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天瑛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精神文化建設的推進,群眾文化活動以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主體,充分的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文章指出了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并詳細闡述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策略
一、前言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應用合理化的模式來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質量和素質。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段話,在文化界引起強烈反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活動的發展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有必要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進行深入研究。
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一個國家在文化建設上的實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國家的軟實力,對于一個國家的形象以及國家的安定與團結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一個重要活動形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推動基層文化建設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也是建設文明社會的必由之路,做好這項工作對于基層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非常有利于實現社會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步協調發展。近年來,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基層的文化建設,而且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來加強重點文化工程建設,比如,在社區建立文化活動中心和圖書館及開展電影下鄉活動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而且推動了小康社會的建設。
(二)有助于弘揚社會正氣
在我國的不少地方,基層文化的建設還比較落后,一些不健康、不文明、偽科學的思想和內容會對群眾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夠把廣大群眾吸引到健康文明的活動中,還能使他們團結起來,共同抵制封建迷信思想和邪教組織的影響,能夠達到弘揚社會正氣的作用。
(三)有助于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
各級群眾文化工作部門可以把社區和農村的群眾文化隊伍組建成一支基層宣傳隊伍,在他們的活動場地開展政策方針的宣傳工作,也可以組織廣大群眾學習法律知識,使他們在各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接受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所以說,良好的群眾文化活動有著強大的教育功能,能夠引導廣大群眾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策略
(一)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認識
作為一個重要的基層文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群眾文化活動水平、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因此,需要發揮出基層群眾文化主管部門的職責,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認識力度。
具體來講,基層群眾文化主管部門需要制定好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的計劃,有效性的聯系群眾、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將這些文化活動作為聯系和溝通群眾的紐帶、橋梁,日益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有利于保障眾多文化活動的有效性開展。
(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組織建設隊伍
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需要發揮出活動組織、管理人才的作用。而高素質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管理、宣傳方面的人才需要進行培養。
具體來講:
第一,需要加強培訓,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管理、宣傳方面人員的綜合素質。比如: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各種類型題材的培訓工作,積極邀請重量級的學者、專家到文化館、文化站、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等場所進行專題講座,積極鼓勵廣大的群眾文化活動人員參加,有利于他們對專業性的知識進行學習,提升組織、宣傳、管理廣大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能力。
第二,需要吸納專業化的人才。比如:文化館、文化站、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等場所需要嚴格把好用人制度,提高招聘的門檻,吸納高質量、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的質量。
第三,需要充分的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能力,組建一支業余的群眾文化隊伍。通過此項舉措的應用,有利于解決專業化群眾文化活動人才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來講,更需要充分的調動起群眾力量,發揮出民間文化藝人、(區)鎮街道文聯的作用,有利于群眾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水平,發揮出積極的意義。
(三)從群眾自身角度來分析
從群眾的方面來分析,組織和開展高質量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在一定原則下、依照一定方法來進行。
具體來講:
第一,對多方面的資源進行融合。廣大人民群眾需要與政府、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配合,以市縣為重要的文化活動平臺,并且積極向鄉鎮、基層的農村不斷延伸,有組織、有計劃的完善配套設施,發揮出各個地區文化廣場的帶頭作用,有利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在活動中樂起來、跳起來、舞起來。例如,2017年11月9日,為宣傳貫徹十九大,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充分體現。廣東省文化廳、珠海市人民政府在珠海舉辦了“廣東省第七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花會始終堅持“百姓同參與,全民共歡樂”的理念和“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決賽期間,除了通過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平臺向廣大市民派發免費觀摩票外,為讓花會這個百姓的藝術“視聽”盛宴全方位地輻射更多基層群眾,提升百姓文化獲得感,讓活動影響力滲進基層每個角落,主辦方特別精選優秀的參賽節目走進珠海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高新區,為廣大基層群眾搭建“惠民”舞臺,獻上4場精彩惠民文藝演出,讓群眾近距離共享本屆花會的藝術成果。
第二,需要積極的加強群眾自身社區文化活動。人民群眾配合好社區的工作,進行社區文化小廣場建設,進行多種多樣、健康向上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建設工作,積極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的參加。比如:組織和開展社區樂隊、文化俱樂部、畫室、歌曲團隊、戲劇班社等,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極大的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第四,群眾和政府需要緊密配合,將群眾文化活動與校園文化、鄉鎮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軍營文化等形成聯動。第五,針對特殊的群體,需要增設殘疾人的活動設施,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部門組織和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能否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關鍵的一點在于活動要貼近群眾的生活,要符合他們的需求,能夠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因此,在新形勢下,需要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組織建設隊伍、拓展資金的渠道、豐富和拓展活動的范圍、內容,提高了群眾文化活動質量和水平,有利于群眾放松身心、滿足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