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霖娜
摘要:在構思和設計主題餐飲空間的時候,對當地的文化和習俗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搜集到一定的資料后要挑選可以使用的素材,并將其提煉成裝飾元素。將裝飾元素有機地結合在室內空間中,控制元素數量,合理搭配,注重元素及材料的多種使用途徑,就能夠較容易地將餐飲空間的主題體現出來。
關鍵詞:餐飲空間主題;設計元素;風格
一、餐飲空間主體對應的重要性
早期,科技水平的落后及社會發展程度達不到理想的水平,我們很難顧及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但在擁有相對先進的科技和工藝的今天,人們的創造力就不僅僅限于此處。除了在口味上的體驗和食物的口感都非常考究之外,對視覺上的要求也頗為苛刻。視覺體驗的界限也不僅僅拘泥于食物的本身。為了配合不同種類的烹飪類型,人們創造出了不同的飲食環境,針對不同餐飲風格的主題空間也因此應運而生。餐飲空間的形式隨著時代的遷移和外界文化的涌入,在國內形成了多種餐飲空間形式且經營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同的文化背景也造就了不同的餐飲空間風格及形式。形式上,餐飲空間可以分為中餐廳、西餐廳、日韓餐廳、宴會廳、酒吧、快餐廳、咖啡廳、主題餐廳、茶室等多種。提供餐飲的類型與方式也多種多樣。在對這類空間進行規劃時就會涉及到與餐飲空間的風格相對應的飲食文化的發展問題。而不同的飲食文化也對應著不同年代和地域的民族習俗及當地文化背景。
二、中國代表性菜系主題裝飾手法淺析
魯菜分布地域民風純樸,粗獷且開朗,好客是當地人的典型特征。為了配合當地的地貌特征和民風特點,設計師多數采用具有當地特色的裝飾元素。又因其地域歷史悠久,還可以適當增加當地歷史符號作為元素符號,例如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陶器。這些陶器中不乏造型獨特的紋樣。使用紋樣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的作用,而且還為魯菜文化餐廳增添了濃重的歷史色彩和古色古香的韻味。另外,在周代,齊、魯等封國經過多年的經營,山東在當時成為了重要的經濟和文化發源地。孔子也為中國傳統禮節教育等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因此,在陳設中把孔子像作為設計元素,是增添空間文化氛圍的一種重要手段。孔子像可以用于室內裝飾掛畫、大廳及迎賓雕塑,與之相應的文學作品可以作為墻紙的裝飾元素,打破傳統墻紙圖案紋樣和線條、色塊紋樣的單調性,增加墻紙的可觀賞性,增添其文化色彩。另外,周朝與秦朝時著錄文章均以竹簡作為記錄的載體,而竹簡也是一種常用的建筑與裝飾材料。餐廳中食客使用的餐墊就可以使用竹簡制成,迎合餐廳的主題。另外可以少量使用淺色竹材制作隔斷,用以劃分空間并增添自然感,減少城市現代高速節奏感,給予食客更寬松的心理空間。粵菜歷史悠久,以廣州、潮州及東江菜為代表,其自成體系的風味、品種、烹調技法都讓它顯得獨樹一幟。又因其地理位置與香港、澳門緊緊相鄰,面朝東南亞,這樣粵菜也就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而這個地域對外來的美食也抱有寬容的態度,這使得粵菜名揚四海,也融匯了很多海外餐飲文化的精髓,各種烹飪技藝在這里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從多方面滿足了客人們在飲食上的需要。其中粵菜中的“新派粵菜”更是融合了南北中西等多種元素,也擁有著先進的制作工藝。主新派粵菜風格的餐飲空間更適合以多種風格的裝飾元素,突出粵菜在制作工藝上的理念與精髓,在顧客面前呈現出一種包容的態度。傳統粵菜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對保守一些。在對傳統粵菜餐廳的裝飾上就要有些趨向于傳統的元素,使用普遍的中國隔斷和傳統的紋樣來體現傳統粵菜在粵菜中的態度與思維方式。
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樣的裝飾方式更符合外界人員對粵菜的觀點。以此作為室內裝飾的要點及目標亦可以增加餐廳對顧客的友好度和認可度。在空間配色的過程中,可以考慮純度偏低、色溫偏暖的顏色。這樣可以讓客戶有舒適的就餐感覺。從配色的方式上刺激顧客的食欲,也有助于增加顧客的食量。川菜在我國飲食文化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由于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口味厚重,且尤以“辛”、“香”的特點著稱,被多方予以好評并被迅速傳播。川菜別具一格的烹調風格在業界獨樹一幟。川菜發源于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巴國和蜀國。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從春秋至西晉的雛形期,經歷了長時間的歷史變遷的醞釀,特別是秦漢兩代,使得豐富的川菜文化得到了優越的發展條件。從宋代開始傳播,到清末民國時期川菜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菜系。在此之后,中國各方菜系的相互交流使得川菜也開始吸取全新的元素,使得各方食客們對川菜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構思和設計主題餐飲空間時,對當地的文化和習俗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搜集到一定的資料后挑選可以使用的素材,并將其提煉成裝飾元素,將裝飾元素有機地結合在室內空間中,控制元素數量,合理搭配,注重元素及材料的多種使用途徑,就能夠較容易地將餐飲空間的主題體現出來。與此同時,當地的文化也就相應地融入其中,增加顧客對特定餐飲空間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