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兆群
【摘要】有人說“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的”。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怎樣管理自己的班級、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做好家校溝通,從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看,班級管理“任重道遠”,又“迫在眉睫”,既不是“朝夕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結合多年管理經驗從五個方面談起。
【關鍵詞】小學生 班主任 班級管理 五步工作法
作為小學生的班主任,不僅要組織、領導和教育好每一個孩子,關鍵是要對孩子進行人格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溝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與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開展的如何,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生活能力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而且還會給孩子將來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還必須學會與家長溝通,最重要的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上下功夫,從而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第一,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新時代是個知識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變化無窮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與時俱進,不然就要落伍。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教書育人的,我們的事業涉及子孫后代、關系千家萬戶。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尤其是作為班主任,更要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學習班主任工作職責,明確各個時期的主要工作任務,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另外,班主任必須具有明察秋毫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的能力,具有啟迪學生心靈的能力,具有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能力,以及較高的演講和對話能力。
第二,班主任要培養出良好的班風。好的班級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優、愛班好學的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品德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務必充分認識思想品德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刊雜志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班主任還需經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衰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第三,班主任必須培養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的小學班主任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工作的重點和關鍵。孩子由幼兒園到小學又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小學生活中的種種規范和要求對于他們來說又是一個新要求。進入小學,他們往往表現為活潑好動、自由散漫、自我約束力差。因此,幫助他們及時適應小學生活成了當務之急。所以班主任應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立足班級,時時處處進行養成教育、適應教育。從坐姿、站姿、舉手、排隊等細小的事情做起,讓孩子漸漸知道每天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二是利用品德與生活課、早讀、課前、課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第四,教師要和家長成為朋友。當老師的現在都有一個頭疼的感受“學生難管、難教或不敢管、不敢教”。這些年任性的較多,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皇帝”,家長一味“溺愛”,給我們的管理造成諸多的“麻煩”(現實中由于老師的嚴管,與學生及家長發生的慘劇也不少)。因此,要想在教學過程中,既能教好學生又能減少“麻煩”,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與家長怎樣處理好關系。也只有如此,我們的教學工作才會事半功倍。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所以,班主任應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好關系,加強和家長的溝通。當家長不找班主任時,班主任要主動與家長聯系,孩子或喜或憂,都要及時地通過電話、家訪告知家長,讓家長同喜同憂。只有家長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學校的活動也才能得到家長的支持。
第五,班主任要建立工作日志。建立工作日志做好總結是班主任進行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需要,通過總結可以認識不足、吸取經驗,從而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班主任要對學生成績進行評估,對學生操行進行評價,從而對學生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量。同時,班主任也要對自己的工作做出評價,好的地方繼續努力,不足的地方不斷改進,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一本日志,不單是孩子們的成長軌跡,也是我們教師的成長史。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學生的朋友,就要得到學生的信任,這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