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然浩
摘要:在社會新時期背景下,黨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制定更高的要求,黨校需要制定嚴格的教學秩序和教學紀律,保證學員能夠以嚴謹的態度對待黨校的學習機會,做好學習功課。制定合理有效的黨校紀律固然重要,但是黨校也需要在執行紀律方面把握一個度。根據調查可以知道,有少數的黨校過分強調紀律問題,忽視了對黨校學員的人文關懷,導致不少學員對于黨校的學習感到壓抑。只有通過對學員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緩解學員壓抑困擾的情緒,幫助他們重新正視黨校學習。本文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涵作為出發點,談談黨校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性,提出實現的有效策略。以人文關懷溫暖學員的內心,以心理疏導解決學員的心理難題。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黨校;教育
引言
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如何培養對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的黨員和黨干部就成為了黨中央的工作重點,培養黨員和黨干部的黨校成為了重點關注對象。黨校不斷探尋培養出具有堅定政治信念、有較高思想覺悟、遵守紀律的黨員的方法,怎樣將黨校的教育作用發揮出來,怎樣幫助學員度過一個從不知道明白的學習過程一直是黨校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課題。這是一個需要實施一定教學手段的過程,也許需要規范黨校的校紀校規,但是能夠徹底改變學員心理的還是需要從了解學員的內心出發,進行一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借此了解到學員的心靈需求,“對癥下藥”,才能讓他們在本質上認同黨,投身于黨的建設工作,保持堅定的信念。
1、掌握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涵
在黨校的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一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早在黨的十七大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已經出現了,對學員實施這些舉措一直持續到黨的十八大,這次更加表現出了黨中央對黨校在教育管理中對學員實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認同和重度關注。黨校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得不重新看待對學員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問題,不得不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謂人文關懷,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從廣義上來說,是說要對人的生存狀態進行關注,及時給與幫助,也是一種對人的尊嚴的肯定行為,廣義下的人文關懷需要對整個人類社會進行關注,考慮人類明天的生活以及今后的發展,它的關懷對象是整個人類社會。但是,狹義的人文關懷與其具有巨大的差別,狹義的人文關懷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對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的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給與關注,它包含著對具體的人類個體的尊重,以及個體發展前途的關心。產生人文關懷行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類的幸福指數,關注人類的職業發展、婚姻狀況、教學教育等都能對人類的幸福指數產生一定的影響,以人為本的社會生活,最理想的追求在于追求幸福感,而不是金錢財富。
所謂心理疏導一般被理解為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以及心理學手段,對人的認知、情感、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解決個體心理上的某些困惑,突破個體心靈上的某些障礙,治愈個體的心理疾病,幫助他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如果從思想政治角度看待心理疏導的話,又會與普遍意義上的理解有所不同。思想政治上講,心理疏導是人們以一定的語言或者非語言方式與的人類對象進行溝通,讓他們宣泄出自己不好的情緒,傾聽者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其進行心理開導,或者以一定的方式讓其進行思想轉移,幫助個體消除心理障礙,保持個體心理和諧。心理疏導是從心靈層面給與個體滿足的方式,是個體的心靈食糧。
2、新時期背景下,黨校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性
2.1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能對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善
在黨的管理上一直要求從嚴治黨,尤其要嚴抓黨干部的政治思想,黨校對于黨干部的教育,一方面是要嚴格要求黨干部對于黨內的政治生活要持嚴肅的態度,另一方面要將黨規定的各項制度嚴格落實。簡單來說,黨校對于黨干部的教育就在于通過教育手段,讓黨干部對黨的理想信念始終持堅定態度,對于自身行使權利的時候要符合黨的規章制度,要擁有優秀的黨風。這是一種黨校教育的理想狀態,但是在多樣復雜又多變的國內形勢下,阻礙黨校對黨干部實施教育的因素不斷增多,對黨干部心理還有行動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時候,他們會覺得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心理有一定的顧慮,在行動上開始有顧忌。根據真實數據統計,自從2015年之后,國家公務員還有國家官員的辭職率都較以往有所增長,這個現象表明,黨員的思想在逐漸發生變化,對黨的政治思想信念開始產生動搖。因此,黨校在實施教育的時候,一方面要注意教育紀律,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學員的心理狀態。在開展各種教育活動的時候,要充分結合黨員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了解黨員的心理需求,體現出黨對黨員的尊重和關懷,思想政治教育不意味著用強制的手段或者嚴明紀律就能做好,真正從本質上讓學員堅定黨的信念在于黨員內心對黨的信任和擁護。所以,黨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需要對黨員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于他們情感和物質上的需求要盡量給與滿足,讓他們覺得在黨的庇佑下,他們的生活是幸福的。
2.2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于提升黨干部的心理素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黨校對黨干部實施教育,首先在于讓學員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且學會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所涉及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另外,也要豐富黨干部的知識體系,改正他們錯誤的認知觀念,最終實現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最近幾年里,不少干部因為心理原因選擇放棄自己生命的新聞報告屢見不鮮,這種事情,一方面反映出人類個體正在承擔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提醒著社會,各個領域對于個體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遠遠不夠,究其原因,也許是對人類心理問題的忽視,也許是更加注重人類個體能帶來的經濟利益,也許是……不管是怎樣的猜測,就現在的形勢來看,對人類個體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黨校在教育的時候,不僅需要完善學員的知識體系,還需要對人員的心理素質進行強化,雙管齊下,促進黨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2.3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黨校的教學模式
一直以來,黨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養黨員的政治素養,讓他們學會馬克思主義相關內容,尤其把工作重點放在信念的堅定和黨性教育上面。在短暫的學校教育時間內,來不及花費太多的時間用于多學員專門實施心理疏導工作。在新形勢下,黨校實施人文關懷的手段更多的是滲透到學員的生活上,盡可能保障他們的吃和住。另外他們心靈上的關懷則體現在黨校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與其他黨校教育學科結合起來,這是一種對傳統黨校教育的創新,在教育課堂上,學員和講師更多的配合互動,提高教學滿意度。
3、黨校教育管理中如何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由上文可知,社會新形勢下,對社會群體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很重要且很必要的工作,不管是一般群眾還是黨校學員,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難免力不從心,心靈疲倦,國家和黨要對這種情況進行干預,在黨校教育管理中,對學員的生活和教育實施一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3.1關注黨校學員的心理變化,及時解決學員思想難題
由于黨校的教育時間是有效的,在課堂上與學員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是不切實際的,有效的方式可以是班主任以及班長多學員實施走訪,課后交流活動,以朋友間談心的態度和語言與學員展開一次積極的對話,了解到學員目前心中存在的困惑和煩惱。例如,學員對學校安排的課程比例是否滿意,課程難度是否符合學員的理解能力,學校的食堂和宿舍條件是否滿足學員需求。在詢問的交流方式中,教師基本掌握了學員目前心理上的一些想法,對于學員存在的不滿之處,要結合眾人的意見,學校進行合理的改善,學員的消極情緒,教師要采取科學的手段進行化解。有些學員心理上的問題確實很大,教師不能憑一人之力解決的時候,需要向專業人士求助,比如學校的心理老師,以專業的語言,解決手段解決學員心靈上的難題,真正幫助學員身心健康成長。
3.2營造陽光健康的學習氛圍
有句話說過環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成長,環境甚至是嚴重影響人的一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使黨校學員能夠健康成長,首先,黨校要為他們營造一個陽光健康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受與黨不斷靠近的溫暖。在教學管理中,黨校教師要給與學員足夠的尊重和話語權,對于課堂上的某些理論。給與學員盡可能多的各抒己見的機會。例如,在十九代召開之后,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給與學員足夠的參與話題,鄉村振興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走鄉村振興道路,哪些地方已經開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由于人是具有差異性的,這個話題又具有足夠的討論意義,所以教師讓學員以此展開討論,談自己的看法,順便結合自身家鄉,說說可以實現家鄉鄉村振興的措施,各種各樣的看法能夠為教師帶來對黨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種學員參與度夠高的教學課堂,讓學員有被尊重的感覺,教師和學員的平等交流,讓學員感受到自己和教師人格上的平等。另外,要為學員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宿舍環境,宿舍的建設要滿足大多數學員的需求,學員與學員之間要和諧相處。教師觀察學員的學習狀態,發現問題后,積極溝通,如果是遇到與舍友相處不和諧的問題,教師需要將矛盾的雙方聚集在一起,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讓學員之間解開心理上的隔閡和介懷,恢復正常的關系。學員在黨校里,除了教室之外,耗費時間最長的就是宿舍,只有幫助學員打造和諧的宿舍氛圍,才能保證學員有充足的養精蓄銳的時間,才能有充足的精力使用在課堂學習中,有足夠積極的心態面對外界帶來的各種壓力。
3.3關注學員需求,給與及時滿足
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心理上,學員都是具有一定的需求的,教師就需要抓住學員的需求來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教師要對每一位學員的家庭狀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對于一些優惠政策要首先考慮到家庭困難的學員,對于優秀的學員要給與合適形式的鼓勵。對黨員的家庭要關心,黨校定期組織教師到學員家庭慰問,讓學員知道,在黨的保護傘下,人生充滿希望,大家是被關懷并重視的。另外,黨校要給與學員充足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貫徹落實到具體生活中,解決生活上的困惑,讓黨員知道堅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黨的信念是正確的。只有讓學員感受到在黨的庇佑下的社會為人生帶來了希望,他們才有足夠的信心為黨的建設服務,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黨建工作者而努力。
4、總結
從嚴治黨作為共產黨治理黨的重要原則,在黨校的教育中被嚴格執行,但是在這樣的嚴格學習環境下,學員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所以還需要在教學中實施一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可謂嚴慈相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于黨校的良好教育效果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黨校教師在明白其含義以及對于黨校教學的重要意義之后,需要實施一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手段,讓學員即使在嚴格以及任務繁重的學習中,也能夠得到心靈上的滿足,能夠很好的解決自己心理上遇到的難題,擁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堅定理想信念。
參考文獻:
[1]荊玉梅.對新時期黨校教育管理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琉導的思考[J].黨史博采(理論),2015.20(11):57,61.
[2]延紅萍,對新時期黨校教育管理中加強心理疏導的思考[J].心理導航,2016,2 (5): 151.
[3]本利平.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往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東方企業文化,2014,4.
[4]鄭陽春,往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捉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企業文化(卜旬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