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斐
摘要:隨著數字影像滲入視覺藝術創作領域,逐漸形成了與傳統藝術創作手段完全不同的媒介方式,大大拓展了藝術創作的語言和表現手法。而作為走在設計前沿的視覺傳達設計,結合新媒體技術的交融,其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大數據的介入,線上線下,翻轉課堂,創新創業等互動式教學模式正推動著視覺傳達朝著更新、更快、更融合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新媒體技術;視覺傳達設計
現代數字影像又稱為數字圖像,即數字化的影像。現代電影、電視、錄像、攝影、互聯網、廣告等傳播媒介無處不在,可以說數字媒體現在已經充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它也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如隨著網上購物的流行,現在淘寶、京東等線上品牌急需美工類、設計類的專業人才,電商的推廣和平臺也陸續推進到我們視覺傳達設計的范疇,人們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停的發生著變化。
一、數字影像與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交融
數字影像藝術其實最早可以溯源到20世紀60年代的激浪藝術,但是作為數字影像藝術勃興態勢的代表性藝術樣式則是20世紀90年代的產物。從藝術形態自身來看,數字影像藝術對應著的是由成像技術所主控與傳播的圖像文化,它更多的聚焦于數字圖形、視頻藝術、數字影像藝術。
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獨特的特點。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新媒體相對于舊媒體而言,其融合程度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特別是新媒體與受眾的即時互動性成為它最大的傳播優勢,當然在龐大的新媒體產業中,技術、市場還是商業模式都需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進一步進行改革和創新,現在京東、淘寶的電商平臺設計是全方位的設計,就要求設計師具備基本的設計素養和綜合知識進行平臺創作。通過項目引導和任務驅動為目前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生進行任務的分解和導入,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其是隨著新媒體技術和數據的革新,項目引導,任務的驅動成為高校設計的主旋律,如果說將互聯網技術和運營模式引入是新媒體發展的第一階段,那么,在云計算與大數據時代,新媒體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階段,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挑戰。
二、大數據環境下新媒體技術交融的特點
新媒體技術也正在加快腳步。如智能電視與互聯網電視的發展表明,廣電新媒體技術正在不斷吸收互聯網技術的精髓。從技術角度看,智能電視和互聯網電視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它們都結合了傳統電視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搭載高速芯片,擁有開放的操作平臺、豐富的應用資源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由此可見,交互式和體驗式將成為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互聯網行業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模式在大數據技術上是共性與個性的結合。大數據技術提供了分析與了解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手段。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設計進一步了解群體中用戶信息消費的共性與個性。
相較于互聯網行業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作為設計專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交互式成為了主流,如手機電腦終端的界面設計,交互設計將更加突出的成為設計的主流,尤其是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生,更應根緊跟時代的脈絡,從教學設計出發進行學習,選定一個設計模塊,如淘寶美工、電商創意平臺、多媒體平臺等,而不應該是只停留在傳統的紙媒設計上,應該盡可能的進行多媒體互動知識的學習。
三、新媒體視域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思路的轉變
在新媒體、大數據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方向也發生了變化。眾所周知,視覺傳達設計是指運用視覺符號語言進行信息傳達的設計,隨著新媒體的導入,這一特點更加的明確,筆者認為除了原有的視覺要素基礎訓練課程,如圖形語言、色彩語言、創意形態學等課程,還應增加數字媒體類課程和多媒體、綜合設計類課程,數字媒體類如電商平臺、品牌設計、淘寶美工、編排設計等;綜合類課程如交互設計、影像設計、動畫設計、展示設計等課程,不斷的結合新媒體、新技術進行課程的設計和改革,同時適當的增加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設計,進而實現動態科學的視覺傳達課程教學與研究體系,將課改的方向轉到以對媒體交互視覺為主體的視覺語言和視覺符號的環境研究上,才能打破創意思維導向上的局限性。
四、結語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視覺藝術實踐活動在基礎題材和內容要素上的構成,使的整體的視傳設計更加的豐富、多樣、立體。同時新媒體的影音、影像文件和視覺元素的融合運用,已經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主流。因此可以說,充分利用現代化數據信息要素和交互技術以及網絡信息的融合,將視覺傳達設計的多元性發散性和連結性相結合,完成信息流媒體的交互性融合,是大數據、新形勢下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