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倩雯
【摘 要】現在是知識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時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企業發展中需要大量人才來面對挑戰適應環境的變化為企業謀求更多經濟價值。人才是企業發展最主要因素,企業如何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已經是各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發展與人才的關系,介紹了企業人才應該具備的特質,以及當下企業培養人才存在的問題,并從如何充分發揮企業人才的作用與途徑出發,完善企業人才培養機制,助推企業更好更持久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發展;人才培養;作用
當企業進入高速發展期,人才的快速培養就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選擇什么樣的人才來培養,最后起到什么作用完全在于企業管理者的的需要。企業想要做好做大最關鍵就是人才問題,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很多企業提出很多優惠政策來吸引人才,人才培養可以增強企業生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企業和人才的關系
一般地我們把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對社會作出貢獻還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稱之為人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就是人才是。它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企業人才是企業中能夠勝任崗位的能力較強素質較高的員工,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能夠給企業帶來利潤做出貢獻的人。企業的人才總類很多,如懂技術的技術人才、懂管理的管理人才、懂營銷的銷售人才等,這些人才都經過專門的知識系統學習具有精通技術、懂管理或會營銷的技能。現在,每個城市因為發展所需都有人才市場,很多企業為了吸引人才還打出很多優惠條件來吸引或引薦人才,為的就是先造好“梧桐樹”再來吸引“金鳳凰”。
二、企業人才應具備的特質
每個企業發展都離不開人才,人才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明顯,作為第一資源的人才資源是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現代企業的競爭力除了市場就是人才的競爭,一流企業肯定具有一流的人才,所以每個企業都在吸收優秀人才。企業的高速、穩定、長期發展靠的就是各類人才的共同努力與創新開拓,企業人才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人才除了學歷和專業知識達到企業要求外,在為人處事上還是要求德為先。需要有進取心和責任感,勇與擔責能夠獨立自主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有團隊意識能夠以身作則引領他人,同事間相處融洽樂于助人。
(2)處理事務上要求思考問題比較全面,分析能力較強,果斷地做出決定;與人談業務能夠簡單明了表明自己的觀點,有較好的語言溝通能力,能夠傾聽不同意見客觀對待及時反饋建議。
(3)要有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有超前創新意識,引領企業走向最前衛,為實現企業目標找出最佳途徑。能力上有必備的技能,思想上也要懂得團結員工激勵周圍人使得每個員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最好的一面,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全身心投入。
(4)為人正直敢于仗言,全身心為了企業的興旺發達而盡心盡職,不偏心狹隘沒有私心欲念,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有較強的求知欲,不斷學習緊跟企業前進的步伐。
只要具備以上四個條件,企業在發展中均可以選擇這樣的人才去培養,只有培養這樣的人才將來企業在以后的發展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企業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規劃不清
企業在發展中對人力資源總體規劃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有些企業是家族管理,在理念上存在唯親論,“肥水不外流”的思想蒙蔽了對人才的選拔。家族企業在經營策略以及經營投機心理排斥外人的思想嚴重。認為企業規模小不需要對人進行培訓,認為人才培養是為他人做嫁衣,還有就是怕培訓后員工流失,還有的干脆借故沒有充足經費作為不培訓的借口。所以很多家族企業經營幾年后最后倒閉。
(二)員工培訓不重視
企業對員工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必要性缺乏認識。當今社會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知識更新的也快,而一個企業自身不斷成長的需要是完善的培訓體系,培訓也是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培訓可以讓新員工增加新知識,也能了解本企業的經營管理、清楚企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方向。但是企業管理者未真正認識到培訓開發對于提高企業整體實力和確保企業穩定發展所起到的作用,總是懷疑員工培訓開發的價值和意義。認為培訓花費了時間和金錢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是不如不培訓。
(三)激勵制度不完善
企業對員工管理激勵制度不完善。企業為占得先機,都渴求招收到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在招聘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招聘要求,后期的培訓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國企業采用的激勵形式多數以激勵力度不夠強的工資、獎金、年薪制等為主,而股票期權和管理者持股等有效激勵方式并不常見。平均主義的考核嚴重挫傷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人才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導致了人力資源的浪費甚至人才的流失。此外,我國目前只重視如年薪制等物質方面的獎勵,卻忽視了精神獎勵的作用。
(四)人才流失缺警惕
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人才,而現今的人才短缺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現在人才結構不合理與企業發展需要人才配置的問題日漸突出。人員流動的大趨勢雖然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但頻繁的人員流動對于特定的組織而言,帶來更多的卻是負面影響。這種影響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是否能夠長期擁有企業、始終保持競爭能力的核心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也是企業是否具有穩定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而頻繁的人員流動無法確保企業人才群體的擴充,顯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人才的流動給企業的穩定發展帶來隱患。而新入職的企業員工通常缺少經驗,對企業情況并不了解,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融合,企業在招聘、培訓的過程中還要投入資金,造成企業成本的不斷損耗。企業人才的流動對企業團隊精神的破壞也存在一定的影響。一個成功的企業不但具有團隊建設還有團隊精神,但團隊精神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才能逐漸形成。員工之間長時間的協同合作而形成的默契和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形成的合力都會被頻繁的人員流動所打破,頻繁的人員更換使團隊及團隊精神的建設變得渙散。
四、如何充分發揮企業人才的作用與用途
(一)知人善用
作為第一資源的人才,只有人盡其才把人才用到他合適的位置,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企業作為管理者要知道知人善用,用得其所。根據人才培養的四點來培養后把此人放到合適崗位最可能發揮他的最大特長,實現人與崗的完美結合。如,空間概念超強具備抽象想象力的人應該放到科研崗位,樂觀自信反應敏捷語言表達較強又精通外語的人可以放到對外商談義務。
(二)取長補短
企業管理者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在選人用人上做到揚長避短、用人不疑,使企業效益最大化。如,有個性敢于直言的人做事必然頗有主見;做事慢的人往往力求完美比較細心;管理者要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來讓人才發揮各自才能,如果以自己喜好來選定人才只會葬送企業前途,只有使每個人揚長避短才能讓人才的短處也成為光源。
(三)合理搭配
企業發展中,為了使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還必須合理搭配,優化團隊。人才組合最重要的是優勢互補,要讓每個人才各得其位,各盡其能,主要體現各人才在年齡、性別、知識、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互補原則,在優化中把他們組合成一個和諧的群體。在團隊中,出謀劃策的人最好是個直覺型的人,負責設計管理的人最好要善于思考型的,處理員工間的矛盾要有一個溫順性格能夠靜心傾聽會分析懂換位考慮的人。總之人才互補會使企業的發展更加順暢。
(四)加強交流
發揮人才之間的流動交流機制。人才流動可以提高人才使用率也是一個重要的科學配置手段。人才流動為各類人才提供舞臺,打破崗位終身制,讓更為優秀的后來者居上,有危機感的人才流動競爭意識讓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提高。企業一方面為了企業內部人才交流要激烈員工人才流動,另一方面為了防止人才流失,還必須完善人才流失制度。人才流失是企業單位內部人才資源共享交流的流動,而人才流失可能因為企業單位外在或內在因素迫使人才如跳槽、出國等現象。企業為了防止人才流失必須做好內部管理,盡量不能顧此失彼,千方百計招聘人才而又使身邊的人才流失去其他企業,因此,企業要修訂完善各類制度,防止人才流失。
(五)完善激勵
激勵是促使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催化劑。要想留住人才目前最主要的是物質激勵,只有做到優厚待遇保證人才投入才能讓人才充分發揮他的價值,讓他們灑下汗水的同時,開創新事業獲得成就感。很多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制定了各種激勵制度,加大投入經費培養人才,下大力氣培養他們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智慧,使各類人才都能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從而更好的服務企業是其得到更好發展。激勵制度首先體現公平的原則,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勵中嚴格按制度執行并長期堅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結合起來,這樣能激發員工的競爭意識,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最后是制定制度要體現科學性,才有助于員工之間建立彼此的信任關系,不僅能留住人才,更能督促員工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五、結論
企業有效的人才管理,是推動企業的發展,人才的培養是構建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得到發展,培養人才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才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要目標。因此,企業在發展中要充分認識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努力構建出一個和諧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吳菁,曹曉軍,凌子山.企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思考[J].管理世界, 2015 (6) :184-185.
[2]林捷.淺論企業人才培養的誤區與對策[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22(4):52-54.
[3]孫玉芝.淺談企業人才培養制度的完善[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07(8):30-30.
[4]韓燕萍.創新型企業人才培養的風險管理機制[J].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17):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