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逐漸受到讀者的青睞,本文分析了當前古代經典文學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并逐一提出應對策略,以期提高讀者對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深度和廣度,縮短古代經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關鍵詞:古代文學經典 閱讀推廣 策略
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5-0076-02
近些年,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民眾越來越重視對精神文明的建設以及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對于古典經典文學的閱讀和研究的熱度逐漸上升。但古代經典文學因其語言相對晦澀、內容與當代下社會的精神內涵有所不同,導致讀者在理解的過程中產生偏差,難以參悟到其中優秀的思想而導致閱讀的中斷。要想在讀者中推廣中國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就要逐一解決古代經典文獻推廣過程中的問題,以此促進讀者對古代經典文獻的閱讀。
一、中國古代經典文學與閱讀推廣
(1)中國古代經典文學。所謂的經典文學主要指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權威性、研究價值以及美學價值的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學作品,經典文學是經過歷史考驗的、能夠引發讀者思考和創造的。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風格,不同時期的經典文學對當時以及后世的讀者的影響各不相同,對讀者的思想的塑造及品格的培養都有積極的、重要的作用。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學經典也自然數不勝數,如《論語》《詩經》等。
(2)閱讀推廣。狹義的閱讀推廣是指組織者圍繞某一個具體的主題開展的閱讀活動,如某一圖書館舉行的“唱詩”活動;廣義的閱讀推廣包含以閱讀為中心的外延活動,如各類的文化活動和事業等。簡單來說,閱讀推廣就是推廣閱讀,是由相應的社會組織或者是個人為促進讀者閱讀而進行的相關活動,其目的是拓展閱讀的作用范圍,增加閱讀對讀者、對社會的深遠影響,使人民群眾更多地投入到閱讀的文化事業中來。
二、古代經典文學閱讀推廣的困境
(1)古今語言環境的不同導致讀者難以讀懂。從人類文明的產生一路發展至今,語言的演變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不同的語言環境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語言含義與語言習慣,那么,由我們現在的語言環境推及到中國古代的不同時期,則會產生較大的距離感,閱讀古代的經典文學自然晦澀難懂,久而久之讀者就會對古代的經典文學失去閱讀和學習的興趣,閱讀推廣活動就會難以展開。如不了解戰國的語言風格,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離騷》;不了解清朝文人的寫作特點,就不能參悟清代小說的深刻內涵。
(2)作品年代久遠內容與當今社會現實脫節。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世世代代皆有其精華,一些流傳下來的作品可以追溯到《詩經》甚至以前,而當今社會,文化、經濟等十分發達,網絡技術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早已與傳世的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內容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讀者在閱讀時時常不能透徹地理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精神品質,甚至一些經典中會存在一小部分精神內涵與當世的社會精神有所違拗的現象。如《二十四史》中的“臥冰求鯉”所宣傳的“孝”就與當前的孝義的內涵有沖突的地方,在進行閱讀時就可能給讀者帶來誤解,導致讀者不愿繼續閱讀該經典。
(3)古代經典文學的推廣機制不夠完善。從目前開展的中國古代經典文學的推廣活動來看,這些活動還缺乏前期深入的調研與設計,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就開展的推廣活動專業性也整體性都稍顯不足,一些閱讀推廣活動還只停留在經典文學的表面,形式主義過重,不能深入到經典作品的精神內涵中去。如果在閱讀推廣的活動中,組織者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就不能合理地規劃閱讀推廣的各個環節,如員工的配置、資金的使用情況等,最終就可能為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推廣造成障礙。
(4)當前讀者的閱讀取向過于娛樂化。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民眾的閱讀習慣已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變革而發生了變化。微博、豆瓣、微信等網站及App的普及使讀者更樂于利用電子設備進行閱讀,所載的文章大多是輕松幽默的、簡短的、碎片化的,即使是對紙質文學作品進行閱讀,流行文學作品的銷量一般也是多于純文學作品的,主題更加趨向娛樂化,讀者對純文學類的作品閱讀都如此之少,更不用說是對相對枯燥晦澀的中國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了。
三、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推廣策略研究
(1)為讀者提供容易閱讀的注釋評點作品。古代經典文獻因語言環境差異而產生的閱讀推廣障礙可以通過推行經典的注釋點評本來克服。古代經典文學中的語言環境的變遷、詞語語義的轉換為讀者閱讀造成困難,有的詞語和典故都具有時代性,需要專業的學者進行注釋點評,這也就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注釋學。注釋本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古典文獻,優秀的文學注釋本可以使讀者的閱讀活動事半功倍,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推廣活動可以為讀者篩選好的注釋本,幫助讀者理解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降低讀者的閱讀難度,從而實現閱讀推廣的目的。
(2)將古代經典置于當下社會進行解讀。一些古代經典文學作品因年代久遠、內容與當今社會現實脫節而無法為讀者所認同,閱讀推廣要將這些作品放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進行解讀,同時要保持自身的文化認同。讀者在閱讀年代久遠古代經典時可能對其中所推崇或者排斥的精神或價值觀念感到無法認可,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古代經典放在當下的社會中進行解析,剖析這一精神的發展、變化,討論其在當今社會是否還值得推崇。這樣的分析方法可以使讀者產生文化認同感,既能帶動讀者進行閱讀后的現實思考,又能鼓勵讀者繼續進行對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活動。
(3)開展多層次的古代經典閱讀推廣活動。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為避免發生推廣活動過于表面的情況,活動的組織者要開展多層次的古代經典文學推廣活動。一些圖書館如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個人團體與組織可以協作,積極推動古代經典文學閱讀氛圍的建設,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面進行閱讀的推廣。尤其是圖書館,因其具有豐富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可以帶頭與其他組織共同開展多樣的推廣活動,提升讀者對閱讀活動的參與度,還可以幫助其理解作品的精神內容、交流經典的讀后感,提升古代經典文學閱讀的認知度。
(4)注重古代經典文學閱讀相關的場景構建。閱讀必然需要一定的環境,無論是現實的物理環境還是虛擬的網絡環境,都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興趣,因此在開展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推廣活動時要注重相關場景的搭建。對于現實的物理場景,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可以為讀者提供古色古香的環境陳列古典韻味的字畫等元素,這些元素可以使讀者產生置身經典之中的感覺,濃厚的書香氛圍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對于虛擬的網絡環境,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可以建立多樣的古代風格的閱讀網站,消除讀者與經典的距離感。
四、結語
古代經典文學是歷經時間的沉淀和歷史的洗滌而留下來的優秀文學作品,其中蘊含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既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社會進步歷史的見證。對古代經典文學的推廣縮短了讀者與古代文學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更加樂于閱讀古代的經典文學,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古代經典文學的閱讀推廣需要圖書館等相關機構和個人以及文學愛好者不遺余力,共同促進。
參考文獻:
[1]夏海.品讀國學經典[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8.
[2]顧宸綺.古代經典文獻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7(11):244-245.
[3]欒雪梅.經典閱讀推廣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圖書 情報工作,2015(2):52-55.
[4]詹福瑞.試論中國文學經典的累積性特征[J].文學遺產,2015(l):5.
責任編輯:張蕊