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戲劇以舞臺表演為中心,它融合了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文學等多種藝術因素。這種生動活潑又兼具單純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的表演形式能給學前兒童以思想的啟迪和審美的感受,逐漸培養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對學前兒童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形成性格品質和塑造完美人生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兒童戲??;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237-Ol
在我國古代早已有了兒童戲劇,它有著自身的演變發展過程,從最初的唱歌和舞蹈表演,逐漸形成了兒童戲劇。兒童戲劇的首要條件是為兒童演出和服務,所以目前比較認可的觀點是,兒童戲劇是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歌劇、舞劇、歌舞劇、話劇、戲曲及皮影戲、神話劇、木偶劇、童話劇等不同類型劇種的統稱。
一、兒童戲劇的藝術特征
兒童戲劇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首先它應該是一個講究禮儀、結構和塑造鮮明人物個性特征的劇,同時也必須是一部讓兒童愛看和成人耐看的劇。任何劇種都會有自己的觀眾群體,也都會迎合觀眾審美的特殊需求。劇種的特征決定觀眾,觀眾同時也決定劇種的特征。兒童戲劇也是如此,它遵循一般戲劇的藝術規律,但又具備自身的特殊性。
1.單純性。兒童戲劇的單純性特征,是由他的觀眾所決定的。學前兒童在生理上處于第一信號系統活動為主的階段,還沒有完成從形象思維至抽象思維的過度,而且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生活經歷,無法進行概念的推理和演繹。成人戲劇中錯綜復雜的人物個性和關系、深奧的哲理和隱晦的象征比喻,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無法理解的。兒童戲劇不是簡單的直、露、粗,也有曲、含、細,它要求的單純只是相對于成人戲劇而言,不需要過于紛繁復雜。成功的兒童戲劇作品是把重要的思想內涵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淺出”即要“單純”,它們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是鮮明、具體而單純的。
2.趣味性。兒童戲劇為什么要注重趣味性,是由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決定的,他們心理發育過程尚未完成,他們是根據興趣特征來分配注意的,因而表現的富于興趣和好奇,自制力較差。他們可能對于重要的內容完全不感興趣,但只有在他們感興趣的前提下,才可能讓重要的思想內容被他們所接受。兒童戲劇應有的兒童情趣不是通過外加的,應該是與劇作的思想內容和人物形象緊密融合的。
3.故事性。對于成人戲劇而言,故事也許不是那么重要,很多詩歌散文詩式的成人劇本,也曾收到觀眾的贊許。但是,兒童看戲總是從有趣的故事出發,被引人入勝的故事所吸引,才會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逐漸去認識人物。因此,故事性對于兒童就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故事性主要是戲劇劇本中核心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它可以是一個人或者一個物。兒童戲劇的故事性要高度集中,它是通過一個典型側面揭示生活的本質。作者簡介:李曉帆,女,湖南益陽人,湖南省外國語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和舞蹈教育。
二、兒童戲劇的藝術功能
兒童戲劇既具有一定的藝術特征也具有一定的藝術功能。一部好的兒童戲劇能夠促進兒童的表演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劇中演員的精彩演出激發了幼兒對表演的激情,精美莫測的舞臺設計也促進了幼兒的想象能力,兒童通過它發現美,了解美,認識美,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這些能力的提高也是當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所要求的。
1.提高兒童的表演能力。兒童戲劇實際上是一種表演的游戲,是兒童根據戲劇中的角色和情節,通過結合一系列的表情、動作和語言進行表演的一種游戲,這與學前教育以游戲為主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兒童的表演能力是在自身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兒童戲劇為培養兒童表演能力創設表演的環境,對培養兒童表演能力、激發表演欲望和發展兒童語言有著重要作用。
2.提高兒童的想象能力。兒童的想象能力從表面上看顯得幼稚可笑,但是這對于他們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彌足珍貴的。兒童戲劇的表演中有許多適合兒童發揮想象能力的表現形式,精彩的劇情、絢麗的服飾、繽紛的舞臺等舞臺表演方式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語言、動作與劇情的完美結合,加上舞臺燈管、顏色的綜合運用,使表演形式更加豐富多樣,豐富了兒童的想象能力。
3.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指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包括了審美感受力、表現力和正確的審美觀念三個方面。學前兒童正處于對外界事物的初步認識階段,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的他們,這個時期如果能收到良好的審美教育,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當他們認識到什么是美,就會自覺地遠離低俗趣味,向美的方向靠近,培養高尚的情操,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兒童戲劇固然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它的創編與演出更需要參與者具備較強的綜合藝術修養,這既是兒童戲劇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前提,也是以兒童戲劇為載體的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體系教育的必要條件。因此,如果不了解兒童和兒童藝術,不熱愛兒童和兒童教育,將會使兒童戲劇教學的能力培養目標落空,讓兒童戲劇成為成人戲劇,失去了童真和活力。兒童戲劇的教學需始終貫徹的宗旨在于,我們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二是為了兒童而藝術,也不是為了藝術而教學,二是為了兒童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