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
摘要:中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游戲與玩具文化,民間傳統游戲與玩具數不勝數。皮影是我國一種典型的傳統游戲與玩具,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與文化積淀。皮影藝術因社會的經濟起伏、審美情趣、生存狀態以及生產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對于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綜合特點有著深刻的反映。
關鍵詞:探討分析;傳承與利用;皮影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8.3: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140-02
一、中國皮影的起源
影子游戲是中國皮影的本源,即是玩樂形式也是游戲方式。在傳統中國社會,由于人們尚未形成對于影子的了解與認識,人們對于景觀仍然有著難以表達的神秘色彩,就如同今天的幼兒們仍以踩別人的影子為樂。然而景觀對于古人來說也有著強烈的魅力。
隨著科學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影子也有了科學性的認識,進而學會操作影子,等他影子,并將手技與影子巧妙結合起來,通過手指、手掌作動物或人物形狀,起到娛樂效果,同時也展現這個世界的人生百態。手影游戲與映光照壁一起為人們創造了十分珍貴而又樸素的歡樂,對于人們的精神世界與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豐富作用。在影子游戲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皮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走進了中國人的世界。
二、中國皮影的發展
中國的皮影起源于西漢,成熟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對于皮影的記載最早在唐代,通過相關文獻資料可知,在那個木偶紅盛行的時代,木偶與皮影統稱為傀儡藝術。
皮影的興盛時期在北宋,是影子游戲與木偶戲相結合的產物。人們的審美心理與審美情趣對于藝術與社會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皮影就在市井繁華、追崇娛樂、經濟發達的社會背景下成長起來。
元代則以雜劇最為盛行,同時影響并帶動了皮影藝術的發展。到了明代中期,鄭和下西洋,航海業得到空前發展,中國與本文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東南亞等地也開始了解中國的皮影藝術。同時,皮影戲在臺灣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在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后,皮影作為一種真正的藝術體系也在臺灣得以流傳。
皮影藝術在清代發展到的頂峰,皮影表演也成為了一種職業,同時也出現了專攻皮影藝術科的學校,即皮影戲班子。他們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在整個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年齡層、各社會階層的人群均感受到了皮影藝術的魅力,普通大眾也開始自制皮影工具,自娛自樂。皮影于清乾隆年間傳入德國與法國,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回響。到了中華民國初年,中國經濟發展有所起色,皮影真正成為了盛及一時的民間藝術形式。民間影戲在影偶選型、唱腔以及劇本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借鑒,吐故納新,使皮影藝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經濟受到重創,幾近崩潰,皮影戲表演的市場需求消失怠盡,尤其是在日偽政權的抵抗之下皮影戲在中國幾乎消失。在二戰結束后,國共內戰,許多皮影藝人成為了文藝兵,他們或是跟蹤國軍,或是跟蹤共軍,為士兵們提供娛樂,皮影藝術開始重新走近中國人的視野,而皮影戲的表達內容也開始具有了不同的意識形態,既服務于提升各自的土氣,又負責對敵人進行嘲諷,這對中國傳統皮影藝術的傳承無疑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皮影藝術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皮影劇團的經營與發展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在這種良好的形勢下,許多優秀的皮影藝人成長為皮影藝術大量,對于中國皮影文化的傳承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偶的燈光、唱腔以及選型在各種“先進設備”的支持給人們帶來了全面的難看體驗。
1966年,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月召開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后,文化大革命在中國全面暴發,全國普及“樣板戲”,其藝術內容與形式十分固定,所進行了些許創新也是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則,而皮影戲表演也需在具備“樣板戲”特點的情況下才能夠批準上演,與“現代京劇”一樣,皮影戲也有自己版本的《紅嫂》、《紅燈記》以及《沙家浜》等。
1978年,開始開始走向改革開放的道路,時代的變遷使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形成了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并在的局面。在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的時代背景下,皮影戲受限于固有形式再也沒有真正走近一般公眾的日常生活,皮影戲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其應用場景也自然而然地局限在某些特殊的范圍,比較祭祀、婚嫁等場合,雖然同樣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依靠與心理安撫,但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其所特有的民俗功能即逐漸消失。
三、當代皮影藝術的創新與利用
如今我們迎來了新的時代,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中國崛起的時代,是大國輝煌的時代,物質空間豐富,文化空間繁榮,尤其是在一般民眾的精神生活方面體現出了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在人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的今天,文化產品的消費者更加愿意去嘗試“新”的藝術形式,這也是傳統的皮影藝術真正體現出“歷久而彌新”的感覺。皮影藝術從未在中國消失,如今它又回來了,它的重現無疑是響應了時代的召喚。
(一)皮影市場的開發
皮影藝術具有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甚至,記載了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的興衰榮辱,它即可以為人們提供日常娛樂,也可以寓教于樂。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表達能力。運用聲與戲、色與形、影與光等方式能夠在對故事與人物進行講述的過程中將其中的戲劇沖突十分鮮明地體現出來,皮影藝術即可以是藝術家的個人表演,也可以是藝術家與觀眾進行互動的形式,幾乎就是現代電影與電視的“Live”版。因此,有市場就是謀發展,在開發市場的同時也要對市場進行細分。
根據以往的研究工作經驗,本文將當前我國了藝術市場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高端謹慎型市場。即用皮影藝術服務于具有藝術品收藏傾向的、具有較高藝術鑒賞水準、具有較高消化背景的高端人群。
第二,中端主動型市場。該市場指向對于時間風潮與流行文化具有一定捕捉能力、具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跑商人群。
第三,低端被動型市場。該市場指向對于現代與傳統藝術形式感知相對滯后的低端藝術產品消費群體。皮影藝術的市場推廣可以從三個不同種類的市場提供藝術產品。然而,對于市場供給的具有策略還需要進一步更加全面的分析。即要抓準高端市場需求,同時也要培訓低端市場。
l.高端謹慎型市場
無論從購買意向還是購買能力上看,高端人群更加具有收藏傳統的、手工的、原始的皮影藝術品傾向。他們對皮影藝術品的色澤、選型以及材質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只注重品質,不在意價格。他們對于皮影元素、皮影工藝品的室內陳設與家具產品有著深厚的興趣。高端市場的皮影產品利潤空間較大,價格集市。對于高端市場的皮影產品供給需要以市場調查報告為基礎,因為消費者往往會對產品深思熟慮,并且謹慎消費。
2.中端主動型市場
中端市場消費人群雖然不具備高端人群那樣的消費能力,但對于承受能力以內的產品在消費上還是比較“隨意”的,他們普遍對于新形式、新事物有著比較強的興趣,喜歡標新立異,有沖動消費傾向。中端主動型市場消費人群最為龐大,從整體來說,他們對于文化藝術口有著不亞于高端市場的消費能力。對于傳統皮影藝術也很容易誘發購買沖動。
3.低端被動型市場
低端市場消費者其消費能力不一定“低端”,他們對于中國傳統皮影技術幾乎沒有任何的了解,也沒有興趣,并不是皮影藝術品主要的消費人群,他們對于現行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比較滯后,針對低端被動市場的開發需要從消費者文化素質、經濟條件以及年齡等方面的因素進行全面性的分析。需要通過培養市場的方式將被動低端型市場轉化為中、高端市場。
(二)皮影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創新途徑
新形勢下的中國文化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傳統皮影文化也越來越能夠迎合中國消費者新的市場需求。因此,為了能夠使皮影藝術能夠在現代化的環境中快速發展起來,就一定要對這種傳統藝術形式進行更多創新式的開發。內容創新是藝術形式創新的關鍵。皮影戲主要故事情節、唱段以及曲目多為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隨著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內容上發生了許多方面的變化,但從來沒有對表演形式進行革新,這對于皮影戲的發展造成了十分嚴重的限制。
l.將皮影應用于影視作品中
將皮影應用于影視作品中是新形勢下皮影藝術發展最為根本也是最為迫切的要求,皮影與電影、電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部分影響作品可以將皮影藝術直接、間接地加以展現同,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比如在經典電視《活著》中,“地主少爺”這一人物就在別人表演皮影戲時主動拿起三弦,唱起秦腔,對男評價公當前的生活狀態下性格進行巧妙地描述,而這一段有關于皮影的內容幾乎為整個影片埋下的伏筆。人生的起落、貧苦百姓的生活、王侯將相也是這皮影戲的縮影。該電影對皮影藝術進行了十分巧妙的運用,使觀眾在了解事故情節的同時也對其所采用的敘事手法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2.皮影形式的創新應用與借鑒
皮影表演往往伴隨著晦澀難懂的唱腔,人們對于陳舊的內容自然缺乏興趣,觀眾群體中不乏“外行看熱鬧”的人,皮膚即便對于人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難以長久維持。創新皮影戲的表演形式,需要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人群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對于老年消費群體,則可以延續傳統唱腔,而對于青、中年群體則需要將流行單位、西洋音樂等元素融入到表演中,通過新穎的臺詞與流行元素來吸引觀眾,同時也能夠讓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觀眾領略到皮影藝術的獨特藝術價值。針對兒童市場,則需要將熱門卡通動漫、寓言事故以及童話故事等內容搬上皮影熒幕,所設計的形象與內容需要迎合兒童觀眾的獨特視角,贏得他們的喜愛。
3.皮影藝術的宣傳
做好皮影藝術的宣傳工作也是新形勢下創新皮影藝術、傳承皮影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皮影藝術的宣傳渠道十分豐富。比如通過戶外宣傳媒體、平面設計等方面能夠對皮影藝術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提高皮影藝術上人們心目中的識別度。皮影元素與當今的二維動畫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對于動漫欣賞者來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將電視廣告與皮影元素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對電視廣告的內容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國外的啤酒廣告就是采用皮影藝術來表現的。片中兩個雕刻精細的皮影人物坐在一起喝著啤酒,中國文化與藝術韻味十足。
4.將皮影藝術戶外裝飾結合起來
在室外環境設計、景觀園林雕塑、戶外公共設施、室內裝修設計、家具設計領域皮影可以展開思路,大膽嘗試。我們可以嘗試把平面二維的形象轉化為立體多維的形象。加入動態的過程,融合燈光、聲音讓新的形式和人產生互動效應。如將皮影造型制成鏤空的玻璃窗貼,當陽光透過鏤空的皮影窗貼射入室內,帶來的光影上的視覺效果,很是奇妙。
四、結語
多少年來皮影藝術在滿足人們娛樂的需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播文化知識等方面,一直起著積極作用。它不僅在國內有著較大的影響,還曾不斷地流傳到國外。在皮影的方寸之間俗與雅、美與丑、古與今的交融盡情展現,我們期待著它的不斷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