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華林山鎮中心小學 冷更良
以“自主、合作、調查”為基本理念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所積極推進的,把每一位學生當作學習和課堂的主體,旨在讓每個孩子都能充分感受愉快的課堂氣氛,并享受其中。但參與到分享式課堂之前,學生也要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才能主動地在課堂上真正參與學習過程,主動分享。
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教師把分享式課堂運用到“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上,在計算“13×3”時,教師引導一位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計算豎式:

學生在講臺上分享之后主動提問道:同學們還有問題嗎?學生1問:“為什么在3乘2后,還要用1乘2?”這個犀利的問題把分享者和筆者都問倒了。他依然不依不饒,還跑到黑板前解釋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計算13+2時,是3+2=5,1+0=1,結果是15,為什么計算乘法時拿1乘3而不是乘0呢?”這個問題顯然是教師之前所沒有想到的,所以教師決定趁機看看孩子們是如何回應的,學生2立即反問道:“如果1不乘2的話,結果怎么會等于26呢!”“那是因為你知道答案是26了,如果是別的式子呢?”學生4說:“因為你計算了2個3,還沒有結束,還有2個10,所以3和1都要乘2。”看著學生在激烈地討論,教師欣慰地點了點頭:這次學生3不會反駁了吧。可是學生3又想到了一點:“我也知道這一點,但是為什么不在十位上寫一個2呢?”他邊說邊在2的前面又寫了一個2:

她補充說:“這樣不就和加法豎式一樣了,而且更加簡潔,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突然間,筆者意識到她的困惑在這里:乘法和加法在計算時同樣是列豎式,為什么運算起來不一樣呢?這個困惑無論是分享者還是筆者事先都沒有想到的。這時有同學幫她指出:如果你在十位上也寫一個2,就會變成13乘22,而不是乘以2了。學生3恍然大悟,問題得到解決!
這就是分享式課堂的魔力,從始至終教師都沒有說話,學生的問題就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1.新知識出來,當你需要探索時就分享
我們都知道乘法口訣的學習在二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是一個重難點,大多數老師也都傾向于依次講解,把知識分解后再教授給學生,這不僅讓學生感覺乏味無趣,而且耗時耗力,忽略了知識是一個整體。這時候分享式課堂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可以把這個知識點交給學生分享。例如學生知道孫悟空的八九七十二變時,下面的幾句口訣就會水到渠成了。在學生對這個知識點進行分析分享時,老師也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學生慢慢也會更加主動地學習。
2.意見不統一,當你需要辯論時就分享
在分享過程中,意見不統一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恰當處理。教師可以根據觀點的異同劃分陣營,彼此討論,與意見不統一的一方進行爭辯,通過辯論認識到其中的道理,加深理解。
3.每個人都有經驗,需要交流時需要分享。
例如,當筆者完成四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教學時,讓孩子們分享這節課的收獲,一些學生說:“在解決問題時,要先整理這個問題的已有條件。”班長說:“下次統計班級人數或比例時,我可以使用列表格的方法。”有的同學說:“解決完問題一定要檢驗……”學生都聯系自己的學校家庭生活各抒己見,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
1.學會獨立思考
分享式學習不是碰到問題就一味地討論,每位學生的獨立思考也很重要,獨立思考是分享討論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當自己對問題產生見解和看法時,才能更好地開展分享,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思考能力,而且確保了分享討論的順利進行。
2.學會傾聽他人的分享
聆聽是溝通的基礎。其實不管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聆聽都是必備的生活技巧。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在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學會尊重,在別人分享時保持安靜,不打斷,不竊竊私語。當然,尊重也不是默默無聞,在傾聽中也要細心地發現別人觀點中的亮點和精彩的地方,在結束后可以對別人的分享進行中肯的評價,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些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品質。當傾聽別人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可以有適當目光的交匯和溝通,停止手中的動作,以免學生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思考,開小差。
3.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溝通時,我們要求孩子根據教學內容,在能力范圍內大膽表達自己有理有據的觀點,并在分享之前列一個綱要,做到清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評價他人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語氣和表述,這也是學習與他人互動的基本技巧。
1.評估學生個人的表現
教師在學生分享結束后一定要進行點評,而且在傾聽的過程中也要用鼓勵、贊賞的態度來發現學生的精彩言論和瞬間。例如:“你分享時會與其他同學有眼神的交流,還會把書拿起來給大家看,多細心啊!”“你剛剛分享的聲音很洪亮哦,下次繼續保持哦!”
2.評估分享過程
在分享式課堂中,如果你不對分享過程進行評價,這樣的分享將是毫無意義的。每一次分享都不能保證每位學生有百分百的投入,有些學生在分享過程中做出討論的樣子,其實并沒有真正走心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孩子情緒激動,卻不能把觀點表達清晰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在過程評價中需要注意并提出的,在表揚之余指出錯誤。但是,對于改進,教師不宜操之過急,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來改善。
3.評估分享的效果
評估分享效果會帶動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這對于以后的合作以及提高積極性和學生主動性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式課堂”作為一個創新的教育理念,因為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優勢而為許多教師所發展應用,筆者期待在未來,分享式的數學課堂可以應用得更加廣泛,展現更多學生富有活力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