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蕓
摘要:高校大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是大學生“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綜合素質中關鍵的一項,而影視鑒賞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起步較晚,高等院校對這門課程的研究尚不成熟,造成如今大學生影視鑒賞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因此,本文對如何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良策略,為大學生影視鑒賞能力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影視鑒賞 鑒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5-0031-02
隨著電影、電視行業的高速發展,電影、電視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小覷。“影視”對大眾文化的影響和引導發揮著重要作用,對觀影者的價值觀、審美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大學里開設影視鑒賞課程,大學生通過對影視藝術作品的觀看,對影視作品里的人物和故事情節進行分析,結合現實生活中自己的人生體驗,感悟作品中所傳達出的情感、啟示等內容。[1]影視鑒賞課程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有重要影響,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意義重大。據調查,我國相關高等院校在影視鑒賞課程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影視鑒賞課程里存在的短板不夠了解,影視鑒賞的課程內容不能與國際接軌,這都對大學生的鑒賞能力的提高造成不良影響。
一、高校大學生影視鑒賞的現狀分析
影視鑒賞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度要求很高,而高校影視鑒賞現狀卻不容樂觀,以下對影視鑒賞的現狀進行分析:
(1)高校影視鑒賞課程定位不明確。高校對影視鑒賞課程的定位不夠重視,認為影視鑒賞課程只是一門普通的課程,大學生研習此門課程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觀影需求,因而高校的影視鑒賞課程的時間被壓縮。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對影視鑒賞課程不再重視,上課只是敷衍了事,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錯失了一個可以提高自己的機會。因此,高校應該對影視鑒賞課程的重要意義給予關注。首先,大學生通過影視鑒賞課程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風俗、歷史文化和人情人性。[2]其次,大學生通過影視鑒賞、影評寫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再次,影視鑒賞課程的學習,對塑造大學生的人格,培養和改善價值觀都有重大幫助。擁有了良好的價值觀,大學生才能規范自己,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高校對影視鑒賞課程的定位必須予以明確,提高對影視鑒賞課程的重視。
(2)高校影視鑒賞課程對學生人文素養不重視。通過調研發現,部分學校在影視鑒賞課程中,為了達到統一的教學目標,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寫好的影評。這對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和提高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影視鑒賞教學過程中,個別教師只是對一部藝術作品中所展現的“好壞善惡”進行區分,而對作品的歷史背景,所涉及的文化內涵不加解釋,這和開設影視鑒賞課程的初衷背道而馳。學生的人文素養直接影響了其對影視的鑒賞和感悟能力。首先,學生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對于學生理解影片有著重要影響。文藝片《喊山》中,人們對于影片主人公的愛情既羨慕又惋惜,如果學生對故事發生年代有充分了解的話,就會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其次,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可以避免影視鑒賞的娛樂化。影視鑒賞中,故事情節和場景畫面是淺層、表象的呈現,透過表象看本質,去探究影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才是影視鑒賞的旨歸。可見,加強對影視鑒賞中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視程度是提高影視鑒賞能力的基礎。
(3)影視鑒賞的教學模式守舊。影視鑒賞的課程不同于其他理論性課程,它對教學模式的要求比較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影視鑒賞課程的需求。首先,現在的影視鑒賞課程中還是以給學生放影視作品為主要方式,然后教師給予點評,這樣導致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比如,學生對影片的感受不能及時與教師分享,導致學習的效率降低。其次,指導教師的專業性不強,影視鑒賞課程的指導老師還是以語言和文學專業的老師為主,導致教師的指導能力不足,僅僅依靠文學功底無法滿足影視鑒賞的要求。[3]最后,影視鑒賞的教材不能及時更新,無法適應時代要求。現今許多相關高等院校在影視鑒賞課程中的教材使用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教材內容缺乏創新,這樣導致學生對影視鑒賞課程的興趣降低。例如,現在的教材還在講以前的電影理論,而陳舊的電影理論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電影快速發展的進程需要,這樣的教材無法真正啟發學生的思維。因此,高校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不能一味地因循守舊。
二、高校大學生影視鑒賞能力提高的策略
大學生影視鑒賞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經過對高校影視鑒賞現狀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良策略:
(1)提高考核標準,加大考核力度。針對影視鑒賞課程學習效果考核的主要手段目前仍然停留在寫影評的層面,而影評的寫作并不可靠,不能準確全面地檢測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高校應該對考核的方法和內容進行改革,增加對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考核,通過對影視鑒賞所需知識的檢測來了解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高校對學生價值觀的考核可以通過設置具體事項,以學生處理具體事項時所展現的態度和做法來判斷學生的價值取向。學生影視鑒賞能力考查的重點還是要通過其觀看影視作品后寫作影評的內容來呈現。高校通過多方面考核的結合來考查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同時也能精準了解到學生在某一方面的不足,通過針對性的培養,為影視鑒賞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2)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影視鑒賞能力提高的基礎就是在大量觀摩影視作品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專業的分析、啟發、引導,逐漸形成學生個體的影視鑒賞能力。高校在影視鑒賞課程中的影片選擇十分重要。第一,選擇與學生生活接近的影片,如青春題材的影片。這樣的影片更能貼合學生的心境,更容易感同身受、產生共鳴。第二,選擇展示文化多元性的影片,這樣的影片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第三,選擇一些現實類影片,學生通過這樣的影片可以明白世事艱辛,體察人性復雜,不再只是活在象牙塔里。高校可以邀請影視專業的教師來進行教學指導,授課教師的影視知識要與時代接軌,做到能與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堂互動。[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水平,多渠道提升學生對影視鑒賞課的興趣。
(3)注重學生實踐,突出學生個性。高校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對具體影片的鑒賞能力。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影視制作的花絮,將所了解的制作知識與課堂結合起來,加強在影視鑒賞時的真實感受。通過組織、舉辦與電影、戲劇、話劇等相關的藝術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取影視的相關知識,開闊視野,加深感受。建立互動平臺,通過學生自選或推介影片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以上做法不再以同一化標準來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會有較大作用。
三、結語
高校對培養大學生影視鑒賞能力的重視日益增強,實際上是全社會對大學生身心能否健康發展、能否樹立正確價值觀這一大問題關心關切的具體體現。作為教育教學人員,更應提高認識,探尋良策,對大學生的影視鑒賞活動加以積極正確的引導,使大學生不斷提高影視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洪震.影視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遼寧大學,2014.
[2]孫燕.高校影視鑒賞能力與素養的提升研究[J].梧州學院學報,2017(1):95-99.
[3]劉詩琪.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大眾文藝,2016(2):244.
[4]吳航行,賈姣英,王美辰.論新媒體平臺在高校影視鑒賞課程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7(1):136+148.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