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
摘 要: 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直接關系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深刻影響著高職校園的穩定和發展,直接影響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環節。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生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占領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著力構建集理論教育、文化引領、思想疏導、法紀約束等措施為一體的政治安全堅固防線,創造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育人環境,堅決打贏意識形態領域這場攻堅戰。
關鍵詞: 高職意識形態工作 主要形勢 對策
高職校園是神圣的學術殿堂,是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搖籃,也是新觀念和新思想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地方。隨著新媒介的普及和運用,一些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受到沖擊。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關系到全體黨員的理想信仰,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關系到全國人民奮斗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它直接關系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深刻影響著高職校園的穩定和發展,深刻影響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環節。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論述,為加強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涉及諸多領域,要牢牢把握這一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就必須從意識形態的理念、傳播、內容和載體等方面出發,把它真正落到實處。高職院校集中反映各種社會思潮、價值觀的相互碰撞,居于意識形態發展的前沿。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占領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著力構建集理論教育、文化引領、思想疏導、法紀約束等措施為一體的政治安全堅固防線,創造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育人環境,堅決打贏意識形態領域這場攻堅戰。
一、當前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主要形勢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上有所作為的特殊群體,他們年輕、朝氣蓬勃、個性鮮明、積極上進,他們的價值取向是整個社會人群價值觀發展的“風向標”。當下的中國無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說:“我們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變化。”所有中國人的心靈都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撞擊著、洗滌著、凈化著、升華著。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厘清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主要形勢,直面問題,迎接挑戰。
1.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雅維利曾說:“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于槍炮,而在于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文化利用各種傳媒渠道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高職院校是學術的殿堂,各種社會思潮以學術為形態、以知識為載體做出別樣的解讀和評說,通過各種形式包裝和變異同我黨爭奪話語權和影響力。高校是知識分子的殿堂,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個性化特點比較鮮明,對各種新的思想觀念、社會思潮敏感性較強。高校師生作為時代理論界的骨干,應積極主動拿起理論的武器應對各種社會思潮的挑戰,占領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對于網絡上出現的重點熱點新聞,高校師生應舉起理論的大旗,理直氣壯地唱響網絡主旋律,主動擔當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意見領袖”,用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方法論解決新問題,還網絡空間一片碧海藍天。
2.社會價值判斷呈現多元化。正值改革開放發展40周年,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擴大對外開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轉型,市場經濟運作法規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極個別學生重金錢利益輕理想信念,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重消費享受輕艱苦奮斗,重知識才能輕道德素質。總體而言,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理想信念、價值觀、世界觀,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孝敬父母、勇于擔當的家國情懷,又表現出了注重個體、標新立異、敢闖敢干,追求人生價值實現等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需要我們給予及時引導和梳理,加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新媒體技術下輿論引導任務艱巨。在我國近7億的網民中,人數接近3000萬的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最活躍的新媒體用戶群體。互聯網已經實現對高職院校的全面覆蓋、全程融入,每日必網、無網不在已經成為高職大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方式。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包括微博、微信、QQ、MSN、BBS等新興媒體應用誕生,網絡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習生活的“新常態”。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新媒體的開放性依托互聯網平臺,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資源借助此平臺得以傳播,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高專大學生來說,其理論知識、判斷和辨別能力還遠遠不夠,一些人有可能受這些思想的誘導。
4.課堂教育思想政治約束不夠嚴格。當前一些高職院校普遍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大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和頂崗實習上,忽視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養和引導。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以授課、開講座、考試等形式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理論知識。授課形式單一、理論內容偏于宣講,不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單單靠思想政治教師,要依靠學院各個部門的聯動配合,各自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齊抓共管才能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和文化氛圍。
二、加強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建設的路徑研究
1.“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唱響新時代主旋律。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主要內容,又是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這門課程的教育,使它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更好地發揮其在意識形態傳播上的主渠道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習總書記的講話不僅全面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深刻剖析了工作本質,強調了工作意義,指出了工作路徑,而且明確提出了“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一門政治課,更是一門理論課,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還要具備完整的理論體系。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核心,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加強對原著的閱讀和認識,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教師政治理論功底,堅持理論自信。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給學生一碗水,只有準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才能用新思想、新理論解決新時期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把課本知識與學生的專業、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課堂的能力,直面社會現實問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通過課堂主陣地,深入抓好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形勢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當前特別是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武裝頭腦,讓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占領主陣地,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運用新媒體技術占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主陣地,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高校作為新時期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高校宣傳陣地既包括以校園廣播、校園報刊、校園電視、海報宣傳欄等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又包括以校園新聞網、博客、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軟件構成的新媒體形式,還包括課堂、講座、論壇等載體,量大面廣。高職學院應該運用新舊媒體技術的平臺多渠道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校園網要整合各種網絡資源,開通思想政治教育專欄,積極有效地進行資源更新和熱點新聞評論,開通教師和學生網絡互動平臺,開展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和對話。通過高職院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比如演講比賽、辯論賽、優秀傳統文化朗誦比賽、職業生涯規劃比賽、環保時裝秀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不斷增強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使之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社會主導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并內置于心、外化于行。
3.全方位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高職院校應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融入學生成長的全過程,滲透到每一門課程之中,并將意識形態內容轉化為教學體系,與大學生的現實需求相貼近,形成高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習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意識形態教育不僅僅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專業課教師應該運用學科優勢、行業優勢,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將專業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有機結合,專業課應該撒播信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應該是學院黨委、學院黨辦、學工處、思政部和學院各系部形成的全方位育人體系,形成各個部門育人環境的“大合唱”,種好各自的責任田,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尊重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踏實做好每件小事,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責任落實到日常實際行動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董海浪.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3]夏高發.牢牢把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J].學理論,2011(9).
[4]孫曉凱,白雪峰.新時期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思考[J].新西部,2017(15).
[5]劉芳.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2).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東省委宣傳部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研究》(項目編號:MYZX20175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