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末期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斷提升和加快發展的信息技術,銀行并購成為全球的企業并購的主導。國際銀行業紛紛通過并購重組來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和占領市場,推動著銀行業向著經營多樣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在此趨勢的推動下,加之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銀行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我國商業銀行的并購自20世紀末以來在金融和經濟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國外銀行并購的先進經驗,并與我國銀行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實現我國商業銀行的高效并購,使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和效率再上一個臺階。因此,研究并購對商業銀行財務績效的影響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并購;財務績效;并購環境
一、銀行并購概述
銀行并購,顧名思義,包含兩種類型的經濟行為:銀行收購和銀行合并。一家銀行通過在股票市場上以購買股票的方式來控制另一家銀行的經營決策權,這樣的一種行為叫做銀行收購。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都是銀行合并。兩家或兩家以上的銀行通過合并的方式創建一個新銀行叫做新設合并;銀行與銀行之間或與其他企業之間,其中的一家吸收了其他銀行或企業成為存續企業,叫做吸收合并。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指的是根據商業銀行的財務報表,使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還有評價方法對銀行在經營周期內的狀況包括資產運營狀況、財務效益狀況和資本增值等狀況進行考察。進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過程中,確立一個具體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原則是必要的,然后就是要設計一套以這種經營目標以及經營原則作為導向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相應的方法,最后一步就是根據商業銀行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進一步確定銀行的經營績效以及分析各項數據之間的聯系和變動趨勢。
為了考察商業銀行能夠全面地貫徹經營目標和經營原則,充分地協調盈利能力、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指標應該包括盈利能力指標、安全性指標以及流動性指標。此外,考慮到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經營增長能力指標在銀行的持續性經營方面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對商業銀行進行績效評價時,經營增長能力指標不容小覷。
二、銀行并購對銀行績效的影響
并購對銀行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指在理想的情況下,銀行參與并購之后預期會產生的影響。因為事物都有兩面性,并不能說并購對銀行的影響一定是好的,并購對銀行、利益相關者、政府既有積極的影響,當然也有負面的影響。這里僅討論銀行并購會對銀行績效產生的積極影響。
1.銀行并購與客戶收入
根據市場勢力理論,通過并購銀行能夠擴大自身的規模,增強市場勢力,擴大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贏得越多客戶的信任,并獲得豐厚的利潤。
并購以后,并購方和被并購方能夠彌補彼此在經營地域上的限制,這樣不僅能夠留住原來的老客戶,而且還能運用拓展的地域優勢獲得新的市場和新的客戶,以此來增強自身的影響力。此外,并購的雙方或多方能夠充分利用對方原有的渠道和經營網點,通過交叉銷售的方式來擴展自己的營銷網絡,同時也能共享客戶,以此來增加收入。
2.銀行并購與運營成本
銀行并購之后,與原來相比,不同銀行間的交易變得內部化了,手續變得更簡便,這樣會節省一部分交易費用;另一方面,銀行之間通過共享信息資源,利用擴展的地域優勢和客戶資源實現多產品的多渠道銷售,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研發費用。通過這些方式,銀行充分享有并購后的規模經濟效率,實現單位成本的降低。
3.銀行并購與資本充足率
資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指的是商業銀行的持有資本與商業銀行的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通過這個指標來衡量商業銀行的資本與其風險加權資產負責規模是不是相適應。增加資本和降低風險加權資產都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而銀行并購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兩種途徑。銀行并購中的并購銀行不僅可以獲取被并購銀行的資本金來增加總資本,而且能夠使銀行的無形資產得到增值,降低風險資產,以此“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還是說到美國化學銀行與大通銀行并購的案例,通過合并,美國大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了近3%的增長。
4.銀行并購與銀行市值
一般情況下,并購對兩家銀行的股票來說會是個好消息。銀行并購的消息一旦被公開,股票的市值就會上升,股東們就會從中受益。
三、對策與建議
1.對商業銀行提高并購財務績效的建議
(1)制定合理的并購策略
通過并購銀行能夠擴大自身的規模,增強市場勢力,擴大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贏得越多客戶的信任,并獲得豐厚的利潤。銀行并購在理想情況下還能夠提高客戶收入、降低平均運營成本、提高資本充足率以及增加銀行市值。
當然制定一個合理的并購策略對于提高經營績效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應該首先要考慮到的。制定合理的并購戰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選擇合適的目標銀行。在選擇之前,要仔細分析目標銀行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并購方銀行的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進行選擇。國有商業銀行可以選擇收購已經在目標市場有業務的銀行來拓展海外市場;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選擇并購有良好經營狀況且具有相同規模的銀行來快速擴大規模以及提高自身的效率和競爭能力。第二,制定合理的銀行并購計劃。在并購之前制定一份詳細合理的并購策略只是并購計劃的第一步,在這之后,選擇一個合適的支付方法、合理定價、合理預期,以及制定處理并購后目標銀行的不良資產的計劃都是必要的。
(2)重視并購后的整合
順利地完成并購計劃只是銀行并購的開始,之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起成功的銀行并購,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財務方面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并購之后的調整和整合,從本次的實證研究結論中就可以看出銀行在并購后一年財務績效有了大幅下跌,這就說明并購之后產生了一些問題需要銀行雙方去解決。并購后的調整和整合會使并購銀行雙方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機地相結合,真正地實現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率,改善銀行的并購績效。
銀行并購后的整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整合銀行文化。(2)整合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經驗豐富的工作和管理人員,建立考核機制、激勵機制,與他們更好地交流,避免人力資源的流失,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3)整合組織機構。銀行在并購之后,其目標、產權結構以及職責的變化,必然會打亂原先的管理體制和組織體系,這就要求銀行對自身的組織機構進行進一步整合和創造。銀行在合理的考慮之后,需改變原先的管理模式,進一步重新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能。
2.構建良好的商業銀行并購環境
轉變和規范并購中的政府行為。事實證明,銀行并購中政府的過多參與并不利于銀行經營績效的快速實現,甚至還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進一步控制和合理限制政府參與的權力,不斷轉變和規范政府在銀行并購中發揮的作用是有必要的。
一方面,政府應該越少地干預商業銀行并購,讓銀行能夠在市場的引導下享有更多的自主權。因為商業銀行的并購是市場的產物,是銀行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市場進行認真的調研和評估后做出的科學決策。
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完全退出商業銀行的并購。因為在整個銀行并購活動之中,并不僅僅只有政府、市場和銀行雙方或多方參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甚至更復雜的參與者和參與機構,所以產生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都是不能避免的,這個時候政府的指導會顯得尤為必要??偟膩碚f,政府要把握好自己在商業銀行并購中扮演的角色,加強間接的管理和調控能力,創造一個更有利于商業銀行并購的市場與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金曉斌.《銀行開購論》[M].上海財經人學出版社,1999.
[2]吳韡.《銀行并購與中國銀行業發展》[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
[3]曹軍.《銀行并購問題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4]張健華.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3(3):11-25.
[5]時鵬將,徐曉雯.基于DEA和SFA的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6(1).
[6]仲玉潔.我國商業銀行并購績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7]王媛.淺析國有商業銀行跨國并購財務績效--以工商銀行為例[J].《時代金融》,2012(6).
[8]向力力,李斌.《銀行開購與銀行效率的分析方法與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2003(12):24-25.
[9]胡挺,劉娥平.《中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經濟后果研究--以招商銀行并購永隆銀行為例》[J].《金融論壇》, 2011(1):26-28.
作者簡介:陳靜如(1994- ),女,漢族,河南滎陽人,研究生在讀,單位:河南大學,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