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張晗華 張志宏
摘要:微信作為一種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 被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所使用,從各個方面影響著廣大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學習和與學校的聯系,同時也對班級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也帶來了機遇,在微信互聯時代,引導家長和學生正確的使用微信與學校和教師互動聯系,利用微信增進師生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互信, 甚至利用微信服務于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微信;學生及家長;班主任;德育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 2011年 1月 21日推出的一款移動社交軟件, 個人移動網絡及智能手機的普及, 使微信這一即使通訊工具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今天紛繁多樣的網絡媒介中脫穎而出, 它占據著我們的手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微信憑借其獨有的 “即時語音互動”、“在朋友圈分享照片、語音、文字”、“掃二維碼”等功能,和幾乎完全免費的優勢,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用戶數量及使用頻率大幅提高。而在這龐大的微信人群中, 80、90后年輕的小學生家長無疑是絕對的主力,他們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張揚自己的個性、認識更多的朋友, 分享自己生活和對孩子教育的點點滴滴。
第一、微信給學生德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據有關調查顯示, 92%的 90后通過手機上網,其次才是電腦。針對微信在80、90后家長中使用率高的現狀, 作為班主任要思考和開發微信的教育潛能, 在班級德育工作中利用好這一平臺,拓寬學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微信豐富了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 我們不得不去迎接微信對學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互動性更強,也變的更加的開放,這樣我們的德育工作就不應該再僅僅局限于課堂。為此我注冊微信賬號, 組建了班級微信群, 登錄 微信, 我就能及時了解學生放學后在家庭中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 這樣就突破了傳統德育方式在空間和 時間上的限制, 通過與學生的互動, 使德育教育可以在隨時隨地進行。
另外,學生家長們在朋友圈發表的家庭教育心得和學生在家狀態也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德育教育資源。傳統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課堂上, 或者是家訪面對面的交流,但家訪時效性差 對于學生回家后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無法及時準確的了解, 也就達不到我們期待的德育效果。利用微信不再只許是“面對面” ,而是“鍵對鍵”,學生在家的言言表現, 大都能通過文字或圖片由家長真實的傳達給老師。
利用微信推動學生自身群體的交流和相互影響。高段學生已初步有自己交往的同班微信好友, 他們在班級微信這個圈子中相互交流, 甚至是相互影響, 他們有極強的趨向性和群體性。 正確的引導他們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傳播班級管理正能量就有位重要。針對這個特點,我利用班級微信公共平臺構建班級德育教育平臺。積極引導學生去關注諸如 “中國夢”、“探索發現”,“好書推薦”等適合學生的公眾賬號, 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公眾賬號提供的信息資源,表達自己的觀點,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從而積極、陽光、向上的德育效果。 另外還可以發揮微信所產生的群體傳染性傳播效應。如我在微信群里發起了爭做“班級好同桌”的倡議, 然后刻意讓一對同桌在微信上說自己自從有了這個好同桌,上課瞌睡了,同桌就會提醒,有問題了, 同桌積極幫助解答。很快這個消息在班級微信群里傳播開來, 人人都表示要爭做“班級好同桌”,互相監督對方學習。利用微信群去讓學生代替老師的口去傳達一些觀點, 學生反而會更加容易接受。
第二、微信給學生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微信雖然豐富了學生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 但是同時也對班級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首先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德育地位的正在受到微信媒介的沖擊,在這種沖擊面前,我們應該重視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特點和喜好展開德育教育。微信在學生的思想觀念中注入了新的思維, 衍生出德育教育工作新手段。這種新型的思想意識和傳播方式幾乎不受任何事物的約束,難免會在傳播的的過程中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甚至產生偏差, 挑戰我們今天的主流價值觀, 所以傳統德育教育模式就制約了德育工作的開展, 我們一定要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看待微信給我們德育工作的帶來的沖擊。我們在享受微信給我們帶來自由、平等,多渠道的德育思想的同時,也要防止微信中盲目崇拜、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色情暴力等思想的滋長和傳播。 我們一定要對此進行積極的引導, 把現代化的德育手段同傳統的德育模式相結合,發揮綜合教育功效。
微信快速的群體傳播效應對于學校輿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信不僅擁有傳統的雙向溝通關系, 還可以進行單向的信息傳遞, 這種聯系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重播, 呈現分裂式的傳播速度, 而且傳遞出去的信息會迅速的被人傳播甚至是進行編輯后的多次傳播, 從而形成一種趨向性輿論導向,更讓我們擔憂的是學生的從眾心理,在微信里,他們往往不在沉默,而是積極的參與和附和,這種影響甚至會沖破校園的范圍,進入到社會輿論的大浪潮中去。
另外一部分學生為了再微信中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往往會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暗語來吸引別人的眼球, 而這種不經意的表達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同學誤解,產生了消極該后果。所以我們要加強同學們微信圈的輿論引導和管理, 趨利避害, 使之成為我們德育工作的有利助手,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增強師生之間的互信, 但須引導學生合理的使用微信, 不能在微信上行浪費過多的時間, 使同學們度過愉快而充實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