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華
摘要:數學教學是小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實現教學生活化是必要的。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活力和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情況,就實現教學生活化提出相應對策,主要包括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等內容。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合理組織課堂活動,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學與生活的聯系。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些任課老師沒有充分認識教學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而作為任課老師,應該改變這種情況,更新教學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的策略開展教學活動。
一、合理選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任課老師應該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方面的研究,合理選取教學內容,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推動教學生活化順利進行。要善于拓展并豐富信息資源獲取渠道,利用互聯網收集詳細、全面的數學教學知識,課堂上為小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內容。例如,數學文化知識、世界上著名數學家、當前重要的數學科研成就等。還可以引入購物、乘車、旅游中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通過采取這些教學策略,讓小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密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注重多媒體技術應用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融合在一起,為小學生帶來真實、直觀和形象感受,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很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很感興趣。因此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播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包括課桌體積計算,課桌表面積計算等。這樣既滿足學生欣賞需要,還能激發學生動力,讓他們更好學習小學數學知識。
三、重視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注重數學文化知識學習。要靈活采取多種方式,讓他們學習更多數學文化知識,增強文化意識,培養對數學的熱愛之情。為此,在教學內容選擇時,應該選取可以培養學生數學文化意識的材料,例如,數學的起源、發展歷程、杰出數學家、大型數學科學發現等。小學生在了解這些文化知識的前提下,更能激發他們參與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任課老師還可以結合當前熱點,為學生詳細講解相關的數學文化知識,進而增加學生知識儲備,讓他們有效融入學習活動中。這樣既能拓展學生視野,密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還能豐富小學生數學文化知識,培養他們對數學的熱愛之情。
四、加強小學數學實踐教學工作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注重知識應用,讓學生積極主動融入學習活動,開展實踐教學。例如,為實現教學生活化,可以組織學生測量學校操場的長與寬,然后計算操場的面積。學生在這樣的任務驅動下,采用分組方式,由一部分學生開展測量,部分學生計算,最終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既能密切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還有利于加強學生實踐鍛煉,讓他們積極主動融入學習活動當中,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促進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提升。
五、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方法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根據這些特點,創新教學方法,靈活采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要根據教學目標,考慮小學生的特點,不斷為他們提供新鮮、有趣的教學內容,讓每次教學都有全新的內容和形式,進而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有效融入小學數學學習活動當中。例如,采用分組學習方式,采用合作學習形式,讓學生計算日常生活的花費和開銷,并進行相互交流。這樣既能密切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融入學習當中。同時,這樣既能創新教學形式,還能激發學生訓練和學習熱情,讓小學生更好融入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另外還要注重游戲法和比賽法的應用,例如,采用瞎子摸象和擊鼓傳花等活動,并明確游戲和比賽規則,讓小學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充滿活力。
在小學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學占有重要地位,是教學過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作為任課老師,應該合理設計教學流程,科學組織數學教學活動,注重各種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生動、形象、有趣的展示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最終讓小學生更好感知和學習小學數學知識,感受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習的樂趣,進而構建高效課堂,提高知識應用技巧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