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濤
摘要:鋼琴教育是大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演奏方式與優美的旋律深受學生的喜愛,并逐漸成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但雀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以及民族文化的影響,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教學。基于此,作者結合自身經驗,對大學鋼琴教育民族化問題及對策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鋼琴;教育;民族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J6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48-01
一、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使當前高校逐漸重視鋼琴教育,以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大學音樂教育是現階段我國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方式,而鋼琴是屬于西方的一種樂器,如何將鋼琴教學與中國特色民族文化相結合進行教學是當前大學鋼琴教育的首要任務,進而將中西方音樂進行貫通,促使鋼琴教育民族化發展。
二、我國民族化鋼琴作品的發展
鋼琴是西方傳入我國的一種樂器,經過不斷的改革與創新,逐漸促使鋼琴作品加入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與元素,彰顯出中國的民族特色,以滿足當前時代發展與傳統文化傳承的需求。在鋼琴與傳統民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創作出來的鋼琴作品與西方的鋼琴作品具有明顯的差異,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更加注重內涵、本質以及意境思想等方面的表達,并將其作為創作的前提基礎,因此,我國現代的民族化鋼琴作品主要強調“天人合一”的理念,極具特色。與此同時,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自身具備明顯的曲調,促使民族化鋼琴作品在表現手法以及演奏技巧中與西方傳統的表現形式存在較大的不同,由此,在我國大學教育中發展民族化鋼琴教育,可以有效的促使我國傳統文化得以發展弘揚,并不斷的創新,迎合時代的發展。
三、現階段大學鋼琴教育民族化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傳統
受鋼琴自身的特點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理論還是教學技巧都難以擺脫西方文化的影響,導致在教學中方法出現缺陷,致使大學鋼琴教育陷入困境,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將鋼琴與民族文化進行結合,進行鋼琴演奏時缺乏感染力,鋼琴民族音樂難以發展。
(二)民族音樂教學作品缺失
由于鋼琴是西方的一種文化,在大學教育中,主要選擇西方的鋼琴作為作為教學案例,進而忽略民族音樂作品,導致民族音樂作品處于尷尬的地位,尤其是相對世界來說,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鮮為人知,大多熱衷于世界名作,對中國的音樂作品冷落,難以發展。
(三)教學力度不足
受當前的鋼琴教育影響,系統化的民族鋼琴教育非常少,導致教師難以重視鋼琴教育,民族化教學力度缺乏,同時,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不高,對民族化鋼琴音樂認識不夠深刻,影響大學鋼琴教學。
(四)民族音樂基礎知識不牢固
現階段,部分學生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在實際的民族鋼琴作品創作與演奏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據調查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知識中蘊含的意義與文化了解僅僅在于“表面”,受此情況的限制,學生難以通過鋼琴演奏表達出自身的情感。
四、解決現階段大學鋼琴教育民族化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倡民族化教育
受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現階段的大學鋼琴教育效果不明顯,難以滿足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提倡民族化教育,促使大學鋼琴教育民主化穩定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大學鋼琴教育者自身明確教育的實際任務與責任,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單一理論式教學,加強學生的實踐,提升其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全方面發展。其次,教育者應對當前大學生的意識觀念與民族素養進行合理的分析,并在教育過程中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積極進行合理的教學,進而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促使學生認識到民族化鋼琴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提升自身對民族化的認同感,提升綜合素養。例如,某大學鋼琴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演奏式”教學,而是選擇實踐式教學,要求學生首先進行實踐探索,當學生演奏完成后,引導其他學生分析其演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探討,最終由教師進行指導,促使學生改正不足之處,正確進行學習,并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全方面發展。
(二)編寫教材時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
為提升當前的大學鋼琴教材的時效性,教師應積極進行教材的編寫,并注重教材中民族文化的融入,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在教材編寫前期,教師應積極做好編寫的準備工作,收集完善的資料,例如,某教師在教材編寫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對不同種類的鋼琴作品進行合理的分類,并通過有效的整合分析,融入教材中,保證教材內容的合理性,進行提升教材自身的系統性與科學性,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積極提升相關文化部門的作用,利用文化部門促使民族文化與鋼琴作品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創造出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化鋼琴文化,進而滿足當前大學鋼琴教學的要求,提升教學整體效果,促使學生全方面發展,為以后的音樂水平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領會利用編寫的民族化鋼琴教材,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識,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最終在演奏鋼琴中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
(三)提升教育者民族意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學鋼琴教育與民族文化的融合至關重要,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與意義,并實現文化的傳承,肩負起自身的責任與意識。因此,鋼琴教育者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自身的藝術與文化素養,并進行合理的分析,結合學生自身不同的特點,展開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民族化鋼琴教育的認知,滿足當前實際的教學要求,達到教學目標。同時,加強對鋼琴教師隊伍的建設,尤其是相對來說專業能力較低的教師,應注重其專業水平的提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進行教學,進而提升教學效率。例如,某高校定期舉辦鋼琴教師交流會、外校交流學習、互動會以及教學研討會等,促使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通過交流與溝通,學習其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進行有效的改良,逐漸提升我國鋼琴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促使大學鋼琴教育民族化穩定發展。
(四)加強學生民族音樂基礎知識的普及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學鋼琴民族化教育的發展需要以傳統的民族音樂基礎知識為基礎,促使學生靈活掌握相關的知識文化的內涵與本質,促使其在演奏民族化鋼琴作品時,可以將基調進行準確的把握,同時弘揚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利用表演,將自身表達的情感有效的傳遞給觀賞者,引起觀賞者情感上的共鳴,滿足當前實際的教育要求?;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模式,例如,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枯燥的演奏練習”以及“單純的模仿練習”等,利用新穎靈活的演奏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其積極主動進行學習,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創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在大學鋼琴民族化教育過程中,還應加強對政治的引導,相對來說,有效的政治引導對于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現階段的相關文化部門應加大對民族音樂發展與民族化鋼琴的重視力度,轉變傳統的觀念,以此來促使我國民族化鋼琴迅速發展,進而間接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民族鋼琴音樂教學可以有效的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養,重視民族文化的意義,并實現有效的傳承,進而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鋼琴水平。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創新,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