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王永龍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村生產模式的轉變,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謀求發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留守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中缺少父母的關愛,在思想行為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在留守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應該不斷完善對于他們的思想教育,提升他們的個人品質。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策略。
關鍵詞: 小學留守兒童 思想教育 問題及策略
留守兒童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其發展狀況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尤其是在思想教育方面,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教育,導致留守兒童容易出現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影響其個人發展。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留守兒童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對于很多事情的判斷沒有正確的價值體系,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導致其發展中遇到障礙。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小學留守兒童的數量逐年增加,為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加強對于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不僅是促進其個人發展的重要工作,而且是實現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關鍵環節。對于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單靠學校的力量難以達到理想水平,應該協同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為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小學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問題
小學留守兒童一般由祖父母看管,家庭環境一般比較貧窮,祖父母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會被留守兒童模仿,思想觀念也會受到一些不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不符合現代化人才的培養目標。比如一些留守兒童會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出現不講誠信、性格孤僻等問題,影響小學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由于留守兒童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常年在祖父母身邊長大,祖父母就會出現“隔代親”的現象,對于留守兒童過于寵溺,無論什么要求都會得到滿足。這樣的教育方式,會使一些留守兒童不知道在生活學習中尊重他人。此外,由于留守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中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導致其出現問題時無處傾訴,很容易出現性格孤僻、冷漠等。
(二)學校教育問題
由于小學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學校的教育對留守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學校在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大責任。學校是留守兒童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場所,對于其思想觀念的養成非常關鍵。但是,在一些學校的教育當中,只注重對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教學,忽視對其思想狀況的關注,導致思想出現偏差,影響身心健康發展。一些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于學生心理特點的觀察和了解,一些班主任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深入談話,對于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夠了解,導致其思想觀念受到不良社會觀念的影響,出現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
學校未針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采取相關教育措施,是導致留守兒童出現思想問題的重要原因。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當中,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價值觀念的引導和宣傳,糾正留守兒童的錯誤思想觀念,幫助其健康成長。學校工作的缺失,會導致一些留守兒童在生活中消極悲觀,缺少與他人的溝通。此外,道德意志的薄弱可能會導致留守兒童走向犯罪的道路,引起社會問題。
(三)社會教育問題
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理應得到社會的共同關注,社會教育是留守兒童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其思想觀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是,一些地方的社會教育缺乏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導致一些小學留守兒童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出現思想行為上的偏差[1]。對于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社會在此過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小學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對策
(一)開設心理咨詢室
一些留守兒童由于常年缺少與父母的交流和溝通,導致性格孤僻、冷漠,限制身心健康發展。為此,學校應該成立心理咨詢室,定期聘請相關的心理咨詢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當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與人傾訴,幫助他們及時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只有不斷解決留守兒童思想中存在的小問題,才不至于出現大問題,幫助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留守兒童可能會對心理咨詢室有抵觸情結,認為只要去了心理咨詢室就說明自己心理不健康。因此,可以將心理咨詢室變換名字,改成“秘密聊天室”,等等,有助于留守兒童在心理上產生認同感,更好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2]。
(二)舉辦實踐活動
為了提升學校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舉辦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和宣傳,幫助留守兒童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體系,實現個人素養的提升。實踐活動的舉辦,能夠促進留守兒童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幫助他們打開心扉,避免孤僻性格的產生,形成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首先,班級內應該針對本班留守兒童的狀況開展集體活動,比如在周末去老人院做公益工作,等等。其次,應該定期舉行主題班會,讓留守兒童針對某一社會道德問題進行探討,班主任在此過程中可以發現存在于留守兒童中的思想問題,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3]。最后,在假期時間,可以舉辦相應的親子活動,通過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消除因為常年不見導致的疏離感。留守兒童能夠在親子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有助于良好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
(三)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
在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中,班主任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一對一談話或者家訪的方式,了解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及思想狀況出現的偏差,與留守兒童做知心朋友給予他們深切的關愛。這樣有助于走進留守兒童內心,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四)加強家庭教育
家長在平時工作之余,應該加強與孩子之間的聯系,積極詢問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與他們交流心理想法,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家長還應該積極與班主任聯系,通過家長和班主任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班主任也能夠從家長口中得知學生的性格特點,有助于雙方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4]。
(五)加強社會教育
社會環境是影響留守兒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小學生的思想價值體系尚未建立,受影響敏感程度高,任何社會行為都可能成為其模仿的對象。因此,政府和社會組織應該為打造健康的社會環境而努力,積極營造留守兒童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對于存在于留守兒童周圍的黑網吧和游戲廳等,要進行嚴厲查處,規范其運營狀況,避免留守兒童在其中沾染不良習氣。
結語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話題,對于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現實意義。在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當中,主要存在家庭教育問題、學校教育問題和社會教育問題,三者在小學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中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為此,需要通過開設心理咨詢室、舉辦實踐活動、提升班主任工作質量、加強家庭教育和加強社會教育,實現留守兒童思想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麗麗.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2018(02):22,32.
[2]靳澤群.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6.
[3]賀慧靜.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4]馬曉磊.城市化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0.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7年度《城區薄弱小學留守兒童思想教育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13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