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鋒
[摘要]本文將通過對中國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在對外貿易的結構和總量上進行比較,找出我國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在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量和出口商品結構上的不同,結合中國各個地區的發展狀況提出適合內陸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內陸地區 對外貿易 影響因素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有效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的規模和速度。然而我國的外貿發展仍存在問題就是區域間外貿發展不平衡,沿海地區外貿發展要明顯好于內陸地區。這就導致我國沿海城市經濟發展快速,而內陸城市則發展相對滯后。只有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經濟協調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全國經濟發展。
一、中國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程度的比較
中國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包含的城市眾多,將選擇沿海地區中的江蘇與內陸地區中的河南作對比。比較他們在對完貿易進出口總量和貿易結構上的不同。
(一)總量比較
1.河南省對外貿易總體情況
河南作為全國的農業大省,又由于地處中原,科技技術和基礎設施落后于沿海發達地區。雖然近幾年來對外貿易發展處于上升趨勢,但是與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程度相比還相差甚遠。下面列出了河南從2006-2012年的對外貿易進出口額。
從表1中可以看出河南省2006-2010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但是上升的幅度還是比較小的。
2.江蘇省對外貿易總體情況下表是江蘇省2003-2012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量的表現。
從表2中數據可以看出江蘇省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量很大,無論是出口總額還是進口總額的數值整體上都是很龐大的。
3.對比分析
河南省地處于我國內陸,較偏離沿海區域,這也造成了交通不便、人才與技術資源落后,再加上對外開放的較晚,故對外貿易發展一直落后于沿海地區。而江蘇省處于我國沿海地區,臨近河海,交通發達,對外開放的相對較早,所以對外貿易發展比較迅速。
(二)結構比較
本文只選擇外貿易商品的進出口結構和對外貿易方式結構來進行研究比較,因為對外貿易商品結構能夠更好地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1.河南省對外貿易結構變化
目前河南省的出口結構相對單一,所需進口的汽車和金屬加工機床類的工業制成品量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近幾年河南省出口的主要商品從傳統上的初級產品逐漸轉化為工業制成品,但是河南省的工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較低。下面作出了河南省2011-2012年的主要進出口商品。
從表3與4中和河南省的主要進出口商品中可以得出河南省的高新技術產平、集成電路和金屬加工機床還需要大量進口,而出口產品中同比增長最快的是農產品和鞋類。
2.江蘇省對外貿易結構變化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江蘇省的工業制成品的上升速度很快,相比較而言農副產品的出口比重在下降。現在江蘇省的主要進出口商品是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初級產品的進出口為輔。江蘇省2007-2012年的進出口額如下表所示。
由表5可以得出江蘇省的工業制成品的進出口量比初級產品的進出口量要大很多,這說明工業制成品在江蘇省的進出口貿易中占據主要地位。
3.對比分析
從以上的河南與江蘇相比較得出,我國沿海地區出口商品主要是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初級產品為輔,內陸地區在近幾年把以前的出口初級產品為主逐漸的改為以工業制成品作為主要對外貿易的出口商品。
二、中國內陸地區對外貿易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技術性因素
技術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出口加工貿易量的保障,而加工貿易能夠推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沿海地區之所以對外貿易的進出口總額要遠高于內陸地區就是因為擁有全國先進的技術和一流的外貿人才。而我國內陸地區對外貿易還處于發展階段,雖然近幾年的加工貿易發展迅速,但是在總量上還遠小于沿海地區。究其原因就是內陸地區缺乏一流的技術導致加工貿易量少,從而工業制成品出口量在總量上也少。只有引進外國或是對外貿易發達地區的先進技術,擴大加工貿易的生產和工業制成品的生產量,才能在出口商品的總量上趕上沿海地區。
(二)運輸成本因素
中國內陸地區由于地理位置不占優勢,導致交通運輸不便。有些內陸地區甚至處于群山環繞之中。而我國沿海地區臨近河海,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這也是沿海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快速的原因之一。所以,內陸地區要想提高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首先要大力發展物流行業。物流業是一種戰略新興產業,是對外貿易發展的支柱。在我國,隨著經濟結構和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變化,物流產業越來越受到區域地區以及許多外貿公司的重視。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物流行業發展的速度是否快,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程度的快慢。
三、發展策略
(一)優化貿易結構
首先,要使內陸地區的對外貿易方式結構得到優化,就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因為加工貿易比其他兩種貿易更能夠拉動經濟的增長。加工貿易還可以提高內陸地區的技術水平,并且利用內陸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從而帶動經濟與就業共同發展。那么,內陸地區首先應做的就是搭建加工貿易發展平臺。其次,對于員工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人性化,這樣跟能夠留住員工并且能讓他們以更好的狀態工作。恰好內陸地區大部分都屬于人口密集型城市,勞動力資源豐富,這是發展加工貿易的有利條件。
(二)提高產品競爭力
對于內陸地區要想提高產品競爭力首要任務是應該提高生產技術,進行技術創新,只有技術先進了產品在市場上才能賣得好,同時在購機市場上才能站住腳。技術上的創新不是要求內陸地區要摒棄以前的傳統的生產技術,是要求在以前生產的基礎之上改進生產技術。通過自主創新去迎合市場需求,同時還能夠起到吸引外資的作用。
(三)引進外貿人才
為了引進外貿人才,內陸地區要做的是:首先,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投資規模,從而擴大外貿經營企業,給他們提供工作的機遇。其次,引進外貿技術性產品,如進購一些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產品,給他們提供工作的平臺。最后,提高外貿人員的福利待遇,給他們營造一種溫馨舒適的工作環境。另外,內陸地區大部分屬于人口密集型地區,人力資源豐富,可以多開辦培訓機構培養外貿人才。
(四)擴大加工貿易規模
加工貿易是通過進口國外的原材料并且運輸到國內再加工出口的生產方式。我國沿海地區就具有大規模的加工貿易生產鏈,對于加工貿易已經相當成熟,而且工業制成品占出口總額的95%以上。而內陸地區的加工貿易屬于后起之秀,雖然加工貿易占出口產品總量的比重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總量上而言與我國沿海地區相比還是望塵莫及。究其原因就是加工貿易的總量比較少,也就是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量少,這也與內陸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導致交通和信息都比較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