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舟 曹琚
摘要:博物館是文物風險單位,也是公眾活動的重要場所,博物館所開展的一切工作都離不開安全,它關乎到國家財產和觀眾的人身安全。加強博物館的安全防范體系建設尤為重要,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構成博物館立體的安全防范體系,是確保博物館安全的有效途徑和重要保證。
關鍵詞:博物館;安全防范;體系
中圖分類號:G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77-01
一、前言
安全是博物館的生命線,離開安全,博物館的一切工作都歸于零。博物館是文物與自然標本主要收藏場所,是給公眾提供藏品展示欣賞和休閑娛樂的地方。博物館肩負著守護這批文化遺產的職責,同時為了保證公眾有個安全、舒適、優美的參觀環境,安全工作是博物館工作重中之重。博物館是風險單位,涉及到人、財、物安全風險,為保護博物館、重點區域、藏品的安全,應不斷提高博物館整體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防范水平。
人防、物防和技防是博物館安全防范的三個范疇。其中人防和物防是自古就有的傳統的基礎防范手段,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科學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范手段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技術防范在博物館安全防范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突出作用,有效地彌補了人防和物防時空上的不足,共同鑄造博物館牢固與交叉的安全防護網。
二、人防
人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人力進行安全防范,比如人員巡邏、站崗等防范措施。作為基礎的人力防范,是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利用人的自身傳感器(眼、耳、口、鼻、身等)進行探測、發現破壞安全的目標,用聲音或眼色進行警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阻止或延遲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發出求援信號,以期待作出進一步安全應對措施。
開放期間,在博物館的參觀出入口、展廳、庫房、配電間及安防控制中心等重點區域科學配置安保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實時站崗與監控,密切關注和實時保證藏品與觀眾參觀場所的安全,排查安全隱患,及時發現與制止安全破壞。夜間及閉館期間,安保人員定時定崗守衛與巡邏,安防控制中心人員密切監控全館安全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啟動安全應急預案。
三、物防
物防則是指實體防范,設置圍墻圍欄、防護網、警戒線、防盜防暴門窗展柜等物質屏障,主要作用在于推遲危險的發生,為采取安保應對措施爭取盡可能多的時間。現代實體防范,已不是單純的物質屏障,本身增加許多科技的含量,能夠增加物質屏障的延遲時間,同時具備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博物館的圍墻高度應不低于2.5米,并在圍墻上加裝高壓脈沖電子圍欄,標識警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應該在四周設置周界,防止輕易入侵。展廳及庫房的門窗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做得堅固,確保在較短時間內不容易破壞。文物展柜更是展品的最后一道防線,展柜的安放位置要科學牢固,采用防暴玻璃或夾膠玻璃,柜鎖具備防盜功能。配電間及安防控制中心更是安全的核心區域,應有禁區標識,嚴禁出入。另外,博物館的建筑本體要設計科學,建造堅固,起到安全防護作用。
四、技防
技防是利用科學技術在安全防范中的應用,比如電子監控、電子防盜報警等,是對傳統人力防范手段和實體防范手段功能的延伸和增強。技防在博物館安全防范技術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顯著,極大地增強了博物館安全防范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博物館面對安全危險的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博物館各項安全措施中廣泛應用技術防范手段,在周界報警、空間報警、通道報警、展柜報警等組成的入侵報警系統;對觀眾和物品進出進行監控的出入口控制系統;對文物展廳、庫房、通道、電梯等重要部位的視頻監控系統及聲音復核系統;還有日常安全保衛的電子巡更系統和無線電子對講系統等方面,各種技術防范手段相互交叉重疊,聯動運行,共同筑起一道嚴密的安全防護網。
五、結語
博物館的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是統一的,缺一不可的,共同構筑博物館安全防范體系。人防是根本,物防是基礎,技防是創新和延伸,沒有一支高素質的安保隊伍,物防手段和技防手段都是擺設;同樣沒有物防,就沒有安全防范的物質條件,技防手段也沒有可移植的土壤;而離開了技防,僅憑人和物,囿于局限性,博物館安全防范水平又會大打折扣。只有實現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體整體安全防范,博物館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博物館的藏品和觀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才有堅實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