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方面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對于文化來說也是如此。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文化正在根據實際的情況對自身進行深入的內容變革,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當中的重要一環,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手段,在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當中處于一個重要的地位,群眾文化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當中也是一個基礎的地位,因此,必須要堅持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實踐當中與時代同步,不斷的積累經驗,不斷對群眾文化進行創新,才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才能夠做好群眾文化工作。
關鍵詞:群眾;文化;創新;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改革的力度不斷深入,改革的領域不斷擴大,所以逐漸的讓我國的在各方面的生產力都大幅度提高,由此帶來的上層建筑的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對于群眾文化來說,就是其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前的單一形式到現在的多種形式,從以前的單調的內容到現在的豐富多彩的內容。群眾文化所形成的規模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今群眾文化的相關活動越來越表現出多元化的態勢,也體現了當前無處不文化,無時不文化的時代特征。
一、正確認識群眾文化工作的特點與作用
群眾文化在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他是人們在職業工作以外的,以群眾主動參與,自我娛樂并且集結群眾智慧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并不是無序的,而是經過組織和計劃來進行活動的安排和相應的輔導的。這就決定了群眾文化也是一種系統性的工作,在基層組織當中,這些活動通常會被組織在街道,商店和學校等等,此外,群眾文化工作有比較強的針對性,比如對于老人來說,有專門強身健體,保養身體的多種鍛煉娛樂活動,對于年輕人來說有增強素質建設和文化傳播的活動。
群眾文化在中國先進文化當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宣傳國家政策、方針以及路線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還能夠培養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思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基礎科學文化素質。此外,群眾文化還負責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的重任,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能夠產生不容忽視的作用。
二、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意識
如何才可以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使得群眾文化的內容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改革和不斷創新,要想群眾文化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就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創新精神。
首先,在群眾的運行機制上大力創新,將優質的文化資源作為龍頭,在群眾文化的運行過程中要以集約化和一體化作為主要的運作形式,堅持政府在群眾文化中的引導作用,利用市場來籌集文化運作的相關資金,此外還需要重點解決關于群眾文化運作中的兩個問題,首先是人才等相關資源的浪費問題,要讓社會的資源在群眾文化方面達到利用的最大化,其次就是要群眾文化的內部結構趨于合理,不斷優化相關制度。
三、群眾文化工作大有可為
(一)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參與程度,激發群眾的文化“熱情”
過去部分群眾一直認為,這種群眾形式的文化活動枯燥乏味,所以群眾的參與度一直都不是很高,即便是加大了宣傳力度,效果也不是很好。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從內容和服務方面來著手,首先要豐富群眾文化的內容,使得群眾文化內容符合當下時代的特征,其次是要充分發揮群眾在文化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群眾文化應該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以必須要始終堅持文化服務于群眾的理念。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參與程度,才能夠激發群眾的文化激情。
(二)實施人才工程,構建人才優勢
無論什么活動,人都是第一位的,只有將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才能夠構建出良好的群眾文化發展態勢。所以說對于群眾文化來說,必須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質,高能力,業務精,作風硬的人才隊伍。通過舉辦各式各樣的培訓班來對于志愿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的志愿者進行培訓,提高群眾文化人員的業務素質,此外,群眾文化的相關機構要眼觀八方,將視野放寬到全社會,面向全社會進行人才招聘。實施更加堅實的人才工程,構建人才優勢。
(三)堅持群眾文化工作的效益雙贏方針
群眾文化自身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積累。所以如果單純的依靠國家撥款的話,那么這樣模式斷然是不會持久的,因此,群眾文化的工作必須要堅持效益雙贏的方針,比如說在開展一些娛樂項目的時候,可以根據群眾接受的能力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僅可以得到群眾的理解,還能夠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