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陳春琳
摘要:作為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越來越得到學校和學生的認可。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不僅是可行的,也具有可操作性。其具體實踐途徑主要包括將贛南采茶舞蹈教學內容化、校本化和課后趣味活動化等方面。
關鍵詞:贛南采茶舞蹈;舞蹈教育;教學實踐
作為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越來越得到學校和學生的認可。通過舞蹈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舞蹈審美的基本常識,具有一定的感受、表現美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塑造和諧的審美個性。但在教學實踐中除了小學舞蹈教育課程安排中占據比重較小外,還存在著舞蹈教學效率低下和學生的舞蹈技能和審美能力很難提高的困境。本文擬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以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踐作點探討。
一、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的意義
自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贛南采茶戲這一贛南地區重要的地方戲曲重新勃發出了新時代的嶄新氣息,越來越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和歡迎。當前,如何使這一地方文化資源融入小學舞蹈教育中,是當前廣大義務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立足于本土文化,構建小學校本音樂和舞蹈教學資源平臺,進行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學的實踐探索和嘗試。教學實踐表明,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而且效果明顯。
首先,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極大地增強小學生的舞蹈可塑性。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就是運用贛南采茶舞蹈的藝術特征和訓練技巧最大限度地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接受和運用其風格、韻律、節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相應的音樂和節奏,在經過科學和藝術構思的基礎上,創作出由若干動作元素串聯組合起來的一種短小的綜合訓練性的舞蹈組合以化解單一動作的局限性,從而有效地拓寬小學生視野,增長其在單一動作訓練中所得不到的知識和技能,也能使小學生得到充分地動作連接訓練,獲得足夠訓練的連接知識和連接技能,動作的連接最終形成舞句。當然,也需要認真地注重人體在運動中的規律和邏輯,注重舞蹈動作和舞句的組合規則,使小學生舞蹈動作的排列和表演既協調又有符合小學生身體特征,有童真童趣,抑揚頓挫,使動作相互間有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
其次,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極大地提高小學生對贛南采茶舞蹈音樂的理解力。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夠有效提高的小學生包括知識和技能在內的多方面能力。通過學習贛南采茶舞蹈,不僅能夠掌握好最基本的采茶舞蹈動作、風格和韻律,而且能受到充分的動作連接訓練,接觸各式各樣的連接方法,獲得足夠的動作連接知識和掌握熟練的各種連接技能。并在組合訓練的基礎上,掌握理解和把握贛南采茶舞蹈基礎的知識、本土音樂的學習和提高表演能力。通過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到小學舞蹈教育之中來,還可以對小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節奏練習,對節奏的相應特點、規律等能恰當地進行掌握和處理,在教學中增加舞蹈童趣訓練內容,避免小學生表演呆板、缺乏激情,缺乏表現力和可塑性較差等方面的問題。
三是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極大地強化小學生舞蹈動作風格和韻味。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中,就是將贛南采茶舞蹈的一些基本動作科學合理地編組進小學舞蹈教學中能有力地增強舞蹈教學的豐富性,并使小學舞蹈教學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韻味得到充分確立和展開,提高贛南采茶舞蹈的動作特色和基本風格的韻味。同時,在進行編創時,要注意小學生這個教育對象的不同層次性和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融創工作,尤其應提倡那些短小精悍、訓練目的明確、材料典型集中、風格濃郁鮮明、結構嚴謹自然、段落清楚和層次分明的舞蹈訓練組合。
四是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極大地激發小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能極大地增加小學舞蹈學習的視界和素材,尤其是能提高小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當然,這離不開在融合的過程中注重融合的手法和技巧。總的要求就是根據舞蹈教學內容的要求,不僅在融合的結構上,還是在層次性上,都要力求做到材料的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段落清楚,層次分明,開頭結尾富于藝術的魅力,使教材的內容與形式得到完美的統一的同時,還要注意融入時的音樂配備。沒有恰當的音樂配入就很難再舞蹈的結構層次上有起有伏,有強有弱,使小學生獲得相應的音樂感受,乃至音樂修養。
基于以上分析,發現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中來,能有效地拓展小學舞蹈教育教學的內容,大幅提高小學舞蹈教育教學的價值,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藝術修養基礎。
二、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的實踐路徑
為了繼承和弘揚贛南地區代表性民間舞蹈代表的贛南采茶文化,自2008年始,江西省教委正式啟動“贛南采茶戲走進校園、走進生活”的專項活動。通過對贛南采茶舞蹈的學習,讓更多的中小學生了解贛南的民俗文化、社會禮儀、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這不僅為將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教育教學中,尤其是融入小學舞蹈教育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踐機遇。
首先,將贛南采茶舞蹈教學內容化。直接在小學舞蹈教學中引入贛南采茶舞蹈片段,通過引導小學生認識和欣賞采茶戲來幫助他們提高舞蹈領悟力。作為“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贛南采茶戲發展到現在已具有超過300年的歷史。它是以贛南地區九龍茶燈作為文化基礎,廣泛汲取當地民間藝術精華而形成的,是江西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它的表演動作多以模仿動物居多,表演過程婉轉且不失俏皮,節奏歡快詼諧,比如其中的“蝦蟆跳”、“鴨子步”更是讓孩子們活躍起來,興趣大增,極大地激發出他們對舞蹈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讓他們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欣賞采茶舞蹈,進而提高對舞蹈的領悟能力。
第二,將贛南采茶舞蹈動作校本化。將贛南采茶戲代表作品中的表演動作提煉出來,在結合小學生對贛南采茶戲文化和歷史興趣點的基礎上,編制成小學舞蹈教育教學校本教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就嘗試將諸如圓手摘茶、扇子花、傘花、鴨子步、矮子步等贛南采茶戲的表演動作相關素材融入到小學生舞蹈教育之中,編排出一套涉及贛南采茶舞蹈表演動作的小學舞蹈教案,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學習和練習,引導他們熟悉贛南采茶舞蹈的藝術特征,掌握贛南采茶舞蹈的基本動作,讓贛南采茶舞蹈真正與小學舞蹈教學相結合,讓小學生在學習贛南采茶舞蹈的興趣盎然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舞蹈學習中來。
第三,將贛南采茶舞蹈課后興趣活動化。贛南采茶舞蹈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將贛南采茶舞蹈文化融入到小學舞蹈教育中去,是提升和增強小學生舞蹈素養和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從近年來的將贛南采茶舞蹈課后興趣活動化的實踐來看,筆者發現贛南采茶舞蹈可與小學生的課后興趣活動相結合,更利于贛南采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引導他們觀摩專業的贛南采茶舞蹈表演藝術團在社會公園、社區廣場做專場演出之余,也可將孩子們組成相應的“小學生采茶舞蹈隊”,開展關于小學贛南采茶舞蹈競賽活動,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孩子們學習贛南采茶舞蹈、學習小學舞蹈的積極性,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也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結語
把贛南采茶舞蹈融入小學舞蹈教育教學中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離不開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和支持,作為承擔小學舞蹈教育直接的承擔者更應主動發揮自身優勢,保護和傳承好本土資源。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通過舞蹈教學這個平臺,不斷地將贛南采茶舞蹈作為本土特色資源引入教學當中去,不僅有利于小學生感受贛南采茶舞蹈的獨特韻味,拓展視野、激發興趣、豐富文化內涵、培養表演個性,提升綜合藝術實踐能力,也有益于繼承和弘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造福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