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正在為社會提供越來越豐富的產品.但同時,企業營銷道德的缺失又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考慮到道德建設對企業營銷的重要性,就營銷失德展開相關分析,并提出企業加強營銷道德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營銷;道德;建設
當今社會,眾多企業生產的產品同質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若想在強手如林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除了必須樹立現代經營理念以外,關鍵是要做好營銷工作,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講究營銷道德,這在營銷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它的建設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一、營銷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營銷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用來判斷企業營銷行為正確與否、企業營銷活動是否符合消費者及社會利益,能否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最大幸福的行為規范。對于企業而言,道德可作為自身重要的無形資產。在當前社會里,人們已不太斤斤計較價格,產品的相似之處有多于不同之外,因此道德問題就變得比產品和價格更為重要。企業要想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依靠道德,進行道德建設。對于企業營銷來說,道德建設更是勢在必行,它不但有助于企業打開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加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穩定市場,提高消費者或用戶對企業的忠誠度,擴大聲譽。
二、企業營銷失德表現
企業的營銷活動主要是從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四個方面展開的,所以企業營銷失德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產品
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吹搅淤|大米、食品、奶粉等生活消費品充斥市場。泔水油、多寶魚、蘇丹紅雞蛋等等越來越多的信息使人們在餐桌上無所適從。本來,企業生產產品追求經濟利益,實現利潤最大化是無可厚非的,但絕對不能把它建立在喪失營銷道德,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基礎之上。
(二)價格
一般來說,產品的價格反映了產品的成本費用、市場需求情況、競爭狀況、消費者心理和國家法規等。一些商家為了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還有一些企業對具有同等條件的銷售商對甲實行批量作價,對乙不實行批量作價又或對甲允許討價還價,對乙則不允許等,構成價格歧視行為;還有一些商家,將產品虛標高價,而以后以極低的折扣出售,以此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以上種種做法都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利益,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三)渠道
企業分銷渠道之間的矛盾體現了企業營銷過程中的道德問題。如生產商把商品同時銷售給批發商和零售商,腳踏兩只船,損害批發商利益;生產商從自身利潤出發提高出廠價格,損害中間商利益;生產商不按時向中間商供貨;還有一些代理商為擴展業務,往往代理多個相互競爭的商品等等,不一而足。
(四)促銷
促銷過程中存在的不道德行為可謂不勝枚舉。譬如在營業推廣方面,零售商濫用有獎銷售招攬顧客,或虛設有獎銷售欺詐消費者,比如大獎有意不投放、有的涉獎不兌現,名曰獎一部小汽車,實則只獎一個小汽車模型。企業營銷失德行為給消費者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激起了廣大消費者的憤怒和譴責,將給本企業日后的經營活動帶來嚴重的后果。
三、企業營銷失德的成因分析
企業營銷失德行為的存在,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意識的淡化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育不充分,信用經濟發育較晚,市場信用交易不發達,利益的驅動使企業道德意識逐漸淡化,再加上整個社會還未形成以將道德為榮、不講道德為恥的道德評價和約束機制,無論使企業還是消費者個人,都缺乏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觀念的培養。
(二)企業追求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使一些企業不講誠信,不講道德,不擇手段,直至走上不歸之路。
(三)法制監管不到位
目前,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為某些企業的違法失德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果政府立法健全,執法嚴格,對企業營銷不道德行為采取嚴肅態度,將會限制營銷失德行為采取嚴肅態度,將會限制營銷失德現象的屢屢發生。
四、加強營銷道德建設的途徑
企業營銷活動中的種種失德行為,從短期來看損害的是他人的利益,從長遠來說,損害的是自身的利益,可以說害人害己。不少企業已經認識到企業營銷道德建設的必要性,開始加強營銷道德建設。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對營銷從業人員進行新儒商教育
新儒商是市場經濟時代對儒商賦予的新概念,他們具有社會營銷的經營理念,具有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具有服務人民,報銷祖國的至高境界。他們不把謀取利潤作為唯一目標,賺錢的利潤也將一部分投入公益事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們遵守社會法律,遵守道德規范約束,不屑于營銷不道德行為。
(二)重視塑造企業文化
一些向海爾這樣的知名企業營銷道德水準較高,這是得益于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中,會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會將企業利益同消費者利益以及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視顧客為上帝,堅持顧客至上,任何營銷活動中,都會用企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營銷行為,從而可以消除營銷失德現象,達到營銷道德建設的目的。
(三)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法制規范是道德“底線”,法律的強制功能是道德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治理企業營銷失德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對失德行為嚴格懲罰,使企業為此付出沉重代價,這樣企業在營銷活動中的失德行為才能得以有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