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新力公益基金會已經成功通過創投大賽撬動了全上海的社區基金會。下一步,新力還將在公益界尋找更多的支點,撬動更多的資源。
9月15日,位于普育西路的上海公益新天地園格外熱鬧,第八屆“上海公益伙伴日”在這兒開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不忘初心為愛前行——讓公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倡導“人人公益、處處公益、隨手公益、快樂公益”的公益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活動上,新力公益基金會和“新力杯”首屆上海社區基金會公益創投大賽的部分優勝項目舉行了配捐簽約儀式,成為當天活動的最大亮點。事實上,今年的“公益伙伴日”全面升級為“公益伙伴月”。就在前一周的9月8日,“愛滿社區——社區基金會開放日”在全上海五大商圈同時舉行,上海近50家社區基金會首次集體亮相,許多上海市民得以第一次接觸這種全新公益模式。
相比大而全的傳統公益模式,社區基金會是一種“小而精”、非常接地氣的“家門口公益”——每個社區居民都可以是發起人、捐款人或志愿者,而同時也可能是被服務的對象。上海市社團局基金會管理處處長馬國平對《新民周刊》表示,上海作為國內率先開始探索社區基金會的城市,2012年9月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社區”命名的基金會一上海美麗心靈社區基金會。2013年,上海成立全國首家社區公募基金會——上海洋涇社區公益基金會。截至2017年底,全國約有126家注冊的社區基金會,其中74家在上海。
近年來,隨著政府有關部門對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工作的重視與支持,社區基金會在上海蓬勃發展,圍繞社區基層治理,積極創新公益項目,數量規模全國領先,影響和作用日趨顯現。上海的社區基金會百花齊放,各顯神通。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痛點,而社區基金會則是專為解決這些痛點而努力著——有關注扶貧幫困的,有保護傳統民俗的,有指導家長如何對付“熊孩子”的,甚至還有教白領如何做飯的……
不可否認,社區基金會的項目十分“接地氣”;但這些項目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往往缺乏募款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解決社區基金會的自身痛點,被擺上了政府的議程。
2018年3月9日,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調研上海社區基金會培育發展工作情況,在聽取社區基金會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提出社區基金會發展瓶頸與建議后,要求政府部門大力倡導、全力推進、積極培育社區基金會,“扶一把、推一把”,特別強調要搭建交互平臺,加強社區基金會能力建設,提升籌資能力。
很快,由新力地產發起的新力公益基金會,就為全上海的社區基金會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我認為企業基金會跟一般基金會最大的差異是如何撬動企業的專業性,幫助公益事業的發展。”新力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呂基成對《新民周刊》表示,今年3月啟動的“新力杯”首屆上海社區基金會公益創投大賽,旨在通過比賽的方式,在上海全市范圍內篩選出有潛力的社區基金會公益項目,并通過能力建設、籌款實踐、配捐激勵等方式,使普通的公益項目轉化為具競爭力的籌款產品,增加社區基金會的募款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在過程中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培育體系。
據悉,新力公益基金會捐贈150萬元人民幣,以全額支持大賽的運作。大賽設優勝獎,鼓勵獎,參與獎,共配以2000-20000不等的獎勵基金。
難能可貴的是,不同于以往的公益創投大賽,參選的社區基金會不單能得到資金配比,更能得到一系列的能力建設活動,除了面對全體參賽社區基金會的集中培訓外,獲優勝項目的社區基金會還會得到1對1咨詢的長期服務,并通過愛滿社區一社區基金會開放日,騰訊99公益日等活動鍛煉自己的線下線上的籌款能力,最終結果在“上海公益伙伴日”上呈現。
自從“新力杯”首屆上海社區基金會公益創投大賽3月啟動以來,全上海的社區基金會都很“燃”——上海市有超過60%社區基金會踴躍參加,覆蓋全上海11個區,共收到45家社區基金會自薦申報項目102個。
據悉,本次創投大賽邀請社會學專家、公益機構代表、資深籌款項目創始人、專業公益組織培訓師等組成評審委員會。4月22日,本次大賽的評審委員會從受益群體、需求分析、項目目標和產出、項目活動及預算計劃等維度對所有申報項目一一打分。5月7日,各提名候選的社區基金會負責人帶著項目向評委作競選答辯,評委從執行力、創新性、持續性、影響力方面專業提問并給出項目建議,社區基金會負責人自信滿滿沉著應對。最終,經評審委員會項目初審和終審,69個項目脫穎而出——10名優秀獎、5名特別鼓勵獎、15名鼓勵獎、39名參與獎。
呂基成坦言,之所以會在102個項目中選出69個項目、獲獎率如此之高,主要還是希望第一屆比賽以鼓勵為主,讓更多的社區基金會獲得資助和項目指導。尤其是后者,對于許多社區基金會而言是十分難得的。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部門中心副主任盧永彬博士全程參與了此次創投大賽的設計、評選和培育過程,他告訴《新民周刊》,好的社區基金會項目,需要了解當地居民的痛點是什么。而我們現在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很多項目的前期調研做得并不到位。例如,工作日上門調研時年輕人不在,有些問題之前調研過但沒能解決,居民對再次上門調研可能會不太配合。試想一下,如果項目本身定位不準確,怎么能做好呢?
為此,盧永彬和他的團隊會給參賽的社區基金會提供全程指導,如何寫項目書、如何去募款,這些往往都需要手把手地教,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盧永彬舉例說,有些項目是傳統民政工作的補充,如照顧失獨或空巢老人,這更需要情感慰藉而不是財力支持;而有些項目針對的是都市小區的通病,如幼兒托管、白領吃飯問題等,這樣的項目如果做好了,還具備復制推廣的條件,一舉多得。
上海市社團局基金會管理處副處長趙卓群還向《新民周刊》指出了當下社區基金會的另一個痛點——人才不足。因為政策限制,我們的社區基金會的管理經費十分有限,這就注定很難雇傭多名全職人員。而現有的社區基金會工作人員大多以兼職或幫忙性質,雖然人力成本暫時解決了,但也限制了高素質專業人才在這一領域發揮作用。而如何募資籌款、調動社區資源、做好項目的長效管理,這些不是純靠個人的“愛心”或“責任心”就能解決的。
在9月8日“愛滿社區——社區基金會開放日”上,創投大賽獲獎的社區基金會一一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五大商圈的活動現場募集善款。為了激勵這些社區基金會,新力公益基金會還進行1:1的配捐,這意味著如果社區基金會每募集一元善款,新力也會捐一元(捐款總額有一定的上限)。
據悉,當天活動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團局指導,普陀區社團局,楊浦區社團局,浦東新區社團局,虹口區社團局,徐匯區社團局及五大公募基金會主辦,新力公益基金會作為唯一的“非公募基金會”參與舉辦。
以徐匯現場為例,NICI(禮祺)現場向新力公益基金會捐贈價值約36萬元的愛心玩偶禮品,以助力社區基金會籌款。
“新力杯”的獲獎機構們在活動現場也是各顯神通——
來自徐匯區凌云街道社區基金會在現場復制了“玩具吧”項目,讓公眾了解到通過整合社區志愿者資源,公眾在社區里也可享受到高質量的早教服務。
“玩具吧”項目創始人徐啟智博士告訴《新民周刊》,因為工作的關系,他經常有機會在全國各地旅行,看見許多家長雖然望子成龍,但卻因為工作繁忙而不得不將撫育孩子的工作交給其他人或一些機構。
徐啟智建議,充分利用小區內外的閑置空間,設立“玩具吧”,通過培訓小區家長擔任志愿者,為4歲以下的兒童及其家長搭建一個熟人小區,讓孩子和家長擁有一個放心成長的空間。為此,成立于2017年4月的徐匯區凌云社區基金會啟動了“玩具吧”項目。凌云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國榮表示,凌云街道不僅提供了項目資金支持,又提供了空間作為互動場地,還做好與居委對接工作,動員居民積極參與。
據悉,獲得創投大賽獎金和培育支持的“玩具吧”,已經在上海其他小區成功復制推廣。
來自黃浦區的上海美麗心靈社區基金會,其“螺螄殼”的公益項目獲得此次公益創投大賽優勝獎。創始人馬莉對《新民周刊》表示,2016年,基金會關注到一些市區老城廂的居民,居住條件惡劣,所有家庭成員擠在二十平方米不到的單間,環境臟亂且毫無私密可言,對孩子們成長非常不利。于是從2017年開始,一個名為“螺螄殼”的公益項目正式啟動——基金會挑選了10戶人家免費改造空間,原本狹小臟亂的房間經過設計改造,空間使用合理性大為提升。而受助家庭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參加志愿服務,從受助者轉化為志愿者,許多困難家庭的成員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發現了自我價值。
嘉定工業區社區公益基金會,是上海市首家在工業區成立的社區基金會。基金會秘書長吳鋒云在現場向《新民周刊》展示了不少美食,原來,這是他們“家味濃”項目的成果。這一項目主要是指導年輕人多做飯少叫外賣,多和家人吃飯增進情感。基金會專門找來糕點師、廚師甚至是本地阿姨來擔任志愿者上課。
呂基成表示,“新力杯”好比一場社區基金會的“選秀比賽”。通過公益界大咖導師的集中培訓后,需通過線上線下進行籌款,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目標款項的募集。“最重要的,是要激活這些社區基金會的籌款能力,第一步先要養活自己。”呂基成說,這次在上海五區商圈同時開展的集中展示活動,是不少社區基金會真正的“處女秀”,雖然還稍顯稚嫩,但這樣的機會今后會越來越多,上海社區基金會也將越發成熟穩健,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馬國平看來,社區基金會需要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而“新力杯”首屆上海社區基金會公益創投大賽無疑做到了,并讓參賽的社區基金會提升了項目運作、募款等多項能力。下一步,上海市社團局將出一本成果手冊,把這些獲獎案例分門別類收錄其中,便于其他社區基金會參考借鑒,也可以讓成功經驗復制推廣。據悉,上海的目標是在2020年成立100家社區基金會,爭取推動全市211個街鎮全覆蓋。
而新力公益基金會則表示,今后還要繼續舉辦這樣的公益創投大賽,持之以恒地為上海的社區基金會提供“助推力”。呂基成表示:“雖然我們的團隊還很年輕,但都來自一些國際機構,基本上在公益項目管理方面都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因此,這樣一個專業的團隊,能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公益需求,以此產生最大的公益成效。”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而對于新力公益基金會而言,它已經成功通過創投大賽撬動了全上海的社區基金會。下一步,新力還將在公益界尋找更多的支點,撬動更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