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際貿易形式及流程發生了諸多變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從簡化國際貿易流程、創新經營管理模式、轉變貿易監管方式、促進相關技術發展、部分消極的影響等方面探析了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并從互聯網營銷、現代化貿易方式、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健全電子商務法律等方面論述了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及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互聯網
前言
在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應用推動了貿易方式的革新。由此,傳統的紙質流通方式被摒棄,而無紙化流通方式,對紙質流通的錯誤疏漏及費用高問題進行了有效規避,進一步減少了貿易環節。故而,以此為基礎,本文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并探析了電子商務的應用方式及舉措。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20世紀60年代,電子商務出現,伴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電子商務在21世紀呈現爆炸式的發展態勢。在1997年,我國相繼出現一批國內貿易網站,即使電子商務出現的較晚,但我國相應的技術實力增長較快,加之相關政策的傾斜,使電子商務體系逐漸趨于完善。簡而言之,在1995年,國務院批準了互聯網商業化,由此我國電子商務步入初始階段。在1997年,中國商品訂貨系統開始運行,而網絡廣告隨之出現,表明電子商務模式已經初步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其后,依托互聯網,諸多企業紛紛提供了各類貿易信息,以促進生產及消費。在這一階段,一批B2B商務網站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如中發網及阿里巴巴,但是由于運營模式及管理經驗的影響,電子商務的的發展較慢。在2000年至2001年,諸多電子商務網站受到沖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進入低潮期。為走出困境,部分電子商務企業致力于升級網絡平臺,并更為務實地處理各類商貿信息。自此,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到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已達13000多家。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簡化國際貿易流程
考量傳統的國際貿易流程,其中間環節包括生產商及進貨商、海關及稅務、銀行及外匯管理、運輸等內容,使貿易買賣過程十分繁瑣,卻又都是必需環節。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際貿易流程進一步簡化,并深刻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流程變化。在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在應用過程中產生了無紙化貿易現象。簡而言之,電子商務采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買賣雙方之間各類合同的締結均可通過該技術實現。同時,電子商務構建了新型的商務關系,這是由于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的應用中采用了計算機及互聯網,以此為依托就可連接貿易所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及部門,從而實現信息傳輸,對相應的交易內容進行磋商,并最終締結合同。
(二)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依托互聯網的便捷性,電子商務企業就可轉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在電子商務中,互聯網是惟一的交易平臺,整體的交易流程可擺脫時間及空間的限制。而交易信息的傳輸通過互聯網實現,由此國際貿易更加簡單高效且方便快捷,且除卻商品本身外,國際貿易只需考慮互聯網及物流。在國際貿易中,消費者與商家可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直接溝通。同時,依據互聯網交易平臺信息,商家可直接了解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及評價情況,可有效規避商品過期、大量囤積的問題,實現商品供求平衡,從而促進國際貿易平穩高效發展。
(三)轉變貿易監管方式
考量傳統國際貿易的監管流程,尚且需要一整套詳備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關稅制度、貨物進出口許可制度、對外貿易經營者的資格管理制度、出入境檢驗檢疫制度等內容。由于管理制度比較繁瑣,國際貿易的交易時間較長,且相應的交易環節較多,對人力及物力的投入有著大量需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際貿易的監管方式逐漸轉變。簡而言之,由于電子商務采用線上交易方式,國際貿易的監管方式也就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現今,在新型國際貿易中,網絡監管模式已經成為主要的監管方式。以此為基礎,包括關稅制度、貨物進出口許可制度、對外貿易經營者的資格管理制度、出入境檢驗檢疫制度等在內的國際貿易監管制度,也從線下步入了線上,且無紙化監管也進一步降低了國際貿易監管成本,使相應的監管效率進一步提升。
(四)促進相關技術發展
現今,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要實現進一步發展,就要依靠信息傳輸技術,而新型國際貿易就有效利用了電子商務的信息優勢,諸多企業紛紛致力于面向信息資源的轉型。在電子商務中,信息傳遞是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傳輸,直接關系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溝通。在商品交易完成前,新型國際貿易的交易只是一種虛擬化的交易,只有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相互信任,方可推動交易的順利進行。為實現諸多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諸多企業均要依靠信息溝通。在現代社會,信息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世界市場的搶占可謂是一場信息爭奪戰。簡而言之,以數據為依據,商品生產者可分析消費者需求,隨之安排生產進程。同時,經過眾多商家信息的分析對比,消費者可取得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實現消費利益的最大化。
(五)部分消極的影響
對于國際貿易而言,電子商務固然有諸多積極影響,但在實際應用中,尚且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消極影響。首先,稅款征收不穩定。由于電子商務依托互聯網進行,相應的交易流程存在監管層面的難題,若監管不力很有可能發生稅款流失現象。在電子商務中,交易雙方是基于信任達成商品交易,但這種信任是建立在虛擬環境之上,相應的可靠度值得懷疑。考量電子商務的整個交易流程,互聯網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支付渠道,但支付渠道的可信度有待推敲,可能會被不法分子趁機牟利。在國際貿易法律層面,各個國家對電子商務的法律規定有所不同,且世界范圍之內尚未形成一整套的法律規范。故而,對于國際貿易而言,由于電子商務相關法律的不健全,相應的電子貿易監管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及對策
(一)互聯網營銷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際營銷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一種新型營銷手段,網絡營銷又可劃分為網絡定制營銷及網絡互動營銷,以滿足企業與顧客不同的需求。在國際貿易中,網絡互動營銷采用電子營銷模式,可輔助商家考量客戶需求,隨之制定符合客戶與商家雙方利益的營銷方法,使客戶參與到營銷活動之中,在保證企業利潤的同時,還提升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在國際貿易中,網絡定制營銷即是銷售信息定制,這是基于客戶與企業之間的相互了解。簡而言之,對于現代化的電子商務而言,網絡營銷定制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現代化貿易方式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幣貿易的變革進程加快,具象體現于貿易信息技術化、電子化、透明化、高效化、虛擬化、數字化,使國際貿易形式具有了更大維度的開放性與競爭性,不僅可以提升國際貿易效率,還推動了國家貿易方式的不斷創新。在國際貿易中,對于企業而言,電子商務的應用推動了貿易方式的轉變,并形成了多元化的經營主體環境,企業在國際貿易的參與過程中,可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并創新交易方式。同時,隨著交易渠道的拓展,全球經濟貿易市場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三)培養電子商務人才
在國際貿易中,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運營經驗,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諸多企業正面臨電子商務人才緊缺問題。考量電子商務人才緊缺的原因,就在于我國對國際貿易領域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機制尚不健全。具體而言,在我國部分高校中,相關專業均設置了電子商務課程,但相應的課程體系不完善,難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應針對國際貿易的相關專業,盡快編寫電子商務層面的相關教材,進一步健全課程體系,以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并提升其專業水平及實踐能力。
(四)健全電子商務法律
考量國際貿易層面的法律體系,我國尚未健全電子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由此,在國際貿易中,就難以確定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衡量標準,使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監管面臨困境。故而,對于相關部門而言,應結合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客觀實際,并考量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從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只有立足于我國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情況,方能保證相應政策及法規的可行性,并因地制宜地按照相關法律,對電子商務交易過程進行有效監管,真正做到有法律可依,有制度可循。
四、結論
綜上所述,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應在電子商務的交易實踐中探究相應的應用舉措。經過以上分析可得,我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飛速發展,且電子商務構建了新型的商務關系;依托電子商務技術,企業就可立足于多元化的經營主體環境,且在國際貿易的參與過程中,可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并創新交易方式。在國際貿易中,企業為提升市場競爭力,應致力于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為強化電子商務監管力度,相關部門應健全電子商務法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