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思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世界已經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要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維護互聯網意識形態安全,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就要努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本文從新時期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形勢,找出互聯網時代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并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旨在促進意識形態工作的進一步提升,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關鍵詞 新時期 網絡意識形態 形勢 對策
一、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要戰場,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發展、國家主權安全的重要因素。高度重視互聯網在意識形態斗爭中的主戰場作用是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復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絡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維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我們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研究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新挑戰,做好維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
二、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形勢
(一)網絡信息霸權對我國意識形態造成巨大威脅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信息傳遞。由于網絡技術始傳于西方發達國家,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一直占據著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憑此威脅我國信息安全,壟斷互聯網信息資源,將新自由主義思想觀念包裝成“普世價值”,通過網絡宣傳沖擊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另一方面,他們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入侵我國網絡空間,宣傳大量不良、反動的思想觀念,瓦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顛覆社會主義制度。
(二)網絡意識形態的復雜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沖擊
微信、微博、直播平臺等自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多元化的社會思潮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有不良企圖的人利用網民盲目從眾和缺乏理性思考的特點,發布不良言論,抹黑黨和政府的形象,引導不明真相的網民參與意識形態論爭,形成多元復雜的網絡輿論場。網絡空間不文明現象是一種慢性的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蔓延,污染了互聯網世界,違背了社會道德倫理規范。
(三)網絡世界成為意識形態較量的主陣地、主戰場
當前國內外意識形態的斗爭陣地已經由原來的傳統媒介為載體的傳播平臺轉向互聯網平臺。作為意識形態灌輸、教化、傳播和培育的重要陣地,網絡空間以其獨特的平臺渠道成為國內外意識形態斗爭的戰略高地,網絡空間儼然成為當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敵對勢力不斷借助網絡平臺對我國進行攻擊和問難,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負面報道,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橫加指責,煽動不明真相的不法分子做出過激行為。這些行為直接關系到意識形態安全、國家安全和政權安全。
三、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治理措施
(一)切實加強網絡治理,提升網絡技術和網絡空間現代化治理能力
第一,大力發展互聯網技術,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自主研發互聯網安全高科技產品,包括基礎硬件設備和軟件產品,為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進一步加強我國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第二,積極完善互聯網監管法律體系,構建有序的網絡安全機制。一是完善網絡法律法規,規范網絡傳播秩序。結合網絡特征及網絡技術發展新態勢,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國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規。二是健全網絡輿論引導機制,占領網絡思想輿論高地。正確把握網絡輿論引導原則,建立健全網絡輿情引導機制,不斷提高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以正確的輿論導向推動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三是增強網絡自律意識,推動網絡持續健康發展。媒體和網民都要強化責任意識,嚴格約束和調控自我的網絡行為,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理性思維,正確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
(二)加強陣地建設,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大主動權
牢固樹立陣地意識,積極加強陣地建設,努力強占網絡宣傳的制高點。根據互聯網發展的特點,改進宣傳方法,牢牢掌握網上信息傳播和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逐步鞏固和壯大網上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建設,使互聯網成為了解社情民意的主要平臺,成為傳播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渠道。
(三)健全隊伍,壯大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隊伍力量
面對網絡輿論的高度集聚和快速傳播,需要建立一支具有意識形態工作和網絡技術雙重能力的人才隊伍,更好地完成互聯網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積極參與全球網絡人才競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其次要對現有網絡宣傳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教育培訓和考核,增強其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其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把控能力和處置能力。
四、結語
在網絡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較量的主要陣地和手段。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我們要認真應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挑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積極探索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有力措施,增強我國意識形態的生命力、戰斗力和防御力。
(作者單位為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八O五隊)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 鄭殿琪.網絡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新形勢與思考[J].萍鄉學院學報,2016.
[3] 呂薇洲.網絡信息時代維護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的思路與對策[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3.
[4] 李俊卿,張澤一.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意識形態表征、安全風險及防[J].理論探討,2016.
[5] 彭洲飛.聚焦網絡意識形態最新態勢:挑戰與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