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興宏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新聞傳播已經步入信息化新媒體時代,得以滿足人們對新聞傳播快速性、豐富性、科學性等需求。本文通過對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演變進行探究,以期為推動新聞產業良性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演變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82-01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者與接收者關系的演變
新媒體時代是指具有時代化、數字化、個性化、大眾化、交互性等特點的新聞發展時期,這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大環境下,新聞發展必然趨勢,在新媒體時代,數字電視、移動設備、互聯網及每個人均可成為新聞傳播媒介,新聞傳播媒介豐富性,使新聞傳播主體從新聞搜集者,演變成為可靈活調用新聞傳播媒介的新聞接收者。在以報紙、電視、期刊及廣播為新聞傳播主要媒介的傳統媒體時期,新聞接收者與新聞傳播者是相互制約并互相獨立的狀態,理論上不會發生轉變,然而在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新媒體時代,處于不同階段卻位于同一環節中的新聞接收者與新聞傳播者產生了模糊地帶,加之新聞理念的深入發展,人們對實時新聞的熱切關注,使人們開始利用移動設備自主閱讀并進行新聞傳播,至此新聞接收者與新聞傳播者開始融合,推動新聞傳播者的演變。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演變所造成的影響
新聞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主體的演變并不是孤立事件,伴隨時代發展,新聞媒體傳播演變,將跳脫主體變遷固有狀態,逐漸對新聞媒介信息傳播活動、新聞傳媒行業人員構成、新聞傳播內容等產生影響,使新媒體時代更為立體,縮減新聞與信息這二者之間的距離,信息的真實可信程度將隨之提升,人們處于新聞大爆炸時期,新聞傳播媒介將隨之增多,新聞在關注客觀事物發展實況的基礎上,更加側重于滿足人們對新聞內容的切實需求,新聞將跳脫固有狀態,形成諸多分支,例如小群體新聞、社區新聞、個性新聞等具有豐富性新聞元素的新聞分支將充斥新聞市場,提升新聞傳播競爭激烈性。與此同時,新聞傳播主體的演變也將影響新聞更新換代的速度,從前以周、天為單位更新新聞的速度將表現的相對滯后,伴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加之新聞體系越發健全,新聞更新時速會不斷提升,人們需要了解時下新聞動態,掌握最新新聞資訊,使新聞成為反饋社會實況的“鏡子”,人們在這面“鏡子”中,可洞悉新時期社會發展新需求,以此為依據,靈活設計個人發展計劃,明晰發展方向,使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動態相契合,凸顯新聞傳播價值。介于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演變所造成的影響,新聞媒體相關事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時期,繼而影響有關新聞傳播法律法規的發展動向,旨在保障新聞傳播主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具有極高真實性,使新聞主體怎樣變化,新聞內容如何豐富,新聞始終具有五要素,用以真實反應客觀事物,揭示事情發展真實狀態,使人們通過新聞得以揭露事物本質。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演變所造成的影響范圍,將隨著新聞傳播主體的豐富性得以擴展,提升新聞影響力,凸顯新聞傳播價值。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演變所帶來的啟發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不再局限于個別新聞公司或相關職業工作人員,任何掌握新聞資訊,擁有新聞傳播能力的個體,均可成為新聞轉播主體,使新聞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究其內因源于新聞傳播主體多元化,為社會群眾營建理想的新聞傳播環境提供條件,為向群眾揭露社會發展實況,推動社會良性發展提供鮮活動力。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深入發展,新聞傳播主體朝著個人化方向發展的演變趨勢,在提升新聞內容全面性、深入性、豐富性基礎上,也因個體新聞愛好者不具備專業新聞素養,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重復性與非客觀性,影響新聞傳播有效性,削減新聞傳播整體質量。基于此,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若想在主體演變進程中,保障新聞本身科學性,需要新聞傳播者、政府及相關機構擔負起新聞傳播監督職責,國家需總結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演變經驗,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用以約束個體新聞愛好者的新聞傳播行為,使新聞傳播內容受法律監管,個體新聞愛好者新聞傳播行為受法律約束與保護,提升民眾新聞素養,為確保新聞市場有序發展,保障新聞內容客觀性奠定基礎。同時,社會群眾在新媒體時代也應提升自主新聞分辨能力,為新聞傳播良性發展營建良好競爭氛圍,達到推動我國新聞傳播良性發展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之所以會發生演變,究其內因源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新聞傳播提供便利,人們切對新聞的個性化追求,使曾經的新聞接收者產生傳播新聞的意念,新聞傳播者與新聞接收者位于公平公正的演變關系中,在推動我國新聞事業良性發展同時,可保障新聞豐富性與發展活性,凸顯新聞傳播主體演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