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在一件藝術作品中,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本文以油畫作品《希阿島的屠殺》為例,分析藝術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分別從結構、層次、題材以及主題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結構;層次;題材;主題
中圖分類號:J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025-Ol
一、形式
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藝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它對內容的表達具有重大的影響。結構和層次是形式的兩個主要因素。
(一)結構
結構是藝術作品的形式因素之一,它的作用就是突出藝術形象,表達主題思想。《希阿島的屠殺》是一件敘述性作品,畫家把復雜動蕩的場面處理成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面來表現這幕悲劇。依據焦點透視的原理,強化近景,虛化遠景。個人認為這幅畫的構圖有些接近中國山水畫中的“平遠”構圖,都是將視點放的平而低,只是二者的透視法則不同(受眾角度)。作者主要刻畫了前景的人物動態及神情,次要表現了中景的大屠殺場景,遠景是一片荒蕪的空地之后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畫面主次分明,突出了前景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節。人物形象憂傷悲慘,表達了作者對希臘人民的同情以及對土耳其帝國的不滿之情。
(二)層次
藝術作品分為三個層次:藝術手法、藝術形象、意境:(1)藝術手法。藝術手法是藝術語言的主體,是藝術作品形式的主要構成因素,可以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情志、顯示主題的藝術創造能力?!断0u的屠殺》作者運用浪漫主義慣用的象征手法,著重表現了土耳其侵略者強加給希臘人民的災難,以奔放不羈的藝術表現手法、豪放的筆觸、鮮明強烈的色彩、明暗對比突出塑造了處于絕望和生死邊緣的受難者形象,人物緊張的姿態和痛苦的神情生動的表現了這一悲慘的事件。藝術語言豐富多樣、鮮明生動。藝術形象鮮明突出。(2)藝術形象。首先,藝術形象是藝術家在現實的基礎上主觀創造的。畫中右側這位年輕的母親形象是他精心構思的一個藝術形象,嬰兒在已被折磨死的母親身上爬來爬去的尋找乳頭。后邊那個騎在馬上,驕橫的拉起韁繩的土耳其士兵將要拿鞭子抽趕著無辜者,馬后還拖著一個動作掙扎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們都已經無力掙扎。其次,藝術形象總是凝聚著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希阿島的屠殺》中每一個藝術形象都是經過作者反復揣摩的,都凝聚了作者對希臘人民的同情與對土耳其帝國侵略的不滿的思想情感,情感真實。再次,藝術形象的感性特征中滲透了理性意義。德拉克羅瓦從人民惶恐不安的情感中充滿了對生活中最敏感的人道與正義理智的思考。他批判抨擊土耳其帝國的殘暴侵略。(3)意境。意境通過藝術語言、藝術形象顯現出來的,它屬于藝術作品的內容。意境的創造是藝術創作的關鍵,往往通過虛實統一、情景交融而形成。在《希阿島的屠殺》中體現虛實統一:作者把整幅畫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前景人物動態神情主要刻畫(實),中景大屠殺場景次要表現(虛);同時也體現了情景交融,在畫中,遠景荒蕪的空地、一望無際的大海把這座孤島渲染的更“孤”,渲染了一種蕭條荒涼、憂傷悲慘的氛圍,同時通過蕭條的場景暗示表現了戰爭帶給這座島的災難以及希臘人民的悲慘遭遇。
二、內容
(一)題材
題材是反映什么表現什么的問題。廣義的題材是對題材的生活范圍的分類,泛指藝術作品反映對象所屬的社會生活領域。如:工業題材、農業題材、軍事題材、知識分子題材、歷史題材、現實題材、改革題材、知青題材等。狹義的題材是指:藝術作品中直接反映的對象,用以構成藝術形象體現主題的具體生活材料??陀^的現實生活是題材的源泉和基礎?!断0u的屠殺》屬于歷史題材,真實的歷史事件是作者創作作品時的依據。反映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希臘受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侵略,人民為了反抗入侵紛紛發起反抗。德拉克洛瓦以豐富的色彩,強烈的對比的效果和人物精神緊張的態勢生動的表現了希臘民族所遭受的凌辱,悲天憫人的藝術作品激起了人民對被壓迫者的無限同情。
(二)主題
《希阿島的屠殺》主要敘述了希臘人民為反抗土耳其人的壓迫,所引起的一場戰爭中的悲慘經歷,揭示了土耳其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畫中右側這位年輕的母親形象是他數度易稿、精心構思的一個藝術形象,嬰兒在己被折磨死的母親身上爬來爬去的尋找乳頭。后邊那個騎在馬上,驕橫的拉起韁繩的土耳其士兵將要拿鞭子抽趕著無辜者,馬后還拖著一個動作掙扎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們都已經無力掙扎。最背景是一片不毛之地,遠處還有燒殺搶掠的場景。每一個形象、細節、情節無不烘托渲染主題,表達作者對土耳其帝國殘暴侵略與統治的強烈不滿與憤恨。畫中每一個人物、細節、情節都是為烘托主題服務的。同樣,主題是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其次,畫中的場景人物形象的表情、動態都是作者從平時的生活創作經驗中積累獲得的,主題也是作者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的,表現作者對當時土耳其統治的不滿以及對被壓迫之下人民同情的思想情感,同時還具有了時代性。
三、結語
在看到一件藝術作品時,先是看到了作品的形式中的構圖、藝術手法、藝術形象,同時又看到了內容中的主題與題材,進而產生了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上升到了對意境的審美。這一過程是在看到藝術作品時交替發生的,是相互統一的。因此,在藝術作品中,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