讓學生在質疑和思考中掌握知識的多面性,在鼓勵和表揚中享受學習的成就感。
4)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薩迪曾說:“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于一只蜜蜂不釀蜜。”生物教師利用課堂時間開展課外活動,跟實驗教學一樣,都是提倡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動手和思考,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和鞏固課堂知識。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把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課本知識,讓學生中課本知識中觀察生活現象。如在學習《光合作用》一章時,把學生帶出校園,讓學生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體會光合作用對動植物及人類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三、結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教學方法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但“教無定法”,只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生物學與化學、物理和數學淵源頗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應注意各學科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姚偉娜,梁彥剛.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6,(27)
[2]林峰.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2016,(09)
[3]張鴻亮.上好課:問題與對策·初中生物[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
[4]鄭國建.初中生物實驗中探究性教學的模式研究[J].陜西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