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紅平
摘 要: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任務是否能順利完成。長期以來,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實際操作中,人們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評價還處于摸索階段,對活動質量、活動內容和模式、組織形式等方面都缺乏嚴格的要求和評價體系,嚴重影響著初中師生的活動熱情。筆者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出了一套比較符合實情的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提升的評價方法——深化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收到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深化;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8-0010-02
“深化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指的是每學期每個年級在制定出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計劃的同時,明確評價標準,并對每個年級的各班實施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所以,評價的活動項目要廣,不能單一,這樣才具有可信度。其最大的優點是調動了各班班主任和學生的活動熱情,提高了活動的質量,為各班大課間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筆者就如何實施該方法做一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與啟發。
一、明確大課間體育活動計劃中的評價項目與標準
針對現狀,我們面向全校七~九年級共56個班級,要求每個年級的體育備課組在開學初制定出該學期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再確定好考核評比的項目及標準,并面向全體班主任和學生,每學期進行集中考核、評比,從而建立對各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評價機制,納入考核。
1.根據學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各年級大課間體育活動計劃中明確評價內容,以表1為例。
2.根據大課間體育活動計劃,確定評價項目。
(1)班級集體項目(6項):廣播操、集體舞(小蘋果、兔子舞、韻律操、放松操)、跑操。
(2)班級技能項目(6項):跳繩、踢毽子、足球基本功、籃球“∞”運球、兩頭起(男)/仰臥起坐(女)、俯臥撐(男)/立臥撐(女)。
(3)班級自創活動項目(1項):能在原來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延伸或自創活動項目(創編科學,布置合理,凸顯學校、班級特色,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3.根據大課間體育活動評價項目,制定出評分標準(計分辦法采用10分制,以便于核算)。
(1)班級集體項目評分細則(表2)。
(2)班級技能方面的評分細則:每班隨機抽取10名學生(男生5名,女生5名)。
籃球采用“∞”字運球,以時間快慢計算成績。
足球顛球、踢毽子、跳繩、俯臥撐(男)/立臥撐(女)、兩頭起(男)/仰臥起坐(女),采用1分鐘計時,以個數計算成績。
各項取前6名,分別以“6、5、4、3、2、1”加入總分。
(3)班級自創活動項目評分細則(表3)。
(4)評價方法:班級大課間體育活動總分=班級集體項目總分+班級學生技能總分+班級自創活動項目分,按年級根據總分的高低進行排名,取前8名,最后計入班級量化考核中。
二、嚴格執行各項評價
評價的規范關系到整個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成敗,是評價過程中難度最大的一個環節,組織不好就會失去嚴肅性,同時也存在著人為因素,所以必須設計出比較合理的評價模式,針對這一現象,我校做好了嚴格的監考規定:
1.加強領導,狠抓組織管理,采用三個年級的年級部長和督導處的人員當裁判,分管校長督促,統一學習評價規則和方法,確保評判的準確性、公平性和一致性。
2.時間上,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分兩次評價:一次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在12月前一周,評價計劃前半部分內容;另一次是將剩余的內容放在期末前兩周評價完畢。
3.每班抽測的學生,通過電腦隨機抽取,記錄卡上只寫學籍號和姓名,抽測前由德育處領導當場宣讀抽測學生名單。抽測完畢后,由德育處領導當場收回,通過核算,輸入電腦存檔。
三、深化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改革實施的效果與成效
我校在推進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一年多以來,成績顯著,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學生在運動參與性、運動技能、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均有所加強,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不斷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也得到了提高。班主任積極參與,也感覺到精神狀態有了良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大課間體育活動公正、合理的評價,能讓大家看到自己班級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差距,能激發得分低的班級班主任和學生積極追趕的熱情,從而使大課間體育活動在競爭中提升質量、在改進中鍛煉學生。而及時反饋檢查評分情況,利用激勵手段表揚先進、鞭策后進是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有效措施。為此,我校采取及時公布評價結果、表彰先進的方法,形成班級積極競爭、班主任主動工作的良好氛圍,這樣的評價模式對我校繼續做好該項工作有著很大的鼓舞作用,因此,該評價方法將在今后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