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煒
摘要:現階段,面對融媒體的新發展環境,新聞編輯業務如果將自身禁錮在傳統的發展模式與框架內,將無法與迎合時代發展趨勢,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為此,需要重新對新聞編輯業務進行分析與探究,為新聞編輯業務的改革提供方向指導,從而明確新聞編輯業務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新聞編輯業務;業務拐哥;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79-01
媒體市場正處于深化改革階段,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與媒體行業相結合,而新聞編輯作為傳統媒體的工作主體,其工作內容也在隨著行業變革發生變化。在新的發展環境中,新聞編輯業務的開展應結合新聞內容、編輯理念、新聞受眾等多方面的變化進行改革與創新,為新聞行業的發展探索新的渠道與空間。
一、新聞編輯業務變革分析
科學進行數據篩選、數據整合、數據應用。新聞編輯業務的開展需要大量的新聞數據以及新聞素材做支持,而互聯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最及時、最豐富的素材庫。所以,新聞編輯在開展工作中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資源的整合、篩選、提煉、處理等功能,深入展開信息資源挖掘,找到適合新聞主題以及新聞內容的有價值信息,然后對信息的細節進行整理,豐富新聞編輯的內容,使新聞內容更加豐滿,從而全面呈現展現出新聞編制的素質與水平。
結合新技術,突出新聞媒體的特色。現階段,新聞編輯業務要認清時代發展趨勢,明確認識到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媒體發展的重要性,尋求合適的契機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從而實現自身變革。結合新技術能夠為新聞編輯業務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新聞編輯的影響力與播報效果。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在開展業務過程中,要將搜集到新聞素材與新技術以及新的處理方法相結合。例如,在當前的新聞編輯業務開展中,已融入了動漫元素,使新聞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受眾更易接受,從而也增加了新聞的特色。
擺脫傳統編輯思維的限制。在融合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在展開中不應只將重點局限在人與事上,應拓展思維,降低新聞媒體的使用門檻,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使其能夠對更多的觀眾產生影響。所以在新聞編輯過程中,要嚴格做好質量把關,合理的選擇新聞素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服務以及正確的引導。
結合新的發展形式,構建完善的新聞編輯業務體系。近些年,新聞編輯業務的部分機制以不適應融合媒體的發展,嚴重的制約了新聞編輯的生產能力,所以,需要對新聞編輯業務的平臺、流程、管理等多方面見進行變革。首先,應優化業務的生產流程,在新聞信息的采集、加工、處理、制作、共享等生產環節上,為其提供高效、高質量的編輯平臺;其次,優化編輯平臺,新聞素材需要加工、處理、制作才能在平臺上制作,但平臺可以將這些流程全部融合于一體,提高新聞生產的效率;最后,優化業務管理,根據新聞傳播的背景與形式,構建完善的管理平臺,提高新聞編輯的業務水平。
二、新聞編輯業務的發展前景分析
首先,新聞編輯業務應轉變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出媒體的功能。為了滿足市場對媒體發展的要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融合的程度會不斷加深,所以新聞編輯業務應轉變理念、創新方法。在進行新聞傳播時,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權威性、專業性的優勢;并結合新媒體的多樣化功能,保障新聞播放的實時性,擴大新聞信息共享范圍。因此,需要重新進行新聞受眾定位,了解受眾的新聞需求,增強新聞的交互性,使受眾能夠主動加入到新聞播報過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網絡充當中介;同時,要拓展新聞的作用,明確新聞播報中的重點,將新聞信息解釋放在播報的首位,發揮出新聞對社會的引導作用。
其次,重新定位新聞編輯人員的角色,在融合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人員應充分認識新媒體環境,重新進行角色定位與角色界定,豐富新聞的編輯形式,用立體性的思維進行新聞信息整理與運用,這就要求編輯人員要與新聞受眾之間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與互動,明確受眾的新聞需求,能夠以端正的態度對待受眾對新聞播報的意見,認真做出改進。并結合新媒體形勢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豐富知識儲備,能夠實現臺前、幕后角色的轉換,以主持人的視角與受眾進行高質量的交流,從而為受眾呈現全新的新聞內容。
最后,應創新新聞產品,為受眾提供更豐富的新聞內容。新聞編輯在進行業務時,要考慮受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創新新聞產品,結合傳統新聞的引導性,再加上新媒體的交互性與趣味性,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得到受眾的廣泛認可與接受。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聞編輯業務是推進新聞行業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受傳統思維與觀念的限制,新聞編輯業務在開展中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對新聞編輯業務進行重新定位,結合新媒體與新資源,對新聞編輯業務進行全新整合,在保障新聞質量的基礎上,為受眾提供更具價值含量的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