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依依
摘要:為提高服裝設計專業的就業率,高校必須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構建具有特色化的教學體系。基于此,本文就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進行研究,首先分析就業導向下高校的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著重闡述現階段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開展現狀,然后從教學性質、教師能力、學生意向和教學實踐的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策略,從而提升該專業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38;TS9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30-01
一、以就業為導向實施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985年我國高校正式開設服裝設計課程,但是開設這一專業的高校數量并不多,一直到90年代以后,服裝設計專業才在高校間得到普及,并且獲得較快的發展。在此期間,很多高校的服裝設計專業都可以對辦學理念和辦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著重以當時的市場需求為導向,對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提升。發展至今,服裝設計已經成為一門兼具藝術合計和實踐應用的專業課程,為社會培養出大量設計性人才,并且實現藝術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全面培養。
就現階段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辦學現狀來看,雖然很多學校能夠對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給予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缺乏實效性,一味追求藝術設計的創意性和新穎性,缺乏專業技藝的實踐性鍛煉,沒有與當前的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導致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不夠合理,無法培養出市場與企業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嚴重制約學生就業率的提升,因此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必須切實轉變教學理念,對當前的就業局勢進行全面判斷,結合自身的辦學情況,制定出以市場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及計劃,從而使專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促進服裝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策略
1.切實提升專業教學的實用性。要促進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水平的提升,必須對當前專業教學的側重點進行合理調整,在保障學科藝術性的基礎上,切實提升專業教學的實用性。就當前社會對服裝設計專業的人才需求來看,高校必須培養出集藝術素養、學科理論和實踐技藝于一體的綜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應該轉變以課堂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注重實踐鍛煉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進入社會進行實踐,從而使理論知識得到充分的應用。例如某校著重與社會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對服裝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進行調整,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踐學習,以實際業務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使專業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
2.增強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對學生學習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為此高校必須不斷增強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作為一項與時俱進的產業,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必須對時尚具有敏銳的掌控力,并且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不斷推陳出新,實現教學內容的創新開發。由于很多專業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后就缺乏培訓機會,自我學習和提升的意識也不強,因此無法根據時代發展對設計理念和技術水平進行提升,因此高校應該為教師創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使教師的視野得到開拓,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某高校以培訓選拔的形式安排教師參與服裝企業的設計工作,在實踐中領會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工藝手法,從而將經驗帶入課堂,使課堂與社會直接對接。
3.注重專業學生就業意向的引導。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教學改革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就業意向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夠根據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高校要引導學生實現跨學科式學習。作為藝術類科目,學生必須具備鑒賞能力、創造能力等藝術素養,因此高校可以開設廣告、美學等設計類的選修課程,使學生的藝術視野得到拓展、靈感得到激發:其次,教師要根據市場動態設計教學內容。例如引導學生進行市場調研,通過相關分析探究市場變化規律,從而對流行趨勢進行把握,以國際眼光實現設計理念的創新,從而更加符合未來社會的需求。
4.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實踐平臺。要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還需要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實踐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為此高校必須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以合作社會企業的方式建立服裝設計專業的工作室,使當代服裝產業在工作室中得到有效實踐,從而轉變傳統“閉門造車”式的教學方式,使教學視野更加開闊。另外,校企還可以聯合開發“產學研”一體化項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使畢業后的學生能夠直接實現人才輸送,既滿足企業利益,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針對當前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就業困難這一問題,學校必須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為此高校應該切實增強專業教學的實用性、增強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注重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引導、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實踐平臺,從而培養出社會需求人才。希望本文能夠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相關人員提供些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